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自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城市社区自治工作开展以来,其重点主要是对居委会选举工作的改革。居委会在社区事务管理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其角色和工作性质都带有明显的行政性,这导致居委会成为我国城市管理的基层行政组织而非自治组织。本文对居委会的工作和性质进行了分析,提出要在我国城市社区更好的开展居民自治工作,就必须改革居委会性质,并发挥城市新型社区业主委员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作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自治的一种重要形式.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自管理、自服务平台——"民智家园"是一种便于可实施的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新形式,有利于理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党委与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之间的关系,发挥居民在社区管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互联网与社会事业深度融合,为"开放街区制"提供高效、利民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 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在城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动员和依靠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对社区内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决策、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的一个过程。这种管理方式是从传统体制下的街道和居委会的行政管理过渡转化而来,它顺应了体制转换时期出现的新情况,能比较有效地解决社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协调社区内各方面的力量,发动大家通过自治互助,共同参与的方式,来满足社区内广大居民多样化、高质量的生活需求。可以说,城市社区管理在协调力量、组织居民、教育居民、满足居民需求等方面的作用明显,具有传统管理体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合作治理的视角,通过对B社区居民的访谈,对该社区治理中的居民参与情况和治理效果进行了调研。由于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治理的片面认识和信息反馈不畅等问题导致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参与度不高,限制了治理机制发挥作用。文章认为,要进一步改善治理效能,必须以提高居民参与度为宗旨,努力排除阻碍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治理的障碍,促进社区治理机制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5.
李惠娟 《魅力中国》2013,(13):383-383
在社区管理中,普遍存在着社区管委会定位不突出,居们自治功能弱化,居民对公共事务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与目前社区管理中要实现小区居民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理念是相违背的,那么该如何提高小区居民参管委会工作的积极性呢。本文试做一种新探索。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人口结构也由以农村人口为主体逐渐向以城镇人口为主体过渡,在转变过程中,如何提高社区治理成为当下热议话题。实践中,物业公司侵害业主财产权、知情权;业主拒交物管费、集体信访甚至酿成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而立法领域中涉及社区治理相关的立法较少,且层级较低,不利于对社区治理经验的全国推广。现通过对成都市成华区部分社区治理过程中产生的涉及物管相关诉讼纠纷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成华区社区治理的现状,从完善业主自治制度的角度出发,以构建新型业主与物业公司关系为思路,探索我国社区治理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物权法>和<物业管理条例>都把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作为物业管理中的业主自治组织,但对其是否具有民事主体地位规定模糊,造成不管在理论界还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业主委员会的民事主体地位争议颇多.事实上,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下,业主大会是业主的意思,机关、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关,二者都难以成为完全民事主体,而由全体业主组成且能真正代表业主的业主团体才是业主自治与管理公共事务的独立民事主体.因此,我国应引入并明确业主团体的概念,重塑业主团体的民事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李广斌 《发展》2011,(9):71-71
一、西部城市服务型社区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严重,自治功能异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社区居民委员会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相似文献   

9.
现代物业管理业主自治管理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商品住宅的物业管理中,实行业主自治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新兴物业管理制度下应运而生的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所发挥的自治作用并不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界争论最大的是: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问题;业主对公共物业自治管理的团体性问题。笔者不赞成一些学者关于引入"业主团体"概念的观点,并建议:第一,确立业主大会为独立的民事主体,以其名义对外进行民事活动;第二,在现有业主自治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增设业主监督委员会;第三,进一步明确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建立对业主委员会履行职权的法律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0.
王宇峰 《魅力中国》2014,(4):314-315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居委会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1989年颁布的《城市社区居委会组织法》规定.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地位和作用均有着明确的定位。然而如今城市社区居委会作为集中反应社区居民民意的自治组织。行政色彩十分浓厚,成为政府办事的“另一条腿”。这和现代社会公民自治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本文在参考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我国目前与城市社区居委会相关的研究现状,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居委会角色回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进一步提出社区居委会回归其应然角色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方 《特区经济》2001,(6):34-35
中央文件指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组织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就深圳而言,按社区划分的三个要素,即:以一定城区地域为基础,以共同生活的居民群众及其认同感为规模,以明确行政管理单元为构成,划分社区主要有天天种类型,一种是地缘型,以主要街巷、道路为界,自然形成,一块一块比较完整;一种是单元型,一个封闭的小区,就是开发商开发的,含多层、高层住宅,功能比较完整的小区;再一种是单位型,一个单位(如一个新开发工业区、科技园区、职工、家属聚集居住区等)所形成的社区,社区规模一般在1000户到3000户左右,居委会的设置要与划分社区要素相衔接,按照不同类型划分主区,因地制宜调整,设置居委会,定名“XX”社区居民委员会”,以满足“三个便于”,即便于居民自治、便于城市管理,使于社区服务,目前深圳特区有752059户、379个居委会,平均每个居委会1948.3户,有居委会干部人员1772人,平均每个居委会5.73人,预计高速后,社区规模将扩大1/3左右,居委会数量将减少1/3左右,有利于提高干部素质和工作效率,居委会的“社区”定位,应明确社区性自治组织的社团法人地位,并通过后续的制度设计,使居委会真正成为所辖社区主体组织和社区资产的法定代表,“社区”应是家园,社区建设过程应是社会民间力量调动的过程,从而提供居民参与社会自治的制度保证,以及居民参与社区组织(如福利性组织、公益性组织、自如性组织等)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2.
城市旧住宅小区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旧住宅小区管理模式有物业管理模式、社区管理模式和单位自管模式之分。旧小区管理模式改革和创新是建立政府行政管理与居民(业主)自治管理相结合、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相结合的混合型管理模式,其实现途径是加强政府对旧小区管理的领导和支持,充分发挥小区自治组织的作用,积极推行物业管理模式,更新思想观念,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建立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相结合的运作机制,加强法制建理服务设。  相似文献   

13.
住宅小区不仅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事关国家社会治理的成效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维护。业主与物业公司矛盾突出,甚至拒交物业费;业主参与自治的热情不高,普遍处于"看热闹"状态……如今,不少小区存在这些"通病"。但在住宅、公寓、商铺、办公楼"混搭"的高新区新明街道新晖社区和美诚小区,2200余户居民和谐相处,社区、物业、业委会和广大居民共同参与小区治理,多措并举推进"红色物业"赋能基层治理,让这个原本脏乱差的小区重焕生机。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发育成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区管理水平,但其行政性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端。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化社区管理尤为重要,"治理"的兴起契合了社区成员对公共事务管理效能的诉求。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对治理有着现实性的诉求。  相似文献   

15.
杜静静 《黑河学刊》2007,(4):142-144
根据治理理论,"多元治理主体"和"参与'是城市治理的应有之义,"参与式治理'作为我国一种新型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也应运而生.对农民工城市治理参与边缘化,对城市治理以及在我国产生的"参与式治理"内涵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协调、合作、建立伙伴关系以及各利益方的参与和互动来实现对城市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而达到各方利益的协调和整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大量列举了白云街道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果,并对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要协调和处理好社区建设中政府主导和社区自治的关系,既要加强政府对社区建设的支持,又要正确引导和逐步推进居民自治。笔者试图通过解剖白云街道办事处社区建设与管理这个"麻雀",给欠发达城市社区的建设与管理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社区教育能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助力我国终身学习型社会形成,实施范围和对象与我国社区治理不谋而合。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也是创新基层社区自治的重要途径。结合社区治理需求设置社区教育课程体系,通过社区教育提高居民政治民主素质,能有效推进社区治理。文章对基于社区治理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设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政社互动"是当代城市居民自治的一种新的尝试,强调的是依托互动平台对社区进行多元主体治理.本文以大连市"365社区管理模式"为考察对象,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城市居民自治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大连市365管理模式"在"政社互动"中的实际运用及其成效.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城市社区行政性管理模式正在逐渐消失,商住小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和城市老旧院落成为城市居住区的主体.新形势下社区管理必须从社区主体出发,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逐步实现社区群众自治和社会管理创新.而只有从法律法规、政府职能、公民意识以及自治组织四个方面出发,不断完善当前体制,才能最终实现上述城市社区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20.
董昕 《天津经济》2010,(2):57-58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是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民主自治是社区居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法参与社区社会事务管理的一种基层民主形式。本文以天津市为例,从天津市社区民主自治的现状来探讨城市基层民主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