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率和汇率作为调节宏观经济的两个重要杠杆,是中央银行主要的货币手段.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文将利率理论与汇率理论相结合,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提出在新时期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利率-汇率联动关系的措施,以充分发挥利率、汇率在经济发展中的联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毛红燕 《经济论坛》1995,(10):35-35
1994年初,我国人民币汇率开始实行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即人民币汇率随行就市,基本由外汇市场的交易行情决定,但同时,仍需中央银行对汇率的市场干预。 应当指出,中央银行对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干预是有其必要性的。通过中央银行的干预行为,可以避免汇率的大幅度波动给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从通常的情况来看,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有三个目标:①在汇率波动剧烈时使之趋于缓和;②使汇率的波动限定在一定的幅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2005年7月21日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的连续时间序列数据和离散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两个变量—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人民币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引起人民币汇率贬值,银行间信用隔夜拆借利率上升可以引起人民币汇率升值。因此,中国在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同时,应有效监控我国货币供应量对汇率的影响,密切关注银行间同业拆解利率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内外平衡和外汇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随着贸易保护主义强势复兴和美联储加息窗口的不断迫近,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难度显著加大。特别是在面对当前经济和汇率的协同下行压力时,利率的调整方向亟待阐明。有鉴于此,构建了一个刻画利率与汇率联动机制的经验方程,随后采用时变系数状态空间模型对其进行估计,从而为阐释利率与汇率间的联动机制提供了经验解释。研究表明:首先,利率与汇率间的关联机制并非一成不变,其中,当人民币币值存在趋势性变化苗头时,中央银行将采取利率顺向操作以降低币值变化的时间成本,而在正常情况下,其通常将采取逆向操作来稳定币值;其次,现阶段中央银行稳定币值的政策意愿依旧明显,这说明人民币仍不具备长期贬值的趋势和苗头;最后,近期利率阶段性下行主要是受到产出和通胀持续低迷的牵拉,这意味着维持国内经济平稳增长,坚守不发生系统性紧缩风险的底线仍是货币政策调控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日汇率数据对汇改以后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无约束模型和有约束模型都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在人民币汇率的货币篮子中主要包括美元、欧元、日元和韩元四种货币;在汇改初期,美元的权重仍然非常大,这时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然是盯住美元的;但在以后的时期中,美元的权重逐步减少,欧元、韩元和日元的权重则一直稳步增加。2008年7月以后,人民币的汇率形成综合考虑了各种主要货币的汇率变动趋势,并且在不同时期灵活地改变篮子货币的权重,有意识地增加相对坚挺、国家经济形势较好的货币的权重。不仅如此,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也考虑了国内通货膨胀率的因素,人民币对内贬值会引起实际利率的上升,进而引起实际汇率的上升,这说明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已经具有相当的市场化程度了。  相似文献   

6.
为了缓解流动性过剩,中国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连续加息就是其中之一。从加息对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加息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不大;对房地产市场存在时滞效应,且作用极弱;对资本市场影响有限。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利率不宜作为当前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工具,建议将调整汇率作为当前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工具,在现有人民币汇率基础上,盯住美元,保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长期稳定,减弱热钱涌入的冲动。  相似文献   

7.
利率市场化大致有三层基本涵义,第一层涵义是利率作为资金价格由市场供需决定,即市场资金的充足程度将直接以利率的形式反映为资金成本的高低。但就这层涵义而言,利率市场化并不等于利率完全由市场决定,中央银行并非可以撒手不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也就是说,中央银行决定基准利率,其决定基准利率的方式是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即以市场手段来实现的,而不再是单纯地依靠行政手段。利率市场化的第二层涵义是利率数量结构…  相似文献   

8.
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问题与完善措施杭州大学金融学院黄燕君一、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以银行结售汇制和银行间外汇市场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入市买卖为支撑的。与旧机制相比,它较少人为干预,较多依据市场,所形成的人民币汇率能...  相似文献   

9.
结合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从国际收支视角下金融市场、产品市场和外汇储备三个渠道分析利率和汇率联动的动态循环机制,采用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以来的月度数据,基于VAR和VEC模型对不同渠道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开展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以后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渠道作用逐渐大于外汇储备市场渠道作用。人民币利率与汇率存在显著的反向联动关系,人民币汇率对利率的影响较强,利率对汇率的影响较弱。汇率的金融市场传导渠道在即期反应迅速、影响较大,但利率的金融市场传导渠道受阻。利率与汇率的产品市场传导渠道较为复杂,短期与中期的影响方向相反。因此,应拓宽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健全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畅通跨国资本流动的传导渠道,并在货币政策的运用中注重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进程中的局限性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后,其市场化进程加快,但同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人民币汇率未能反映真正的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外汇市场开放性和竞争性不足以及中央银行的干预力量仍较强。针对这种情况,文章提出了加强外汇市场建设、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加快利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完善做市商制度等时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弹性价格货币理论和汇率生成的微观结构模型,使用1995年1月至2012年6月数据构建了包含人民币汇率、中美利率差、中美货币供应量差、中美实际收入差、央行干预变量以及汇率基本均衡值ft与汇率差的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EGARCH过程,衡量了市场的信息冲击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非对称影响.结果表明,利率、货币供应量、实际收入和央行的外汇干预都会对汇率波动产生显著性的影响,但是影响的程度不同.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相对稳定,人民币升值幅度将不会超过预期.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7,(7)
人民币加入SDR意味着人民币得到了IMF的认可和背书,它将改变货币政策实施环境,也将助推我国货币政策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的转变。加入SDR后,货币政策框架转型需要考虑利率、汇率市场化进程中市场基准利率建设问题,利率、汇率的协调问题,货币政策面临目标更加多元化。建议加入SDR后,我国应采取措施提高Shibor、LPR等市场基准利率的影响力和接受度,建立具有公认度、基础性和传导性的基准利率体系,进一步丰富货币政策工具,关注利率、汇率的联动关系,在汇率调整所代表的外部约束和利率调整所代表的内部约束之间做好权衡,强调货币政策的自主独立性,加强国际货币政策协调。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实行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股权分置改革,以及2006年上海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SHIBOR)的形成,使我国的金融市场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各个金融子市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显著和重要。文章在理论上构建开放经济下的基于产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实证上采用SVAR-GARCH-M模型研究我国股票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资产收益率和时变波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利率的正向冲击将使股市收益下降和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贬值将使股市收益上升,市场利率上升。而利率的不确定性使股市收益上升,对汇率影响很小;汇率不确定性使股票收益下降,利率上升。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汇改"、汇率风险与利率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GARCH方法和2002-2009年的数据,对人民币利率与人民币汇率风险、通货膨胀、中美利差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2005年7月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风险开始对人民币利率的变化起正向作用,尽管人民币汇率风险对于人民币利率的变化仍不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同时发现,无论是在汇改前还是在汇改后,中美利差对于人民币利率的变化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利率市场化改革与汇率机制改革的关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的利率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与此相关联的人民币汇率改革也倍受关注,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与汇率机制改革中,需要深入研究利率与汇率的关联性。从而进一步认识利率的市场化对汇率政策的影响以及汇率机制改革对利率政策影响,兼顾政府的宏观调控引导作用和利率汇率调节经济运行的市场作用,达到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一、利率与汇率的相互作用1.利率与汇率的相关性汇率和利率都是金融资产的价格,从某种意义上说,利率是本币资金的价格,汇率是以本币表示的外币价格,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利率和汇率也是衡量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和调…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   总被引:112,自引:4,他引:112  
本文通过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用购买力平价分析发展中国家时要做修正。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时期可能有较高的通胀率而其汇率并不按比例贬值。因为在经济起飞的一段时间里,发展中国家的非贸易品(住房,服务)的涨价幅度远高于贸易品的涨幅。第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可贸易品生产力的提高速度一般高于发达国家。这也是人民币未来可能趋强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利率平价对人民币走势的解释和预测能力会越来越强。第四,中国应考虑在贸易项下基本平衡,在经常帐户下有赤字,在资本项下有盈余的格局来保持外汇供求平衡和汇率的稳定。第五,靠减少再贷款对冲中央银行买汇放出基础货币的余地已变得越来越小。可选择政策工具有:(1)用鼓励投资或放宽进口限制的方法适当增加进口;(2)考虑采取用部分自愿结汇的办法使一部分外汇分流在民间;(3)逐步使利率市场化,以减少由套利活动带来的不确定性;(4)考虑逐步开放资本帐户,稳步走向人民币全面可兑换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利率变动对汇率影响理论在我国是否适用做出了分析,且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认为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外汇管制逐步开放,利率对汇率影响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将大大提高,成为人民币市场汇率定价和预测的好工具。  相似文献   

18.
<正> 1994年1月1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一方面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有条件可兑换,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由原来的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体制合并为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单一汇率。这次改革意义重大,它将在我国的经济金融领域中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宏观经济与货币管理的体制和方法也将因此发生一些转变。本文试就这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对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关方面的影响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近20年来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实际成效进行评价,笔者认为改革配套措施的短视化倾向制约了汇率市场化改革目标的实现程度。除了参考IMF事实汇率分类法的外部评价,本文以高度市场化的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作为参考指标,通过定量分析证明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低于收盘价。本文最后强调,深化汇率改革的关键在于完善汇率形成的市场基础以及淡化中央银行汇率责任。  相似文献   

20.
论不同经济体制下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关于利率与汇率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归纳了利率与汇率之间的联动关系的作用途径,并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人民币利率与汇率之间的联动性进行了考察。在对人民币利率与汇率联动性较低的原因作出分析后,对现行人民币利率和汇率体制改革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