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年来,山东省始终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来抓,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截至2004年底,全省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6822家;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达到1089亿元,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344亿元,利润169.7亿元,上缴税金102.3亿元,分别占全省工业企业的33.3%、21.7%和13.8%;全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6431个,参加农户237万户,占全省农户的11.4%。  相似文献   

2.
1996年,山东省粮食总产达433亿公斤,创新的历史最高纪录,肉、蛋、奶、水果、蔬菜和水产品总产分别比上年增长11.3%、12.9%、9.3%、10.2%、42.1%和8.9%;乡镇企业增加值增长17%;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86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6%,是近几年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财政的贡献也越来  相似文献   

3.
截止2002年底.江苏省镇江市共有农村家庭54万户、163.9万人口。其中,人均年收入在1900元以下的贫困农户为1.9万户(镇江市2002年农民人均年收入4452元.市政府将人均年收入在1900元以下的农户定为贫困农户),占农户的3.5%;贫困人口5.3万,占农村人口的3.2%。贫困的集中度不高.主要是个体间的贫困,并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全国许多地方农业增产,而农民收入却明显放慢。从福建省说,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1.7%,1997年降到11.8%。1998年再降到5.8%,少数市县出现负增长。农民是消费主体,又是投资主体,农民收入明显放慢必然会影响农村市场的开拓和内需的扩大,也会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还会影响农村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为此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5.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也是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江苏省深入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加强指导服务,努力推进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依法、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省农村合作组织达40100家,入社农户62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2%。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与不断完善,陕西省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据统计,2002年全省农业实现增加值301亿元,比1995年增长33%;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96.3元,比1995年平均年递增8.79%。从总体情况看,农民收入增长呈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7.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我省农村信用社推广已经有三年多了。它为解决农民贷款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普遍欢迎。马鞍山农村信用联社和全省信用社一样,通过发放小额信贷,为地方“三农”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截止2004年9月末,该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19.82亿元,比上年增长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砀山县以特产砀山酥梨名闻遐迩。目前,全县水果面积70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77.6%,1996年全县水果总产5亿公斤,产值9亿元,农民人均水果单项收入近千元,约占当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62.5%。水果生产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中的最大支柱产业,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经济来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内部和农村产业结  相似文献   

9.
《中国财政》2012,(4):21-22
江苏省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加强指导服务,着力培育现代农业建设主体,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入了依法、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截至2010年底,全省农村"三大合作"达4.01万个,入社农户62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2%。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52万个,登记成员307.6万户,实有成员467万户;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3100个,成员129.5万户;农地股份合作社1800个,成员28.5万户。  相似文献   

10.
当前,制约农村信贷资金运用,影响农村金融支持和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业中,长期贷款缺乏可靠的债务承担主体。 从南宁市农村情况看,1990年农村经济收入(含农户、联户办企业、集体经营收入,不含乡镇企业)达17.9亿元,比1985年增长1.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644元,比1985年增加277元,增长75.47%。而集体经济收入(含发包收入、直接经营收入、乡村企业上缴管理费)1990年为3579万元,仅占整个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99%,比1985年增长0.61个百分点。全市农村中,没有统一经营收入的村民委、村民小组分别占全市村民委和村民小组的85.4%和47%。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较差,表现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田水利设施和工程受损严重,功能下降;机电排灌设备失修、老化问题十分突出。“八五”时期国家要求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一方面要国家财政扶持,另一方面需要金融部门提供更多贷款,特别是  相似文献   

11.
农民贷款难是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金融领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对农户固定调查点进行的抽样调查,2000年至2003年,农民每人每年从银行和信用社借入资金65元,通过民间借贷借入190元,分别占借入资金总量的25%和75%;据江西省农调队对全省245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2003年有574户有借贷行为,占23.4%,其中从银行或信用社得到贷款的有120户,占被调查农户的4.9%;从2001年至2003年,从银行或信用社得到的贷款仅占农户总借贷收入的13%~23%左右,而民间贷款所占比重为76%~86%.  相似文献   

12.
1992年,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农村财源建设中,黑龙江省财政厅会同省农科院以及农口有关部门,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科技对农村经济及财政的贡献率,实施了以资金跟着科技走为主要内容的“科技、资金一体化”农村财源建设模式。近五年来,全省各级财政共安排农业科技资金13.4亿元,占全省财政支农支出的21.2%。到1996年,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已由1992年的35%左右提高到目前的42%,五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提高了10—15%;全省大部分农业县(市)来自农业的财政收入已占财政总收入的50—60%。“科技、资金一体化”财源建设模式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1年中央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明确要用10年时间解决3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然而,据今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全球扶贫大会通报,全国贫困人口减少的速度十分缓慢,贫困地区与全国农村、贫困农民与全国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消灭贫困的难度越来越大。贵州是全国扶贫重点省份,突出表现为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625元以下的极贫人口31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全省有扶贫县(市)82个,占全省87个县(市)的94%,其中国家确定的扶贫开发重点县50个,占总县数的57.5%,扶贫开发重点乡(镇)占60.9%,重点村占54.3%。新阶  相似文献   

14.
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是河南保险业近几年的工作重点。截止2005年底,河南农村保险业务规模达20.7亿元,农村保险深度为1.6%,密度为92元/人;为农民提供风险补偿3.4亿元;为农村经济社会累计1.9亿人次提供了保险保障共1286亿元;各类乡镇保险服务网点达1720个,覆盖了全省1808个乡镇的95%;全省共有农村保险服务人员达29392个,分布在26515个行政村,覆盖了全省40174个行政村约66%。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社在组织存款的时候,多把焦点对准那些生活较好、收入较高的富裕户,而存在忽视挖掘农村中、低收入户储源的倾向,是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本文就此谈点个人之见。 一、更新观念,改变储蓄面向富裕户的片面认识 1.要承认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中,中、低收入户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的事实。笔者对灵山县那龙乡进行了调查,该乡有农户1.5万户,1988年农民人均收入为460元。按灵山的标准,人均收入在600元以上的农户(列为较富裕户)有2000户,占总户数15%;人均收入在400元至600元之间的农户(列为中收入户)有9000户,占总户数60%;人均收入在400元以下的农户(列为低收入户)有4000户,占总户数25%。从数字分析看,农村中真正的富裕户还是少数,中、低收入户占绝大多数。而且这些中、低收入户,近年来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坚持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财政扶持资金逐步改变了投向,不断扩大受益主体。2006—2010年,投入现代农业的各类项目资金就达到45亿元,特别是高效设施农业专项资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项资金等,使农户成了直接受益的主体,有力推动了江苏特点的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籍志坚 《金融研究》2008,(4):I0047-I0051
一、受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带动,农户的信贷需求呈现“三级分化” 近年来,四平市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农民收入逐年增加,.但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层次越来越明显。根据该市民政、农业部门提供的标准,大致可将农户分为富裕农户、一般农户和贫困农户三个不同层次。富裕农户整体收入较高,2007年人均年收入约6000元以上,占农户总数的39.8%,比2003年上升2.1个百分点;一般农户收入状况处于农村平均水平,2007年人均年收入约1000元至6000元,占农户总数的51%,比2003年增加2.6个百分点;贫困农户收入状况较差,2007年人均年收入低于1000元.占农户总数的9.2%.比2003年下降4.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正> 从1986年以来,长泰县农业银行和信用社认真贯彻执行区域和产业信贷政策,在支持稳定粮食和甘蔗生产的同时,广筹资金,发挥信贷的催化作用,大力支持开山造林种果,促进农业综合开发。五年来,银行和信用社累放水果生产贷款2870万元,林业生产贷款250万元,支持乡(镇)村集体、联合体和农户新种水果4.8万亩,造林15万亩。至1990年底,全县水果面积达8.3万亩,农户户均种果2.8亩;水果总产量达43万担,户均15担;全县水果总收入3200万元,占当年农业总产值1.01亿元的31.7%;户均种果收入1100元,居全省首位。农民人均纯收入880元。与1985年底相比,水果面积增加1.46倍,水果产量增加3.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倍。全县有林地发展到65万亩,户均22亩,森林复盖率达52%,超过全省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一、现实状况: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湖南西部地区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成倍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改善。以湖南西部地区的湘西州为例,1978年湘西州农民人均纯收入134元, 到2003年达到1401元,增长9.5倍,平均每年增长9.8%,扣除物价因素,平均上涨3.7%。但与全国、全省相比,湖南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20.
为支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吉林省财政部门创新"三农"扶持方式,实施粮食直补资金担保贷款,即农民用以后年度可获得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作担保,银行按还本付息率确定信贷额度,以低利率向农民发放贷款。2010年在公主岭等九个试点县(市、区)开始进行试点,全省当年共计投放贷款10.9亿元。2011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全省48个粮食主产县(市、区),共发放贷款50多亿元,当年有30.2万户农户受益,占全省农户的8.3%,户均贷款16558元。粮食主产区农民贷款难问题得到有效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