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蒿春桦 《中国外资》2010,(10):177-177
坚持不懈地加强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使“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治国方略,并从实践上升到理论,这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史上还是第一次。但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必然的内在联系,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值得大家进行深入的探讨,笔者拟从以下几方面作以浅述,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冉迪金 《金卡工程》2009,13(7):267-267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文化多元化等方面的深刻影响中.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经济生活中,而且表现在社会意识形态中.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必须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固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在多元文化态势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具体内涵上突破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把荣辱观仅仅作为道德范畴的局限,从社会主义价值观总体要求的高度,丰富拓展了荣辱观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道德基础和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法制经济,同时也是信用和诚信经济.然而,当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诚信缺失问题严重,诚信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本文在分析诚信缺失的现状及其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活国有企业,离不开对国有资本的研究。长期以来,人们对"资本"讳莫如深,不敢使用这一范畴来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而以"资金"、"资产"来代替"资本"。这显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更新观念,用资本的范畴代替资金、资产的范畴,以国有资本代替国有资产,这不但是字面的置换,而且具有更深刻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6.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实践的向导。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具有重大先导作用。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问题的精辟论述,把人们从市场经济姓"资"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基人。在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指引下,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中共十五大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纳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共十六大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全面规划;中共十七大提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中共十八大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领域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创新论断,为攻坚克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顾名思义,既有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似之处,又有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之处。它既是体制模式,又是运行机制。从体制模式上讲,它是社会化大生产下的商品经济,但是以公有制为基础;从运行机制上讲,它是经济手段,可利用它来推进、调节生产与流通,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德治与法治问题,江泽民同志曾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说:"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毫无疑问,江泽民同志关于德治与法治的科学论述,对于推进会计工作开展,维护会计工作秩序,充分发挥会计的作用,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深刻领会这一治国方略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提高农行全体员工的道德素质,防范金融风险,推进农行法制建设是非常有益的。现结合我省农行实际。就"以德治国"的重要意义,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和树立"德治观"及基本要求谈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建设的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命线.江泽民同志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效率与公平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效率观和公平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金婷婷 《中国外资》2013,(6):264-264
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道德基础和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法制经济,同时也是信用和诚信经济。然而,当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诚信缺失问题严重,诚信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本文在分析诚信缺失的现状及其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申月 《投资与合作》2014,(9):120-120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前无古人的一项创举.邓小平突破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上传统对立的思维方式,提出社会主义可以而且应当确立市场经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此情况下,对邓小平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根据加以深入细致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王悦  李晓明 《中国外资》2013,(16):265-265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道德情操是市场经济交往的人文基础,道德素质是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保证,建立当代经济交往的人文基础就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深化当代经济运行的制度规则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经济与道德的断层表现在诸多方面,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而确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则是解决经济与道德断层问题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薛军 《会计师》2012,(3):5-6
为了加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步伐,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提出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建立以诚信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是社会公众的共同愿望。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表明,  相似文献   

17.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涵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范畴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它是指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生产关系;另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它是指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范畴的提出,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就在于它消除了过去长期以来在人们思想上认为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二者之间的绝对对立,互不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依据这一理论,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进行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法制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金融运行机制的探讨康守松摒弃与市场经济相悖的错误观念,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对金融运行模式的束缚,以客观的市场法则为标志,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金融运行机制,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当前...  相似文献   

20.
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党的十八大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正因如此,以何种营销观念来引导我国的市场营销活动、从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当前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文章从营销观念的角度来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行研究,旨在以社会营销观念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