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什么是家庭农场呢?按农业部的解释,是指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  相似文献   

2.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什么是家庭农场呢?按农业部的解释,是指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3.
任明杰 《西部大开发》2013,(Z1):104-106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解决职业农民的问题。有专家认为,这或许会给中国农业带来一场革命。而现实中,家庭农场早已遍地开花。21世纪初以来,上海松江、湖北武汉、吉林延边、浙江宁波、安徽郎溪等地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农业经营主体。据统计,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目前,家庭农场的经营和发展情况究竟怎样?还存在哪些问题?前景真的如专家预测的那么美丽吗?  相似文献   

4.
周正 《黑河学刊》2014,(5):64-66
"家庭农场"概念,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旨在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以及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流转。它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和主要推动力量,是大势所趋。金融部门无论是从自身发展考虑,还是从社会效益出发,予以必要的支持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5.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随着厦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推进,相当一部分农民离开了耕地进入非农工作岗位,耕地流转成为农村中常见的现象.优化农业土地资源配置,稳健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的必要条件,对提高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都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叶建华 《宁波通讯》2013,(15):38-39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扶持和培育家庭农场的新要求。宁波市在发展家庭农场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成为全国五大范本之一。  相似文献   

7.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家庭农场"便成为一个热词。但是,"家庭农场"多大规模合适?资金问题如何解决?如何保障原土地流转权益人的权益?这些问题困扰着关注或从事"家庭农场"的人们。多大规模合适?"家庭农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营主体,非常适合当前中国农业经营发展的需要。"全国人大代表、温氏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温鹏程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但是,不同的产业、不同  相似文献   

8.
一、五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青岛、烟台、威海、潍坊、莱芜五市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鼓励承包土地向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流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快速、缝康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结合农田基本建设,鼓励农民采取互利互换方式,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现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愈益受到社会各方关注,为了了解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本课题组以成都市方桥村、回南村为调研点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发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方桥村农民户均总收入显著提高,回南村农民户均总收入无显著变化,两村净收入均无显著变化,四项影响收入的因素中,家庭经营收入、外出务工所得的工资性收入影响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是“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文件中出现,彰显了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心和信心,彰显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政策倾向和帮扶力度进一步加强,彰显我国让农民得到实惠的实际行动将一步落实。  相似文献   

11.
采访札记     
一知  方琳 《宁波通讯》2014,(12):30-31
<正>初春时节,跟随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郑瑞法及市委政研室城乡处的几位同志赴慈溪、余姚、宁海等地走访调研,关于宁波农业经营主体的多样化状态慢慢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在当今城镇化的进程中,依然执着于这块土地的,除去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及个体专业户,"家庭农场"引起了编辑们的关注。调研之后发现,"家庭农场"除了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还有更为重要的内涵在其中。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宁波已经有了"家庭农场"的雏形,出现了一批粮田适度规模的经营大户。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规模大户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自发或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将自己的经营行为进行了工商注册登记,寻求进一步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由此演变成了中国最早的"家庭农场"。  相似文献   

12.
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就是要从传统的"农户经营"转向"法人经营"。在全省形成以家庭承包农户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公司为骨干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3.
资讯     
《老区建设》2013,(7):4-7
"家庭农场"的政策性"饥渴"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也是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十年在年初的一号文件中关注"三农问题"。"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出现。一时间,这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广受关注。有研究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家庭农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摆脱及其体制机制创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照新  赵海 《改革》2013,(2):78-87
随着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发展,我国将形成以承包农户、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以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为支撑,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共同协作、相互融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处理好五个关系。具体来说,要加强土地流转服务,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新型经营主体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首次出现"家庭农场"概念。作为家庭农场培育的先行地,上海松江区成为全国发展样本之一,已取得很好的成效,对宁波家庭农场的发展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读了贵刊今年第7期《欠发达老区家庭农场不宜发展过快》一文,觉得该文提出了当前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性问题,很有指导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据有关资料介绍,21世纪初以来上海松江、湖北武汉、吉林延边、浙江宁波、安徽郎溪等地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在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目前,国家还没有正式出台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17.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家庭农场是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结合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制度集体所有的国情,家庭农场势必将成为农业经营的微观主体。文章以江苏省沭阳县花木产业的较为成熟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为例,对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在其地区内水稻种植业的应用进行探究,改进了原有传统小农经济的经营模式,提出"政府+协会"下的传统农业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依据,也为其他地区家庭农场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近年来,上海市宝山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主要通过组建新型集体农场,加快推进全区农业规模经营,走出一条不同于上海市郊其他地区主要通过组建合作社、发展家庭农场、  相似文献   

19.
对9亿中国农民来说,眼下让他们最感兴趣的一个词语,就是"土地流转"。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  相似文献   

20.
<正>自从中央1号文件提出鼓励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以来,全市各地的家庭农场像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家庭农场如今还面临着哪些问题?记者日前在慈溪、余姚等地进行了调查。缺人才——农业科技人才不足现代农业建设,不仅要求"种好地",还要"经营好农场"。然而,调查发现,农场经营人员对于传统农业耕种知识较为熟悉,但缺乏现代化生产与经营管理经验,在规模运作、品牌树立、市场营销、科技使用等方面显得手足无措。另一方面,当前能为农场担任技术指导的科技人员极度缺乏,而且存在着专业脱节、技术滞后等方面问题。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由于政府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