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日前,财政部和农业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前期工作的通知》,从2011年开始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牧民实行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业生产补贴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和农业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前期工作的通知》,从2011年开始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牧民实行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业生产补贴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近日在新疆昌吉市启动。从今年起连续5年,每年约20亿元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相当于去年全区牧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将全面惠及全区28万多户、120万牧民。  相似文献   

4.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事关海南州广大农牧民的切实利益,事关牧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应把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政策贯彻好、落实好.本篇文章主要讲述海南州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5.
<正>从2011年起,云南省严格按照国家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规定和资金、责任、任务、目标"四到省"和任务落实、补助发放、服务指导、监督管理、建档立卡"五到户"的政策落实要求,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草原承包到户、划定禁牧区域、制定实施方案、确定补奖标准、核定人工种草面积和牧民户数、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等各项工作,把草原权属界定到山头地块,责权落实到千家万户,政策覆盖到亿亩草原。2011年至2014年,中央草原生态补助奖励资  相似文献   

6.
<正>2011年起,我国逐步开始在全国部分地区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内容包括禁牧补贴、草畜平衡奖励、牧草良种补贴、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绩效考核奖励等,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牧"和草原工作的高度重视,是草原政策的重大突破,是强农惠农政策的丰富和完善。中央财政支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4年来,奏响了我国草原生态惠牧的强音。谱生态曲:再造绿色屏障伴随着草原补奖政策的深入实  相似文献   

7.
正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是草原资源大省。作为南方草原面积第二大的省区,如何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这大自然赐予的天然财富?自2011年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来,云南省因地制宜,将纳入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范围的1.78亿亩草原合理规划,分类施策,筑起了一道草原保护的新屏障,走出了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南方草地生态保护建设之路。生态保护为抓手"三元"结构筑屏障据了解,云南有2.29亿亩天  相似文献   

8.
根据内蒙古关于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牧草良种补贴工作的安排部署,乌拉特中旗2011年牧草良种补贴工作已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9.
2011年至2015年间,中央财政每年将投入20亿元在西藏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草原禁牧、牧区牧草良种和牲畜品种改良等实行奖励补贴。  相似文献   

10.
正为保护草原生态,促进牧民增收,推动牧区更快更好发展,201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自治区等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启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履行禁牧和草畜平衡的牧民分别给予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同时安排绩效奖励资金,由地方政府统筹用于发展生态保护建设和草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农牧厅获悉,2011年至2015年间,中央财政每年将投入20亿元在西藏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相似文献   

12.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使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从"工程项目"为中心逐步转变为"投资与补偿"相结合,对草原生态、畜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坚定了地方政府和牧民对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信心,强化了当地草原生态保护意识;其次,与已有草原生态建设工程有机衔接,并取得了强基固本生态效果;再次,增加了牧民的收入;最后,推动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等。然而,该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草原经营权和联户承包权责不分明、季节性和局部区域超载过牧、草原监管体系不完善和监管力量力度不足以及粗放数量型畜牧业未得到根本扭转、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等诸多问题。因此,在完善草原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加强草原管护队伍建设并形成严密的草原监管体系,逐步实现草原监测全覆盖,建立补奖资金发放与政策效果挂钩的联动机制,依法进行草原保护建设,与此同时,培育牧区新型经营主体,推进草牧业转型升级,确保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3.
近日,农业部、财政部在北京召开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动员布置会,对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实施草原  相似文献   

14.
2011年5月5日财政部、农业部在北京联合宣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推动草原生态加快恢复和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促进牧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5.
近日,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启动会在西宁召开。今年青海省草原补奖政策实施总面积4.74亿亩,涉及17.2万户、74万农牧民,补奖资金达19.47亿元。  相似文献   

16.
自2011年起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在8个牧区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2年,其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全部牧区半牧区,目的是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黑龙江垦区草原补奖资金在使用管理中,存在着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经费使用不规范、草原补奖资金发放与核算不规范和部门之间协调不通畅的问题,就此对如何加强草原补奖资金使用管理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青海省自2011年启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政策以来,全力推进补奖机制政策落实,前三个年度的补奖政策落实工作已全部完成,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根据国家实施指导意见规定,青海省综合考虑各地人口数量、人均承包草原面积、收入差异及减畜压力等因素,确定了各地的禁牧补助标准。通过差别化补助、草畜联动、农牧结合等方式方法,全省2014年补奖落实的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8.
草原生态补偿的监管对于保证草原生态补偿支付的条件性进而实现草原生态补偿的生态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第一轮周期(2011—2015年)即将结束,本文通过在内蒙古的实地调研,运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了草原生态补偿的监管问题。研究发现,弱监管会极大地限制草原生态补偿生态目标的实现,弱监管的根源在于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偏低、违约成本太低和实际监管概率偏低。为了改进草原生态补偿的监管,应该合理制定草原生态补偿标准,提高草原生态补偿的违约成本和完善已有的草原生态补偿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7月9日-14日,国家首席兽医师于康震到西藏检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草原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健全草原奖补政策落实长效机制,统筹抓好草原生态保护和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虽是世界第二草原大国,拥有约4亿公顷天然草原,但由于气候变化、过度利用和人为破坏影响,高达90%可利用草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草原生态呈现恶化趋势。为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保护草原生态,保障牛羊肉等畜产品供给,促进牧民增收,从2011年开始,国家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012年又将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黑龙江等5个省,覆盖了全国13个草原省区。这是在我国草原牧区实施的投入规模大、覆盖面广、牧民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