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木洞山歌     
熊怡 《今日重庆》2009,(5):44-45
木洞民众在薅秧劳作时,首领领头唱山歌,以鼓劲提神,提高薅秧效率;木洞少年儿童在割草放牧时,演唱类似唐代以来巴渝民间流传的竹枝歌。还有劳动号子、民间礼俗和祭典仪式中演唱的风俗歌、男女恋情为主要内吝的情歌,都属于木洞山歌的传承范畴。2006年,重庆木洞山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2.
<正>滚滚长江,巍巍三峡,流传着一首古老悠远的歌,这就是"川江号子"。假如你去过长江三峡的云阳、奉节、巫山、巫溪县等地,假如你站在雄奇巍峨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边,回味李双江那首纯朴粗犷的《船工号子》,你一定会为那饱满激情的神韵深深陶醉,甚至展开想象去追溯千百年来峡江船工的苍凉生活……川江号子,是在川江(主要指长江四川宜宾至湖北宜昌段)上拉纤行船的船工劳动号子的通称,它是在川江历史长河中  相似文献   

3.
正牧区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牧区发展滞后,与牧区发展研究成果不多,牧区发展研究方法单一,牧区政策农区化有重要关系。牧民增收、牧业发展、牧区和谐亟需"实践、理论、责任心"三位一体的研究成果支撑。盖志毅教授新著《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以内蒙古为例》在牧区发展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他对牧区发展研究方法的整合创新,对促进相关研究领域的科学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牧区,一般来说在地区产业结构中畜牧业比重大.改革开放以来,农区畜牧业比重提升,单从比重讲,农区牧区差别不大,有人就统称为农牧区、农牧民.这种称呼,实际上混淆了牧区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也妨碍了人民政府对牧区实行特殊政策.从草原学、经济学、民族文化学角度,草原牧区具有生态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因此,有必要对草原牧区重新界定.我认为,草原牧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轮牧畜牧业专业区、草原生态的保护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保留区.三区,也是三元,复合构成草原牧区这个整体,叫做"三元一体".  相似文献   

5.
梁平抬儿调     
熊怡 《今日重庆》2009,(5):56-57
“梁平抬儿调”是流传于梁平县地域内具有独特地域特点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由当地的抬工号子发展演变而来。它以家族传承为主,在日常劳动、民俗礼仪活动中逐渐形成、发展世代相传。在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歌词内容,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2008年,重庆梁平抬儿调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6.
牧区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牧区发展滞后,与牧区发展研究成果不多,牧区发展研究方法单一,牧区政策农区化有重要关系。牧民增收、牧业发展、牧区和谐亟需“实践、理论、责任心”三位一体的研究成果支撑。  相似文献   

7.
1983年成都举行的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术讨论会上,我在提交的论文中把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概括为三点:一、农业技术的主流是精耕细作;二、以种植业为中心、农牧结合、综合经营的广大农区与以游牧为主的广大牧区同时并存和相互补充;三、各地区、各民族农业发展的不平衡。当时我是想突破以往农业史只讲农区(主要是先进地区)农业的局限,比较全面地反映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在这以后,我继续思考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若尔盖:草原在哭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若尔盖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的阿坝州.因境内有一藏族部落称"作革",后于民国时音译"若尔盖"而得名.全县面积10208平方公里,人口6万多,以安多藏族为主的藏族占85.49%.县内南部、西北部为纯牧区,山顶浑圆,谷地宽展;北部、东南部为半农半牧区,沟谷深切,谷坡陡峻、纯牧区之河流为黄河水系,半农半牧区之河流为长江水系.若尔盖境内有川西北草原面积最大的草地热尔大坝,有备受牧民青睐的降扎温泉,有世界上唯一的四川梅花鹿天然野生种群,有饮誉中外的唐克马……无垠的草原境界宽阔,风光旖旎,平恬淡远.号称九曲黄河第一弯便在此蜿蜒折北而去,逶迄直达天际.草连水,水连天,苍苍茫茫,目睹于斯,大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感.这,就是若尔盖.  相似文献   

9.
以"川江号子"为例,讨论了如何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实现对地方文化认可,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结合重庆市民保护"川江号子"的社会实践,讨论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川江号子"举办专题展览的社会意义,并提出如何举办好专题展览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上海开埠后,在码头林立的黄浦江畔,曾经传唱着响亮的码头号子,如今这一原生态的上海港码头号子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1.
"草原"特色品牌是我区发展产业化畜牧业的巨大无形财富.过去大家形成一个不成文的印象,认为草原畜牧业就是指牧区畜牧业,或者把草原畜牧业等同于放牧畜牧业.其实,草原畜牧业是泛指以天然草原为基础的畜牧业.在我区,草原虽然大部分在牧区,但水热条件最好的部分却是在农区.农区、半农半牧区分布着约2亿亩草原,甚至在城镇郊区和矿区、林区,也有大片草滩草坡.从草原的分布范围来讲,草原畜牧业可以涵盖全区,不能把它简单地认为只是指牧区放牧畜牧业.加深对草原畜牧业概念和定位的认识,其重要意义就在于它是我区的一种特色品牌,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王群英 《魅力中国》2009,(15):105-107
鄂西北"穿号子"由一首五言四句的四句子歌和一首七言五句的五句子歌互相穿插歌唱,在穿唱的形式上有与其他地区相似的地方,但在调式、音阶、旋法等方面又有其独特的韵味,本文既注重分析其形式结构中别具匠心的安排,亦重视其因地域特点而被赋予的特质,文章旨在探析鄂西北房县"穿号子"的音乐特色。  相似文献   

13.
"草原"特色品牌是我区发展产业化畜牧业的巨大无形财富.过去大家形成一个不成文的印象,认为草原畜牧业就是指牧区畜牧业,或者把草原畜牧业等同于放牧畜牧业.其实,草原畜牧业是泛指以天然草原为基础的畜牧业.在我区,草原虽然大部分在牧区,但水热条件最好的部分却是在农区.农区、半农半牧区分布着约2亿亩草原,甚至在城镇郊区和矿区、林区,也有大片草滩草坡.从草原的分布范围来讲,草原畜牧业可以涵盖全区,不能把它简单地认为只是指牧区放牧畜牧业.加深对草原畜牧业概念和定位的认识,其重要意义就在于它是我区的一种特色品牌,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象征.  相似文献   

14.
新疆是我国传统牧区之一,新牧区建设是新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牧区和农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牧区远远落后于农业区,很多牧区尚不具备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条件,可以说新牧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在对牧区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新牧区建设的艰巨性,并提出了加快牧区发展,推进新疆牧区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青海经济研究》2008,(3):20-24
青海牧区行政村仅仅是一个行政概念,在生产生活方式、主导产业、自然环境、社会公益设施等诸多方面均异于东部农区,有其自身特殊性。建设青海牧区新村依照农村的一些模式,显然不符合实际,必须尊重差异、因地制宜、正确指导。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保护成果,人人共享"。来到小金县,也能感受众多民间技艺的独特魅力,领略嘉绒藏族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小金县已有嘉绒绣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马尔锅庄、川西藏族山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皮革制作工艺等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4个,"琼""德尔蹦"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9个。  相似文献   

17.
南溪号子     
熊怡 《今日重庆》2009,(5):44-44
原生态民歌南溪号子是重庆黔江区最具特色的民歌。起源于唐朝的南溪号子,在深山峡谷里回荡了千年,是当地土家族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孕育出来的。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旧时土家族人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其传唱过程中得到充实和丰富。2006年,重庆南溪号子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8.
南溪号子的雏形是土家人解乏鼓劲的劳动号子,与薅草锣鼓相似。在长期的传唱中,南溪号子成为山歌品种,但它既不是川江号子、纤夫号子,也不是武陵山号子。它即兴歌词,唱法固定。南溪号子的唱腔,有大板腔、九道拐、三台声、打闹台、南河号、喇叭号等10种。  相似文献   

19.
天峻县是海西州唯一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牧业县.由于自然气候条件恶劣,畜牧业基础薄弱,牧民收入增长缓慢,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笔者现就天峻县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贫困人口致贫成因,就如何贯彻当前牧区扶贫政策,加快牧区扶贫开发工作阐述了部分观点.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1月26日到29日,在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暨普查工作现场交流会上,新华社记者报道了河北首次发现并记录京杭大运河船工号子一事。吟唱运河船工号子的,正是沧州市沧县捷地乡的几个老人!这些曾在运河边长大,做过纤夫,唱过船工号子的老人们用他们饱经沧桑的经历见证着古运河和生活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