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分别从政策制定者、纳税筹划者角度对隐性税收的存在状况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多层次的剖析.首先,介绍隐性税收的产生、含义以及作用;其次,从隐性税收角度对税收优惠进行再认识,从优化产业结构、协调经济发展以及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分析了隐性税收对税收优惠的作用;最后,从隐性税收角度分析了企业的纳税筹划安排,论述了只有完全税收才能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税负全貌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关于税收筹划新理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税收筹划是一项权利、一门学科、一个行业。税收筹划是纳税人为实现税收利益及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对自身经济活动所进行的事先安排。税收筹划的目标是:避免多蚋税和纳税风险,纳税最小化和最迟化,筹划收益大于筹划成本,实现税收利益最大化和经济利益最大化。税收筹划空间的底限是税法边界,遮税是税收筹划的禁区;税收筹划空间的上限取决于税负差异。税负盖异的主要类型有:优惠型差异、选择性差异、漏洞型盖异和混合型差异。  相似文献   

3.
李红梅  李娟 《新智慧》2005,(2):28-29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不违背税法规定和税收立法宗旨的情况下所进行的纳税策划,其目的在于节约税收支出、降低税负。  相似文献   

4.
公司税收筹划方法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充分利用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和制度等政策的不完善、不健全,通过对投资决策、经营管理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合理安排,达到合法享受税收优惠,避开因对税收政策的不解或误解而产生的税收陷阱,降低公司税负,减少税收支出,增加自身利益,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税收筹划行为.税收筹划是一种有别于偷税、漏税、逃税等非法手段的一种合法的理财行为.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我国税制的日臻完善,企业的应纳税额,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愈发显得重要。企业税收筹划即是指纳税人如何在税法许可的条件下实现税负量小化而进行的谋划和对策。企业税收筹划的主要特点是合法性、超前性、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及择扰性。企业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具体可划分税基筹划法、税率筹划法和税收优惠筹划法。  相似文献   

6.
浅析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的纳税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最大特点体现为“四个统一,两个过渡”,即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将企业所得税税率适当降低为25%;统一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同时,对老企业规定一个五年的过渡期。企业应在充分理解新所得税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税收筹划。  相似文献   

7.
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的纳税筹划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企业所得税法》在纳税人的确认、税前扣除、税收优惠项目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整。企业可以结合战略发展目标和自身经营管理特点,通过选择投资地点、改变企业组织形式、利用税收优惠、采用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等进行纳税筹划。  相似文献   

8.
社会国家原则、税收公平原则和税收法定原则构成了基金会税收优惠的理论基础。我国现行的基金会税收优惠制度尚存在着法律结构零散、政府部门在认定基金会免税资格和公益捐赠税前扣除资格方面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对基金会投资经营收益的税收是否给予优惠规定得过于笼统等问题。因此,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反思并完善。  相似文献   

9.
浅析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得税是企业的主要税负之一,合理的税收筹划不仅可以使企业减免部分税负,而且还可以增强企业成本控制的意识,达到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三种:环境利用型所得税筹划方法、优惠政策利用型税收筹划方法以及结构利用型税收筹划方法。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筹资、投资、生产经营中策略的选择来实现节税。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税收筹划逐渐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通过企业在筹资,投资和经营管理过程中税收筹资方法具体运用,来说明企业税收筹划已成为企业降低税负,取得税后收益最大化的主要工具.  相似文献   

11.
增值税是以商品或应税劳务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即购进生产用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本文认为随着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允许购建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分期抵扣,有利于建立公平税负、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机制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教育投资的现状,许多人主张要开征教育税,并且要把教育费附加也改为征收教育税,并认为在我国开征教育说的条件已经具备,甚至认为开征了教育税就可以解决教育经费问题。而本文并不赞同这种观点,认为开征教育税的理论依据先天缺失,使得开征教育税的目的难以企及;同时,从税收实务上看,开征教育税面临着税基选择的多重困境,正常收税环境的不完备使开征教育税也难以操作。  相似文献   

13.
税收的概念界定了税收作为一个特定的经济范畴现象和外延,无论从理论到实际经济活动,都应透过现象看本质,以本质涵盖税收边际。税收规范内容就是要明确原则,以法律和法规形式明确纳税义务,体现税收的强制性、原则性和实质性特征,使税收更具有预测性、认同性和可控性。文章从税收原则性作为出发点,对税收政策不清晰中的隐性税收进行了多维度、多视角的探索,从中寻求适合与适宜的税收政策支撑,使征纳税双方权益得到合理的保障,因而提高税收遵从度。  相似文献   

14.
Mark Spoerer 《Cliometrica》2008,2(3):173-193
Following the seminal work of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economist Etienne Laspeyres I analyse the incidence of the Prussian milling and slaughter tax shortly before its repeal in 1875. A comparison of flour prices in cities which levied this tax with those that did not reveals unusually strong tax overshifting. Modern theories explain overshifting of a specific tax with quality improvements or imperfect competition. In pursuing these ideas I find that it was rather large surplus costs induced by tax collection and monitoring that caused unusually large excess burdens. The reason why the tax remained basically unchanged for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is that the urban bourgeoisie successfully prevented its repeal, as the alternative would have been the introduction of municipal direct taxes (rent-seeking behaviour).
Mark SpoererEmail:
  相似文献   

15.
纵向税收竞争理论认为,在分税制下,除非中央政府能够采取有效的矫正措施(corrective policies),否则其集中财政收入的过程可能导致实际的均衡税率过高。2001年底国务院确定的所得税分成规则对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中央与地方收入关系和均衡税率的角度对规则变化的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为使规则变化后的均衡税率尽量向帕累托有效状态靠拢,则必须尽快完善相关的财政体制以克服规则变化对地方政府造成的负外部性。  相似文献   

16.
收入分配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税收调控是税收经济职能的外在表现,其存在的问题是调控范围及力度不够、资源配置功能弱化、个人收入分配调控体系尚不健全、税收征管能力低下;构建和谐社会收入分配税收调控体系的构想是完善个人所得税制、科学构建消费税制、实行社会保险费改税;提高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税收调控效率的对策是部分转移税收征管权、健全竞争和激励机制、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观、加大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对地区差距的调节.  相似文献   

17.
工业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按照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安排开展工作,从而更好地帮助企业提升税收筹划效益,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税收环境。工业企业税收筹划过程中需要坚持几个基本原则,其包括合法性原则、超前性原则、风险防范原则。工业企业存在缺乏科学化管理、税收筹划方法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应从投资方面和筹资环节进行税收筹划,对税收成本进行考虑,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问题的同时,也给社会资本方的经营带来影响。企业参与PPP与政府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是否有助于其税负的减轻?基于PPP概念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采用准自然实验框架实证研究了企业参与PPP对其税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参与PPP提高了其避税程度,降低了税负水平。分行业看,建筑业效应在统计上最为显著,而电力、热力等市政建设类项目企业参与PPP后税负不降反升。分区域看,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参与PPP对其税负有显著的降低,而西部地区并不显著。政策启示是在严格执行显性税收优惠的同时,规范PPP项目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9.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问题的同时,也给社会资本方的经营带来影响。企业参与PPP与政府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是否有助于其税负的减轻?基于PPP概念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采用准自然实验框架实证研究了企业参与PPP对其税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参与PPP提高了其避税程度,降低了税负水平。分行业看,建筑业效应在统计上最为显著,而电力、热力等市政建设类项目企业参与PPP后税负不降反升。分区域看,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参与PPP对其税负有显著的降低,而西部地区并不显著。政策启示是在严格执行显性税收优惠的同时,规范PPP项目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20.
税收竞争是当今税收学界的热点话题。然而,对于“什么是税收竞争”却没有一个合理的答案。文章考察了国内外不同专家的看法及税收竞争的典型特征,认为税收竞争是指不同辖区政府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最大化而动用税收手段进行的制度内和制度外的角逐行为及博弈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