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媛 《中国市场》2008,(42):50-51
<正>当张卫星炒金爆仓事件传得沸沸扬扬之际,有人说卫星"陨落"了,有人说他屡败屡战,必定能再度出山。性格决定命运,张卫星印证了这一点。他看多黄金便坚持到底一路高歌做多,即使金价下跌也捂着不动直到超过风险控制之外。不同人的眼里他有不同的形象:一个特别喜欢表现自己、丝毫不带掩饰的  相似文献   

2.
在一些人眼里,张卫星是个很难缠的人。近年来他一直为解决中国股市中的股权分置问题而奔走呼吁。2004年张卫星还做了两件事——筹备成立投资者协会和把国资委告上法庭。从这一层面来说,与其称他为“民间经济学家”,不如说他是“散户代言人”。  相似文献   

3.
我不大喜欢卷入这类争论之中.达些争论有些像"瞎子摸象"的故事,每个人都抓住了事物的一个侧面却都以为自己掌握了伞部真理,而且都希望自己能吸引煤体和公众的眼球. 我以为郎成平的看法有部分真理,但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他把"联想"、"紫光"等作为高技术产业的代表,而在我看来这些根本不是高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4.
陈闪:干点自己想做的 有两件事陈闪从小到大都很确定:一是自己得对身边的人好;二是自己将来肯定要跟着父亲管理企业.后者陈闪称之为"觉悟".他的父亲陈荣以服装批发起家,第一桶金来自于1990年代初的上海股市,2002年位列<福布斯>中国内地首富排行榜的第89位,比2001年上升2位.目前他是中国最大的保龄设备生产企业中路集团的创始人兼最大股东,曾在上海兴建全国最大的保龄球馆,馆内多达108条跑道.有一段时间,电视里"中路保龄"的广告曝光率很高.  相似文献   

5.
若平 《价格月刊》2003,(12):38-38
困惑一:理财=投资收益?实际上,"投资"和"理财"并不是一回事,不能绝对等同.理财关注的是人生规划,不仅要考虑财富的积累,还要考虑财富的保障;投资关注的则是如何钱生钱的问题,所以理财的内容比投资要宽广得多.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炒股等投资行为等同于理财,而应将理财看作是一个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和过程,使人的一生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从而使自己生活无忧.  相似文献   

6.
方泉 《商务周刊》2008,(20):93-93
8月25日晚常兄打来电话:"卫星有大麻烦了,你劝劝他挺住,有要帮忙的别客气。这还真验证了你那句玩笑话‘喝一顿少一顿了’……"常兄是我跟张卫星共同熟知的朋友,身证特殊。他说的"喝一顿少一顿"是指2007年初的那次聚会,七八个朋友正为股市不断地冲关夺隘兴高采烈时,张卫星兜头一盆冷水;"大小非的定时炸弹很快会引爆,股市没戏,赶紧跟我炒黄金吧"。  相似文献   

7.
张鸿 《大经贸》2003,(5):26-28
李积回,"中国刀王"的儿子,"卖刀的",人称回总,又名李回,这只是为了北方的客户们好称呼而简化的名字. 他极为健谈,可能是经历的采访多,已形成了自己面对媒体的一套.对"十八子",他就象是在谈论自己的孩子,眉飞色舞地不容别人插话.  相似文献   

8.
《大经贸》2003,(3):34-35
3月,正是招聘和找工的高峰期.一个餐厅的小老板正在认真地考虑他的招人计划.他希望能多找几个下岗员工.于是,在他贴出的招聘启示中,与往年不同,他在后面加上了"下岗职工持下岗证者优先"的字样.  相似文献   

9.
周翀 《电子商务》2002,(2):48-51
春节前的一个大风天,在硅谷电脑城见到了小V,他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愿意把自己和同业经受的苦难告诉大家.  相似文献   

10.
<正>转型期社会要求政府职能不断地转型,于是要求执政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身份与身份感,恰如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会场合扮演不同角色时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身份与身份感。倘若一个人发生了心理障碍,在他扮演新角色并由此获得新的身份之后,他的心理状态却不断返回到旧的身份感之中——这一错置的身份感被称为"幻觉",那么,我们说他患了人格分裂  相似文献   

11.
<正> 山西鼓风机厂的推销员蔡利荣多次被评为厂、市、区及省里的"推销能手"。他的成绩的取得,还得归功于他的"耳目推销法"。亲戚朋友中寻找"耳目" 蔡利荣从走上销售岗位的那一天起,他就深深地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推销工作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有众多的"耳目"来帮忙,只有"耳目"多了,自己  相似文献   

12.
<正>我要与人打交道而不是与机器为伴 祖籍意大利的艾柯卡,1924年10月15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艾伦敦,直到11岁,他才知道自己是意大利人。那是因为他在学校里受到同学们的凌辱,有人骂他"意大利小畜牲"。这件事给他产生了一个动力:你们不是看不起意大利移民的后代吗?我偏要出人头地! 高中毕业考试,他在900多个学生中名列第12位。当他高兴地拿着成绩报告单给父亲看时,父亲却冷冰冰地问:"你为什么不能得第一名?"他马上觉得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  相似文献   

13.
张朝阳可以说是21世纪中国的象征.这位企业家曾在麻省理工学院留学,创立和管理着中国两大门户网站之一.他认为,2008年春天在华爆发的反西方浪潮完全正当,"这是全体中国人第一次勇敢面对世界……"这样的看法在中国大陆很普遍.但像张这样的人本该是不同的:他在国外待过,属于中国人所说的"海归".  相似文献   

14.
俞敏洪这个名字,相信大多数年轻人都知道,他的形象就像神一般,他们"崇拜"他. 被北大逼上梁山 俞敏洪对北大的情感,可用"五味杂陈,爱恨交织"来形容.俞敏洪在北大教书四年后,看到同学、朋友都相继出国.为了生计,他在校外办起了托福班,为自己的出国学费快乐地忙碌着.  相似文献   

15.
对于大卖场而言,顾客就是自己的"上帝",是掌握自己生死大权的人.赢得了顾客,也就赢得了市场,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为此,任何一个大卖场都不会忽视对顾客满意度的了解,并将其视为头等大事来做.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探讨宋元动词重叠"AA"式和"A-A"式的语法意义.我们认为: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AA"式和"A-A"式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分不同的情况.动词重叠式有多种格式,格式不一样,语法意义也会有所差别;即使是同一格式,所处的语境不同,语法意义也不尽相同;在语言运用中,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是立体的,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得出不同的认识.通过对宋元动词重叠"AA"式和"A-A"式的深入考察,我们发现该书中动词重叠既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时短量小,也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多量、表示尝试表示委婉语气.  相似文献   

17.
主人公嘉莉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跻身上流社会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最终如愿以偿.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嘉莉在不同时期的追求,以一个独特的视角诠释她"欲望心理"不断升级的内在成因.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嘉莉最终完成了自身价值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才能看见蓝天;一个人要有多少耳朵,才能听见人们的哭泣."在这里,我们引以为证,是想说明我们的来意.虽然现实,我们没有哭泣,但对于产业来讲,谁也无法保证自己就是最后的赢家.  相似文献   

19.
老练的投资人对那种头头是道讲述自己商业模式的人总抱有几分不信任,因为他相信一个有效的商业模式是摸索出来的,如果一个人还没有开始做就已经把模式想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就意味着他把大量不确定性和面对不确定性的随机应变都忽略了。要判断一个模式是否真的靠得住,除了用头脑(Mind)去思考,更要用内心(Heart)去体察和感悟。比拿它去说服别人更重要的,是让自己信服这个模式。  相似文献   

20.
"拜托多拍我的右边脸,你们不觉得我右边的脸比较美吗?"镜头前的刘佩琪显然是一个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拍照前,她精心地为自己花了妆、整理了头发:为了上镜效果更好一点,她甚至还准备了各色小夹子,小心地将衣服的轮廓夹了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