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1996年与1978年相比,全区农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从41.47亿元增加到157.76亿元,增长28倍,年递增7.7%;粮食总产量由99.8亿斤提高到207亿斤,增长2倍多,年递增6.4%;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26元增加到1552元,增长了11.2%。农业是我区最重要的优势产业之一,发展潜力巨大。但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我区旱作农业比重大、基础设施菏弱、抗灾能力差,科技贡献率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滞后、农业综合效益不高等问题仍然突出。农业仍是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弱质产业,农民也仍然…  相似文献   

2.
徐振湖 《农村展望》1997,(1):25-25,27
我们方正县自1981年引进日本水稻寒地旱育稀植技术、实施水稻生产第一次革命以来,水稻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农村经济有了大幅度增长,农民的富裕程度有较大提高。到1996年,全县水稻面积已由1981年的4.9万亩扩大到32万亩,增长了6.7倍;水稻平均亩产量由386斤提高到了1000斤,增长了2.03倍;人均水稻纯收入1300元,占农村人均收入的56.4%,水稻在整个粮食作物中所处的地位是:60%的面积,80%的产量,90%的产值。作为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发源地,方正水稻已走向全国。现在全县有201名水稻技术员和技术农民遍布全国指导种稻和承包种稻,累计指导面积1亿亩。方正水稻生产如何在现在的基础上再登新台阶,如何进一步扩大影响,我们将瞄准更高的目标。我们要再用3年时间,建成水稻生产强县。到本世纪末,全县水稻面积要达到40万亩,其中绿色食品和无公害稻面积要达到40万亩,其中绿色食品和无公害稻米占80%以上,平均亩产超千斤,水稻总产量达到4亿斤,商品量达到3亿斤,水稻收入达5亿元,加工增值1.6亿元以上。从而完成稻生产的第二次革命,为推进全国水稻生产再做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农业经济问题》1990,(9):22-2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山东省牟平县于1982年冬基本完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第一步改革,尔后,紧紧抓住社会化服务这个中心环节,以此带动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化,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成效。1989年,在遇到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粮油减产较大的情况下,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9.1亿元,比推行家庭承包制后的农业高涨年1983年增加14.9亿元,增长3.5倍,年平均递增28.7%;农业纯收入达到5.6亿元,人均占有1060元,比1983年提高78%,全县农民人均所得达到701元,比1983年增181元,农民存款余额达到4.36亿元,人均存款822元。  相似文献   

4.
《农村展望》1997,(2):18-19
自七十年代开始,明水县一直是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贫困县之一。特别是1989年一场大旱,使明水经济滑入谷底,当年粮食总产仅为1.42亿斤,人均缺粮300多斤,人均收入只有147元,贫困户达到4.6万户,占农户总户数的83%。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实施“全方位开发、大范围扶贫”,精心运筹,谋求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1996年,全县粮食总产6.3亿斤,农村人均收入1700元,分别比1989年增长了3.2倍、10.6倍,贫困户由1989年4.6万户下降到2021户。  相似文献   

5.
《农业技术经济》1985,(7):27-29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从纵向上看,徐州市农村经济发展是比较快的。1984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9.3亿元,比1978年增长1.2倍,年递增14.1%;粮食总产81亿斤,比1978年增长一倍。人均占有1,159斤;乡镇企业产值11.3亿元,比1978年增长7.4倍,年递增42.5%;农村经济商品率为56.4%,比1978年增长近一倍;  相似文献   

6.
昌宁县是我省23个牛羊基地县之一。1993年以来,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县、政府领导下,抓住建设商品牛羊基地的机遇,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效益为中心,实行“基地+农户”,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草食畜牧的发展。1995年全县畜牧业产值即由1992年的3316万元增加到5234万元,增加1684万元,增50.78%,年均增长14.67%;牛出栏由1992年的2514头、出栏率2%增到8917头,出栏率达8.3%,出栏数增加6403冰,出栏率提高6.3个百分点;羊出栏数由1992年的1082只增加到10967只,增加9485只,出栏率由1992年的2.4%提高到18.1%;牛羊肉产量由1992年的206吨增加到886.4吨,增长了3.3倍。已成为仅次于粮、蔗之后的一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7.
《农村展望》1997,(4):10-10,12
绥滨农场1997年首批确定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进行以兴办家庭农场建立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验,1994年转入以建立现代农垦企业制度为主题的改革试验。经过十年的改革,促进了农场经济快速发展。1996年,农场粮豆总产达到2.8亿斤,比改革前的1984年增长2.6倍;工农业总产值2.63亿元,增长10倍;劳动生产率2.43万元,上升6.4倍;实现利税1032万元,增长6.6倍;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7亿元;人均纯收入4508元,增长10.5倍;家庭农场总收入22086万元,比19985年增长9.6倍。  相似文献   

8.
十年改革,给农村经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广大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日益强烈。我们从呼兰县资源优势出发,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农村经济向城乡密切结合,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经过几年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目前,全县基本形成了以牧工商公司和个体经销户为销售渠道,以5个百万只肉鸡生产专业乡(镇)为基地,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政府宏观调控为手段的运行机制,肉鸡生产正在向贸工农一体化方向发展。1990年末全县肉鸡饲养量达到885.7万只。比1989年增长30.2%;产值达到8,000万元,比1989年增长18%;产值占牧业总产值的40.7%;纯收入达2,450万元,占牧业总收入的30.6%,户均收入245元,肉 生产已成为我县畜牧业生产中的骨干项目,肉鸡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1990年全县肉鸡加工、饲料加工、兽药业、运销等相关产业产什1,152万元,利润662万元,为发展农业积累了资金;就地转化粮食5,000万公斤,缓解了卖粮难;安排劳动力1.5万余人,为解决农村“两个剩余”拓宽了生产门路;鸡多肥多,促进了农业的良性循环。全县的肉鸡生产已经达到了品种优良化、饲养穹,生产基地化、防疫病程序化的先进水平,自1985年起,连续六年在全省夺冠,1986年还被农牧渔业部评为全国肉鸡生产先进县。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玉溪县有耕地22.66万亩,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5.8度,降雨量882毫米,无霜期246天。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烤烟、油菜为主。1982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2.1亿斤,比1976年增长30.3%,年平均递增4.5%。全县13万亩水稻,1982年单产达到1,072斤,比1976年增产271斤,增长33.8%。小麦、烤烟、油料单产、总产都增加很多。工副业和  相似文献   

10.
一、“十五”期末牟定县“三农”现状 1、农业基础脆弱。全县“十五”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54亿元,比“九五”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08亿元;增加4.1亿元,增长20.06%。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2002元,比2000年的1510元增加492元,增长33.3%,年均递增6.7%;人均有粮396千克;粮经比63:37。  相似文献   

11.
1996年,是“九五”计划开局第一年,广西农村经济运行状况良好,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人均收入继续增加,农民负担未超出国务院规定比例。但增长速度普遍放慢,费用支出居高不下,‘投资效益继续下降。一、农村经济基本情况1996年广西农村经济总收入2546亿元,比上年增481亿元,增长23.3%;总投入1807亿元,比上年增383亿元,增长26.90;净收入738.6亿元,比上年增98亿元,增长15.3%;农民人均纯收入18O6元,比上年增358元,增长24,7%;农民人均有粮331公斤,比上年增6公斤,增长l.8%;农业人口3771万人,比上年增16万人,增…  相似文献   

12.
位于滇西怒江大峡谷中部的福贡县,是一个仅有8.95万人口,集边疆、山区、民族、宗教于一体的特困县。2002年,全县财政收入361万元,比2001年下降13.6%;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723元,同比下降2.7%;农民人均有粮348千克,同比下降7.2%;工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农村经济总收入呈现连续下滑势头。  相似文献   

13.
友谊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乡地处富裕县城周围,是以牧为主的少数民族乡。几年来,该乡从本地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科技进步,使全乡牧、企、粮、经四大产业向着高产优质高效、良性循环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向迈进。1992年,农业总产值由1991年的4241万元增长到4645.1万元,总收入由1991年的3118万元增长到3657.7万元,人均收入由1991年的721元增长到752元,分别比1989年提高了123%、116%和80%。牧业收入由1991年的1417万元增长到1590万元,乡村企业收入由1991年的1990万元增长到2250万元,粮食总产由191年的21187吨增长到31127吨,多种经营收入由1991年的336万元增长到557万元,分别比1989年提高了272.2%、50%、154%和33%。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宾川县大力实施以科技创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一、取得的成效 (一)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2005年末,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48699万元,农业总产值204436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15179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338元。今年上半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68197万元,同比增10.04%;农业总产值58434万元,同比增7.89%;乡镇企业总收入80947万元,同比增14.7%;农民人均纯收入1113元,同比增118元、同比增11.86%;农民现金收入2132元,同比增218元、同比增11.42%。  相似文献   

15.
天全县地处二郎山区,沟深谷狭,雨水多,日照少,区域差异大,过去粮食生产长期徘徊不前.1974年全县粮食总产7,026万斤,人均645斤,人均分配485斤.1975年以来,连续八年粮食增产,1982年总产达到14,755万斤,比上年增长10.9%,比1974年增长110.3%,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8%;人均1,278斤,人均分配906斤;向国家交售3,519万斤(人均贡献304斤),相当于1949年全县的粮食总产量.这个县粮食连年大幅度增产,除了坚决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个重要因素之外,主要是县、社领导班子依  相似文献   

16.
开原市的农村经济发展处于辽宁省中等水平,有一定代表性。全市村级经济近几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同,1991年与1986年相比(下同),村集体经营企业纯收入加承包收入由1448万元增加到1566万元,增加8%,经营资金由8721万元增到12653万元,增加45.1%,其中固定资金由3087万元增到4677万元,增加51.6%,但是,经过具体分析,村级经济潜在的问题还很严峻: 1.村级财务开支增长的速度大于收入增长的速度,经营效益下降。村级总收入由2396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盘山县胡家农场有23个分场,36个场直企业,6200户,2.5万人,4670名职工,耕种水稻7万亩。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83年实行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改革以来,农场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1986年同1980年相比,粮食总产量由1.8万吨增到3万吨,增长66%。工农业产值由930万元增到2380万元,增长155%。其中,工业产值由200万元增到980万元,增长近四倍,1986年全场净利润31.5万元。人均收入由153元增到551元,增长260%。但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作为大农场套小农场的中间管理层次的分场,原封不动的被保留下来,既不符合当前开放、搞活的新形势,也不适应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需要。因此,改革分场的现行管理体制已成为完善农场内部经营机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二年我县农业获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全县粮食总产量达9.2亿多斤,比一九八一年增产1.88多亿斤,增产25.6%;人平产粮由一九八一年的720斤上升到920斤;向国家提供的商品粮由一九八一年的1亿斤增加到1.4亿多斤;农业总产值共达3.3亿元,比一九八一年增长16.9%;农业商品率由一九八一年的30.9%提高到35.1%;农村人均集体分配收入,由一九八一年的85元上升到142元,加上农民的家庭副业,人均收入220元以上.农民群众的收入大幅度增加,生活改善,农村经济活跃,城乡市场繁荣,到处呈现一派喜人景象.  相似文献   

19.
凤阳县属于江淮丘陵。全县土地面积288万亩,其中:浅山63万亩,岗丘183万亩,平原32万亩,湖泊9万亩。包产耕地108万亩,其中旱地65万亩,占60%;水田43万亩。全县总人口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万,人均耕地2.3亩。 在历史上,凤阳是逃荒要饭的穷地方,解放后仍是安徽有名的低产区。三中全会以后,凤阳实行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面貌发生巨变,粮食每年增产一亿斤。 1979年,全县粮食总产4.4亿斤,比历史最高年产量的1977年增20%,油料总产1,250万斤,比1977年增2倍,人均收入150元。1981年粮食总产6.4亿斤,油料3,715万斤,分别比1980年增28%和80%,人均收入297元。1982年预计粮食总产7.1亿斤,比1981年增11%,人均收入可达340元。国家年征超购粮食任务为5,400万斤,油脂任务为70万斤,1979—1981年全县共交害4.4亿斤粮,1,595万斤油。今年可交售粮食2.6亿斤,油脂800万斤。  相似文献   

20.
遵义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在“七五”以来的近10年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与1985年相比,农村社会总产值由21.79亿元增加到115.97亿元,农业总产值由29.40亿元增加到44.24亿元,分别增长了432.22%和50.48%,年递增20.4%和4.7%。在主要农产品产量方面,“八五”前四年平均与“六五”年平均相比,粮食总产量由28.75亿斤增加列41.06亿斤,增长42.82%;油菜籽总产量由2.31亿斤增加到3.26亿斤,增长41.13%;烤烟总产量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