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县域经济发展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突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温家宝在《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最近,胡锦涛、温家宝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强调指出,“要积极促进农民增收,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县域经济,充分挖掘农村内部增收潜力,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基础。县域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阵地;县域经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经济,其实力和活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把壮大县域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紧联系在一起,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破解“三农”难题,实现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就是缺陷的县域经济,对于我县农村的发展来说,在全县以工业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要取得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使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必须切实研究我县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建设时,要积极壮大县域经济。本文主阐明了资源型县域经济的类型及其各自的发展战略,以期对县域经济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友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手段本文在阐述县域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的基础上,以河北省昌黎县为例,分析了其经济发展现状,并探讨了县域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琦  杜君 《商场现代化》2008,(4):312-313
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重要契机。当前,我国的县域经济发展面临了许多问题,要想使县域经济得到令人满意的发展,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就必须尽力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县级行政区划地域范畴内各类经济要素发展的总和,它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区域辽阔,资源丰富,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二十一世纪的头二十年,是我们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谋求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时期。一方面,经济社会转型提供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人们的消费结构开始加快升级,必  相似文献   

7.
发展县域经济 促进中部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基础经济,实现中部崛起的基础条件就是要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但由于自然历史条件的制约、观念制度和其他因素的制约,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滞缓。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部地区应以现有优势资源为依据,打造特色产业,以区域经济合作为支点,加强东引西联,扩大对外开放;以转移农村劳动力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化建设,把发展县域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沈明涛  朱乔 《商业科技》2014,(8):119-120
在中国,县域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促进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工业经济的贡献是主要的推动因素。发展工业经济是加快城镇化建设,发展现代农业,适度转移农村剩余农动力,实现农业产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都起到了决定作用。工业经济的发展能不断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把发展工业经济放在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雷丽萍 《中国市场》2006,(10):79-80
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县级行政区划地域范畴内各类经济要素发展的总和,它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区域辽阔,资源丰富,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发展县域经济要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起来,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同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加快县城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和主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只有把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起来,才能真正地使社会主义新农村稳步、快速、腾飞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关于发展我国县域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居于关键性的层次和基础性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县域经济具有独特性、层次性、综合性、农村性、差异性等特点。同时我国发展县域经济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培植县域经济发展优势,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城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把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县域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划(包括县级市)范围内,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为重点,城乡一体、工农并进,有各种经济成分和不同产业构成的区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农村经济实力,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路是农村最根本的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是优化路网结构、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要求.是执政为民、建立和谐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和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4.
中西部县域的金融供给对于提高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快速实现农村经济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多层次金融需求下的金融供给和各供给主体的博弈性金融供给的分析,认为中西部县域金融供给需要从广义金融的角度来发展和完善县域金融市场并改善金融监管,以降低中西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系统风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研究辽西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问题,以期实现辽西北农民"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最低生活保障,同时为辽西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利群 《商业时代》2012,(6):131-132
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和出发点,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继承和创新。县域经济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优化产业结构,提供新技术新人力以及新空间布局,新农村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发展动力、新的发展空间、新的人力资源、产业支撑,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7.
“壮大县域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全国上下一个长远的战略任务。农村信用社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深入必将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县域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文著 《商业研究》2005,(24):123-125
十六大发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质上就是要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其关键就在于如何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以大力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基本目标,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必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19.
我们认为,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农村市场化、抓好小城镇建设、增加县级财政收入等措施是发展县域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地,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因此,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