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宏观经济风险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宏观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必然存在着风险,这种风险具有与一般风险同样的特性。导致宏观经济风险的因素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当宏观经济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并充分暴露的时候就会引起经济危机。因此,必须对宏观经济风险进行分析.判断和预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化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国利率期限结构的宏观经济预测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国债即期收益率长短期名义利差对GDP、工业增加值等宏观经济变量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在考虑货币政策因素后,利率期限结构包含了未来两年左右的经济增长的信息。对宏观经济的预测效果要远远好于PMI等传统经济景气和经济预期调查指标.说明利率期限结构的宏观经济预测作用是非常稳健可靠的。利率期限结构是良好的宏观经济指示器.对准确判断经济走势,把握政策方向和节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济月刊》2012,(3):136-136
国家统计局2月9日公布了2012年1月的宏观经济数据。  相似文献   

4.
《经济视角》2009,(12):1-1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出现倒V型增长。增速将高达9.42%。此外,资产价格将持续上涨,房价也不会回落。”11月20目,在中国人民大学等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如是预测。  相似文献   

5.
进入世纪之交的2000年以来,我国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政府所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已见成效,需求稳步回升,生产增速加快,经济效益提高,外贸形势喜人,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系列明显的积极变化。对未来一年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和预测,关系到今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取向,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采用多种经济模型和“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对2000年—2001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6.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步入了"高位回稳"、"经济常态化"、"价格偏高"、"结构良性化"的运行轨道。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一方面延续了2010年经济运行的逻辑,另一方面将出现货币政策的全面转向、外部环境的变异以及"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启动等新因素,这决定了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呈现"复杂但却平稳"的态势。本文利用模型对于相关宏观经济指标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首先基于GARCH模型构造出我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指标,在此基础上应用89家商业银行1998-2012年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不同银行信贷供给的异质性影响.分析表明,无论在统计意义还是在经济意义上,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均会显著降低银行信贷增速,并且资本越充足、资产流动性越高、规模越大的银行受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8.
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受诸多因素影响,而这些因素的随机变化和此消彼长更是给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带来了更大的困扰。目前对宏观经济数据的收集很难做到全面、客观和及时,所做的对宏观经济发展的预测几乎是建立在对主要经济指标的经验判断上。这样就很难对经济结构要素创新给整个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影响做出全面客观的分析和预测。文章通过对宏观经济结构要素的主要观测对象进行抽象建模,在所开发仿真软件上对所建模型进行动态仿真运行,推演模型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而评价真实世界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把房地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结构要素与其他产业要素在共有的经济结构中进行抽象建模,通过三个不同的仿真实验预测模型中各要素的发展趋势,为现实世界的经济发展趋势提供可观测的和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肖威 《财经科学》2014,(5):11-21
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提出要在一两年内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基于此,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前提条件,并利用68个国家利率市场化的数据,研究哪些宏观经济因素影响了利率市场化的成败。研究发现,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较快的经济增长率和较低外债率能够有效提高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率。通过数据模拟的方法,我们对中国2012年和2013年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率进行了预测,发现中国在一两年内实现利率市场化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季度的各类数据虽然表明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增速依然处于回落的通道之中,但在充分考虑各类数据之间的冲突、月度数据的变化、各类先行数据的变化以及各种下滑因素的变化趋势之后发现,中国宏观经济下滑的速度在放缓,并将于2季度出现轻度的触底反弹。中国宏观经济虽面临一些不确定性,但不会出现"硬着陆",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定位不宜进行过大调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面临新挑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诚 《经济研究》2004,39(11):69-77
正如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 ,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面临转型的重要关口一样 ,中国的宏观经济理论也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宏观态势分析中两个不同思路即规范性宏观分析思路和宏观问题感受性分析思路的比较 ,发现规范性宏观分析虽然权威和简明 ,但是在诊断中国宏观问题时缺乏准确性 ;宏观问题感受性分析虽然准确全面 ,但是缺乏学术性提炼。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为了承担起向宏观调控政策提供思想基础这一基本任务 ,必须寻找宏观经济中真正具有典型化的事实 ,分析这些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宏观经济走向的影响 ,进而重新梳理中国宏观经济关系 ,重建中国的宏观经济分析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宋鑫陶 《商周刊》2013,(1):22-24
“当总结2012年的宏观经济数据最终出炉,中国JL乎肯定会出现1999年以来最疲弱的经济增长。”有人如此表述中国经济的2012。  相似文献   

13.
国家统计部门一般采用诸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消费者物价指数、货币信贷信息及贸易顺逆差等宏观经济变量来披露相关经济信息。统计部门公布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之前,市场参与者会依据自己获得的信息进行预测,这种预期值与实际公布的数据值之间的差距叫做"偏差",在引入预期检验模型与未引入预期检验模型情况下,在股票市场上,消费者价格指数统计数据的公布加大了日收益率的波动,其他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公布降低了其波动率,而债券市场与外汇市场由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宏观经济数据的公布对其价格行为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在凯恩斯理论框架下,构建有效需求不足约束的宏观经济模型,测算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国外储蓄倾向,计算结果较为合理。就模型预测能力而言,这种模型的静态预测效果比动态预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从消费者价格指数看我国宏观经济走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预计2009年我国经济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加重、经济增长缓慢。文章通过价格指数研究来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走势,从价格指数的定义和指数上涨原因,到建立回归方程辅助分析,再次分析我国政府面对危机所做出的措施,进而分析我国经济情况,并对2009年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6.
龚敏 《经济学动态》2005,(6):15-117
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举办的转型期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4月8日在厦门大学举行。会议期间,与会的专家学者就转型期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宏观计量分析与预测等专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与会者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概念 第一,宏观经济是相对于微观经济而言,是经济的全局。全国有全国性的全局问题,一个省、一个地区、一个市甚至一个县都有全局性的问题,从经济角度来说,也就是说都有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所以说,宏观经济管理有全局性的和多层次的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我国1994-2012年的房地产泡沫度,运用变参数模型就房地产泡沫对整体宏观经济影响的演变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研究期内,中国房地产泡沫拉动了宏观经济增长;基于重要相关产业的分析表明,房地产泡沫发展至一定程度对建筑业和工业的拉动效应减弱;1998-2008年,我国房地产泡沫处于合理范围[-0.6,0.6]之内,2008年之后已经超出合理范围到达危险区间.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1978—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并利用情景分析模拟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汇率政策的变动对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能抑制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对GDP、消费、投资和出口总额均有积极影响;提高人民币汇率,可促进经济增长,扩大投资和出口。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宏观经济最大的热门话题莫过于“经济增速回落”。在岁末年初之时,我们有必要总结与展望一下宏观经济,尤其应该对比本轮与上一轮经济增速回落的异同点,进而为研判未来经济政策与走向、股市的涨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