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市场反映看,在低度化趋势的判断上,有人认为一贯对市场有引导作用的名酒这一次并没有表现出这种价值。名酒针对低度酒的运作与其他品牌有很大差距,而低度化趋势的引导和培育则应该归功于与后者。真正的好酒品质,不是通过低度来体现的,这样的话估计一些名酒们听了很高兴,但在低度化的市场形势下,名酒产品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市场上的确是个颇费思量的话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名酒效应是市场长期形成的结果,但它不是一本万利的魔方。在名酒纷纷角逐中高档市场的今天,那些曾经驰骋市场的低档名酒早就不是市场主角,而它们身上的名酒效应已经逐渐弱化。不可否认的是,低档名酒的市场空间依然存在,大多数经销商手里都有一两个这样的产品。从消费状况来看,白酒市场价位以3~10元/500ml最为畅销,目前以尖庄、绵竹为代表的低档名酒主要集中在这一区间,而消费者对低档名酒的品质也是十分认可的。  相似文献   

3.
黄佑成 《糖烟酒周刊》2005,(10):A051-A052
从我刊的调查情况来看,老名酒的一举一动,仍是经销商在市场上关注的重点。毋庸置疑,老名酒的酒质是好的,但却因为酒以外的原因,许多老名酒已经没有了名牌酒的昔日风范,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早已大打折扣。与此同时,不少老名酒这几年的变动都很大,比如企业改制、政策调整、主要领导的更换,而由此带来的一些起伏不定的市场表现着实让经销商有一种“看不透”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今年春交会前茅台、五粮液相继涨价,这时就有人预测,名酒依然会成为今年行业的焦点。茅台市场价首次超过了五粮液,那么五粮液会有何反应?剑南春的价格是否也会上调?泸州老窖的价格不断上涨其战略目的何在?当然,2007年发生在名酒身上的不可能只是价格,还会有产品的开发规划、市场拓展以及众多名酒在2007年的突围等等。尽管价格、新品、市场等都是老话题,但仔细琢磨,如今这些老话题还真有一些新鲜的味道。  相似文献   

5.
表象:资本“核扩散” 如果说买断或OEM是名酒公司资本扩张的“加速器”,那么当这个“加速器”到达峰值并开始减速时,就意味着名酒公司的资本扩张陷入了瓶颈。毫无疑问,现在的名酒公司普遍遭遇到了这样的难题。然而,名酒公司业绩增长的“政治任务”看上去是不允许倒车的.因而获利方式开始转向,越来越倚重于产品销售特别是主导产品的盈利水平。而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向市场要效益,名酒公司不得不释放原先“核聚变”得来的庞大资本的能量。在这里.我们不妨称之为资本“核扩散”。  相似文献   

6.
激情沱牌     
8月初,沱牌出厂价小幅上涨的消息让这个老名酒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同时,今年上半年沱牌在中高档市场也开始有所突破,价位20~50元沱牌系列酒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5%,50元以上产品较去年同期增长58%。沱牌,这个昔日风光的老名酒终于开始爆发出新的激情。[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在行业内,老名酒何去何从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如今,这个老话题终于有了新注解。从近一年来的市场发展来看,除五粮液、茅台、剑南春、泸州老窖等长期驰骋全国市场的老名酒外,汾酒、洋河、古井、西凤等正在悄悄发力,逐步看到了重新走向全国的生机,成为当前老名酒阵营中最值得期待的一股生力军。一如往届的糖酒会,今年的济南自然少不了这几个老名酒。作为糖酒会上的常客,他们在此次糖酒会向业界展现出了各自的新面貌和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8.
这几年,由于利润空间和市场的不规范等原因,老名酒在县级市场向来都是弱势群体。不过最近的调查显示,部分县级市场老名酒的需求正逐渐加大,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如何把握这个新的机会,名酒厂还应多做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就像一位名酒经销商所说的那样:传统名酒发力终端不一定能让市场全面开花,但回避终端一定是不明智的。  相似文献   

10.
《糖烟酒周刊》2007,(14):10-10
尖庄、绵竹大曲、红高粱、洋河大曲等老名酒的低端产品价格空间已经十分狭小,提价也变得相当困难。这些老产品早已不是名酒企业的业务重点,更谈不上利润贡献了。但出于企业管理和市场需求等各方面的原因,名酒企业并未砍掉这些低端产品。近期又有经销商提议,名酒企业可以将其低端产品外包,由大经销商来负责全国市场的营销。这样名酒企业可以节省人力、物力,专心做中高档产品,还可获得一笔稳定的品牌租赁资金。同时,可以借助外来资金和新鲜的思维提升这些低端产品的形象。就此问题,黑龙江凯健酒业总经理孙健和四川点石成金企业发展策划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戚海军提出了异议。二位从企业、经销商和市场等多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名酒的价值回归体现在两个方面:价格的提升以及销售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多数名酒企业掌门人认为名酒的价格仍有较大上涨空间,需进一步靠近其真实价值,而销售的增长则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消费者的态度。在这两个方面,茅台的表现均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12.
名酒之间的竞争最有看点。从近年的市场来看,在未来的名酒格局中,延伸出来的系列品牌成功与否将从很大程度上决定该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地位,强势系列品牌正在成为名酒之间另一种竞争方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吴宁 《糖烟酒周刊》2005,(34):22-23
本期入市先锋调查的是广西南宁白酒市场,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市场容量最大的地区。当地白酒市场上,传统老牌名酒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地产米香型白酒受到当地政府的扶持,被列为政府招待专用酒。中低市场上,各种名酒买断品牌、贴牌产品以及部分杂牌酒竞争激烈,广告、促销的拓市活动此起彼伏,市场较为活跃。  相似文献   

14.
张轶儒 《糖烟酒周刊》2004,(48):A014-A015
本期入市先锋调查的是辽宁省丹东、葫芦岛、营口、大连四个地级城市。这四个城市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白酒市场的表现也各有千秋。这些市场有一个共同点,即消费者对老牌名酒的认知度和忠诚度都比较高。各品牌的老名酒都有固定的消费群,但群体不大,销量有限,没有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15.
《糖烟酒周刊》2007,(6):10-10
对于中国的17大名酒,双沟集团董事长赵凤琦先生有一个观点很形象,他认为目前中国的老名酒是“三三制”:三分之一发展非常好,三分之一表现平平,而另外三分之一则是“破铜烂铁”。那么同样,对于老名酒的“活力迸发”现象也要区别对待,不能一言以概之。我个人认为,目前我们所说的名酒活力迸发其实是“虚虚实实”:有的名酒在切切实实地增长,各方面都有提升,而有的则是虚热,所谓的增长还不透明,不能让人放心。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全国老八大名酒企业的洋河酒厂近年来发展迅猛,今年1~4月份同比增长734%。如今的市场成就,特别是洋河蓝色经典系列酒的成功推广,让人们看到了洋河的崭新舞姿。而五一前,该公司董事长杨廷栋当选全国劳模,成为屈指可数的几个享有此殊荣的白酒企业代表之一,更被业界视为对洋河发展成绩的一种肯定。事实上,洋河前些年的发展与其它几家老名酒企业大同小异,都在低迷中苦苦挣扎。在长期致力于老名酒调研的记者看来,  相似文献   

17.
名酒企业的低端产品,历来是市场份额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近些年来名酒企业纷纷把重心转移到发展中高端产品上,对低端产品的重视程度大大降低了。2006年五粮液经销商大会上就明确宣布要缩减尖庄等低端产品的产量,并且明确表示不再支持经销商代理低端产品;汾酒集团在2006年缩减玻瓶汾酒产量并提高价格的基础上,也将通过更换品牌名称的形式实现品牌置换,达到缩减低端产品的目的,其他一些名酒企业也透露出了类似的意向。各种形式的缩减低端产品行为,是否会引发市场和消费群体的强烈反响,对名酒企业自身发展中的形象、市场等方面产生影响呢?本期“调查发布”栏目,就这个问题对经销商、专卖店、烟酒店、商超和一些消费者进行了相关调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马来 《糖烟酒周刊》2007,(19):44-44
名酒名酒店发展到今天,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酒水销售的常规渠道。尤其以江苏、安徽、浙江、河南以及深圳等地市场较为突出。在温州,畅销多年的古井贡现在酒店终端很少发力了,现在走的是名烟名酒店加流通的模式,至今销售规模仍然可观。在深圳等地,名烟名酒店在与酒店的博弈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终端酒店在启动市场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销量释放在名烟名酒店。  相似文献   

19.
《糖烟酒周刊》2005,(24):A006-A006
“市场正在向名酒企业集中”——这个提法正在深入中国的一批老名酒企业主的心目中。宋河、洋河和郎酒这三个名酒企业已经在区域性市场上取得成功,山西汾酒的业绩也正在“默默”地稳中有升,一定程度上为这个提法下了注脚。事实和理论都在支持着这个提法,这真是鼓舞人心的事情,于是有人乐观地认为,白酒市场开始理性回归了。  相似文献   

20.
于悦 《糖烟酒周刊》2005,(38):A0041-A0041
河北邯郸一位以金六福和名酒为主营产品的经销商以及江苏的一些经销商最近致电本刊,共同探讨在县级市场开设综合性的名酒专卖连锁的问题。经销商认为县级名酒专卖连锁是目前白酒经营中的一只螃蟹,也是有实力的经销商转型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