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2005~2011年中国对147个国家和地区的6位数海关编码出口数据,实证研究了人民币与进口国货币之间的双边实际汇率变化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产品出口的实际汇率弹性与产品质量有关,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的汇率弹性小于低技术含量产品。人民币相对于进口国货币的实际升值一方面会对出口规模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却能优化出口结构,提升中国出口产品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2.
商务部透露,2005年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规模达到7750亿美元,增长25%左右,其中,出口将超过4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2001~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的处理,系统考察了政府补贴对中国企业出口选择以及出口数量的影响。在对G-H-S模型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刻画并分析了政府补贴对中国企业出口选择以及出口数量的作用机制,并使用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出口选择和出口数量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通过系数的标准化发现,政府补贴更多地促进了企业选择出口从而导致低价竞争,但也给中国企业出口竞争力的转型升级造成了障碍效应。在进一步分视角研究中还发现,针对不同的样本,政府补贴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在"十一五"期间,沈阳市农产品出口工作呈现出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目前,农产品出口现状的各项指标优势日益显现。尽管如此,与先进地区相比,无论在出口规模、大宗产品培育、龙头企业发展,还是出口体系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福费庭”一词来源于法语的“aforfait”,含“放弃权利”的意思。福费庭是一种以无追索权形式为出口商贴现大额远期票据提供融资并能防范信贷风险与汇价风险的金融服务。二战后瑞士苏黎世银行协会首先开办福费庭业务,自1965年以后,从西欧国家开始推行,近些年来尤其在德国、瑞士、东欧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设备贸易中得到发展。据统计,全世界年均福费庭交易量占世界贸易额的2%。目前,这一在欧美国家广泛使用的出口贸易融资手段已在中国流行,外资银行同中资银行开始了抢占中国福费庭业务市场的争夺战。福费庭作为一种灵活、简便、有效的融资方式,在国际市场上发展非常迅速,同时对推进我国出口结构优化、改善企业资金流动状况和加速我国银行国际化的进程都起着重要作用,是我国贸易融资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汪孝林 《开放潮》2002,(7):35-36
5月20日,福建省软件出口联盟在福州成立。成立软件出口联盟本不是新鲜事,在此之前,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杭州等地方软件出口联盟都已相继成立。但以省为单位成立软件出口联盟,福建省还是第一家。为什么此次成立的不是福州或厦门软件出口联盟,福建省信息产业厅副厅长、福建省软件协会会长邵玉龙告诉记者,福建软件业主要集中在福州和厦门两  相似文献   

7.
出口补贴:赢家还是输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把我国高新区建成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重要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里,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离不开世界市场,也离不开产品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只有占领了国际市场,具有国际竞争力,才能有所发展。抓出口就是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本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是高新区发展的重要任务。出口反映了竟争力的水平,反映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高新技术产业,只有在出口中才能更好地发展起来。一、高新区发展显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可以为出口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建设和发展高新区是火炬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目前,国家级高新区已发展到53个,在全国已形成…  相似文献   

9.
中国茶叶出口价格变动的动态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光  李晓钟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1):53-56
文章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分析了我国取消茶叶出口配额和许可证管理后,不同性质出口企业的茶叶出口价格和我国茶叶出口平均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私营企业对我国茶叶出口平均价格提升贡献较大。在此基础上,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我国茶叶出口价格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段朋朋 《中国经贸》2009,(24):12-13
近20年来,中国水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中国水产品出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青岛市作为中国第一水产品出口大市,水产品出口发展快于全国。本文介绍了青岛市水产品出口现状,分析了水产品出口持续增长的支撑条件,得出进一步促进水产品出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由于图书承担着文化传播载体的重要角色,所以各国对图书文化的出版与出口都非常重视。我国发展图书行业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图书的对外贸易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对外图书出口中,相比图书的进口和在文化产品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而言,图书出口还应有更大的空间。本文分析了我国图书出口的文化、信息和人才壁垒,并从翻译语言文字、传输文化、运用现代技术和树立品牌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利用生存分析法考察了最低工资对中国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企业和城市层面主要特征变量后,最低工资上涨不仅没有降低企业的出口持续时间,反而提高了其在出口市场的生存概率,该结果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显著。通过对最低工资与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可能的影响机制进行检验,本文发现企业通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来提高企业生产率是导致最低工资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呈正向影响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5.
朱静波 《理论观察》2000,(6):113-114
随着我国出口形势的好转,出口量的增加,出口逾期末收汇、逾期未核销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出口收汇核销管理,堵塞漏洞,规避风险,以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6.
商品质量、市场信心与出口贸易关系是近些年学界及实务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不断增加的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因素,落实"质量强国战略",走提质增效及可持续发展的出口贸易之路,客观上要求构建科学有效的出口评价体系。文章导入绩效评价理念,融合财务、战略、质量、信心等维度,建构出口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这一体系,对2013-2018年广东出口消费品行业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出口商品质量显著正向影响出口绩效,出口市场信心对出口绩效存在正相关,并在前两者关系中产生正向中介效应。同时,异质性检验表明,相较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商品质量与出口绩效相关性更大,超大型企业和微型企业质量与出口绩效相关性更强。由此,追求出口绩效提升,宏观层面应出台导向性对外贸易政策,强化政策的可预期性,以增强企业对出口市场的信心;中观层面应提高出口商品质量标准,加强出口标准服务与质量监管;微观层面应引导出口企业更加注重国际标准的认知和执行,坚持与兑现顾客满意的市场理念。  相似文献   

17.
文章使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企业数据,基于出口经验溢出视角构造四个毗邻效应代理变量,采用Heckman二阶段模型判断这几个变量性质,并进一步采用扩展引力模型考察毗邻效应对企业出口行为(进入、退出和销售)的影响。研究发现:毗邻效应引致的出口经验溢出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有显著影响,即其可能对出口固定和可变成本降低都有利;采用Probit模型估计出口进入/退出,采用2SLS估计企业出口销售,结果表明毗邻效应引致的出口经验溢出会对企业出口进入和销售都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对企业出口退出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目的国与中国距离越近、市场规模越大、与任一已有市场有共同官方语言且企业生产率越高、以往出口目的国数量越多,则越有利于企业出口进入和销售,越不利于出口退出;企业在进入某一出口市场的初期退出该市场的风险也更大;以上结论在基于企业性质分类样本回归中存在一定异质性,但采用不同计量方法时稳健。上述结论意味着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便利化改革,推动形成中国全面开放新格局;应对私营企业在融资、税收和研发上给予更多补贴和政策支持,激发各类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18.
杜云香 《天津经济》2007,(4):18-19,37
一、天津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 (一)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贸易差由逆差变为顺差.并且顺差额不断扩大 入世后,天津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21.49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54.34L美元,增长了6.2倍,位居全国科技兴贸重点城市前列。2000年天津市高新技术产品还是6.5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2001年开始出现贸易顺差,而且顺差额不断增加,从2001年的0.43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5.12亿美元,顺差额的扩大,表明天津市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9.
出口一直是拉动浙江经济前行的主要动力之一。在出口产品中,浙江实现了从以轻纺产品为主向以机电产品为主的跨越性转变,机电产品出口规模迅速扩大,机电产品出口已成为全省对外贸易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浙江机电产品出口呈现三大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0.
黄忻 《中国经贸》2006,(5):36-37
日本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对日农产品出口约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0%左右。中国是日本农产品进口的第二大来源国,进口额仅次于美国,2004年,中国农产品占日本进口总额的13.9%。2005年,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793亿美元,占比29%,其中,食品70.6亿美元,全国从事对日农产品出口的企业有6200多家,直接就业约140万人,对日出口的主要地区是山东、浙江、辽宁、福建、广东、北京和江苏等省市,主要出口产品为水海产品(占35%)、园艺产品(占28%)、畜禽产品(占15%),对日农产品出口中69%是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