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性别和社会性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与生俱来的.后者则发展于后天的社会生活。社会性别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存在决定了两性使用语言时存在差异。本文着重阐述社会性别的发展,及其在语言性别差异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人是社会的动物"这一著名命题,开启了西方社会——文化对人的经典认识。在各民族的神话或隐喻中,最原始的神大多是女性,与大地相联系。大地是生态系统赖以生息繁衍的最基本的载体,几乎成为自然、生态的象征。因此,大地成了一个充满性别意味的隐喻,既有包容、承载、丰盛的滋养等积极涵意,也有被动、忍辱负重等消极涵意,核心是生殖、哺育和生命的繁衍。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差异带来了两性不同的心理特征、性格气质、生活状态乃至价值取向,造就了不同的生存体验和生命范式。  相似文献   

3.
性别和杜会性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与生俱来的,后者则发展于后天的社会生活.社会性别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存在决定了两性使用语言时存在差异.本文着重阐述社会性别的发展,及其在语言性别差异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单词素阴性词、合成阴性词、派生阴性词等三种阴性词的构成形式,探讨了英语词汇性别表达的规律,反映了英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性别歧视,指出了人们在语言使用中应采取两性平等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陈慧 《企业家天地》2009,(4):124-12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又存在于语言当中。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语言的得体性离不开社会文化知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决定了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本文阐述了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翟亚利 《企业家天地》2012,(12):131-132
近年来,社会语言学研究中心备受瞩目的课题之一就是探讨性差与语言的关系问题。本文将围绕性别语言这一课题探讨日语中性别语言的具体表现,揭示这一现象后的生理、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展望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礼貌原则的语言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性别差异历来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它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并同两性社会角色、生理机制、心理过程、文化差异及价值观念紧密相联。礼貌原则能确保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得到足够的尊重,两性对礼貌原则的遵从存在差异。本文在礼貌原则基础上探讨两性话语差异。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赖以存在的支柱。它生动真实地记载并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各个层面,展示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本文以翔实的资料探讨了土著文化、移民文化、英国文化和美国文化对澳大利亚英语的影响以及地名文化的内涵,再现了其丰富而独特的多元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文化密切联系,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育十分重要,它可以提高大学生对英语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