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对人才和教育的重视,"学历"和"学力"这两个词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伴随而来的问题也就出现了.一种情况是无意的错误,因为这两个词读音相同,只是后面一个字有细微的差别,由于不小心而导致错误,另一种情况是使用者区别不出这两个词的意义差别,以为它们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因而在使用的过程中混淆而导致错误.目前,后一种情况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一些固定组合中,例如:"同等学历"和"同等学力",让人无所适从.因而在这里很有必要对"学历"和"学力"进行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2.
"始作俑者"是一个常用成语,我们经常能在文稿和报刊上见到它的影子."始作俑者"究竟是什么意思?它源自何处?它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现在,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相似文献   

3.
现在"博弈论"成为显学,似乎市场经济完全是在通过不断"博弈"才能证明自身强大.在企业管理中,供应链管理好像也是在"博弈",劳资双方好像永远都是在"博弈".本文想就"共赢"与"博弈"的问题谈谈企业供应链管理.  相似文献   

4.
常听一些"明白"人讲,办公室工作承上启下、协调左右、沟通内外,很复杂,要想做好,还是"稳"字当头--一切按老法子办,稳妥些好.由此联想到《诗经》里的"不衍不忘,率由旧章"句,似乎这些"明白"人都深谙"率由旧章"之道,并将其作为办公室工作之道.这个"率由旧章"听起来似乎不无道理,但笔者认为,在办公室工作中,一味讲"率由旧章"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5.
"市长坐( )指挥清欠"、"县领导到场坐( )",类似这样的句子是秘书工作者写材料时经常会用到的.你会选择"镇"还是"阵"填在括号内呢?我们不妨简单辨析后回答. 现代汉语的词,就其结构方式来讲,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大类,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如人、唱、家等;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比如东西、革命、白皮书、扩大等.  相似文献   

6.
"公告"是国家人大、行政机关在各自的公文处理法规中确定的主要文种之一;"布告"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使用的主要公文文种;"通告"是国家行政机关和解放军机关使用的公文主要文种之一.  相似文献   

7.
论“民有”与“国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民营"概念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功不可没,但在现今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继续使用,甚至误用、滥用"民营"概念所造成的思想混乱的危害不可小视,从"民营"到"民有"是质的飞跃,是历史的必然。"民有"即其资产的终极所有权属于公民所有,它与"国有"相对应。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范围内展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特殊形式,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公民,宪法规定,除允许拥有生活资料之外,还允许拥有生产  相似文献   

8.
说麻雀,就一定要说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句话.而不"领教"这只麻雀,就不知道它五脏是否俱全.不久前,我满怀喜悦地搬进了在南京江宁新城区购置的新居,乔迁不到百日,切切地感受是,如果把江宁比做一只小麻雀,它实在是一只漂亮的鸟儿,但你一旦与它"零距离",却发现,它还是只没有"发育"成熟的小麻雀.  相似文献   

9.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是一句老得不能再老,所有"过来人"都能够听明白并感同身受的"古话".这也似乎成了一个规律,多少个家庭,多少对夫妻都不能打破.虽然,我们这里探讨的是与婚姻家庭毫不相干的问题,但却无意中也进入了这个"怪圈"……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探寻历史还是研讨现实,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管理企业,因时而变都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法则,关键在于准确理解环境并有效应对,设计"取"、"守"之道--"取",是获取和占有、扬弃;"守",是巩固和蓄势.  相似文献   

11.
正"学习不够"本是一种热爱学习、追求进步的自谦之说,但是,当"学习不够"成为一种"八股调",则暴露了一些人真不学习、不真学习的心态。"学习不够"本该是一种求知、自省、励志的自谦态度,如今却成了一些领导干部的"遮羞布"。动辄提出"学  相似文献   

12.
正"会"行天下指会计是我毕生的专业,我深深地爱上了她,以至今天做出了一点成绩,而登上"会计"学科顶峰则是我这一生孜孜追求并且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书"意人生则说的是我从小挚爱书法,十八年前在专业和爱好面前抉择,忍痛割爱,"书"、"会"交接,如今则常常在工作之余抚碑摩帖,泼墨挥毫。二者相得益彰,其乐融融。在众人皆觉寂寞单调的学术"麦田"里,我以"产权会计"和"均衡"概念作为会计学人的哲学思想,被誉为从会计"上  相似文献   

13.
周煜 《秘书工作》2007,(1):49-50
对于"斟酌"一词,秘书工作者一定不会陌生,因为我们会经常在文件或文稿上看到类似于"请某某同志斟酌"、"请斟酌处理"的批语.可以说,"斟酌"是办文常用语.那么,"斟酌"一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今天,应《秘书工作》杂志的邀请,我和大家来聊一聊"斟酌"一词的含义及其由来.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写作公文时,常常用"以上""以下"这两个词来对位置、次序或数目等进行范围界定.例如:"以上是我的几点粗浅的体会""以下就要谈谈具体办法"等.有时还把"以上"与"以下"连起来用,划出一个特定的范围.例如:"投敌叛变的,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公司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未依照本法规定办理有关变更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限期登记;逾期不登记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相似文献   

15.
鲁森特 《河北企业》2003,(12):13-13
<正> 在中国的传统企业中,员工习惯将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称为"领导"。而在现代新型企业中,尤其是外企,员工更多的是将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称为"经理"。表面上看,这仅仅是称呼习惯上的不同。但如果仔细分析,则可看到一些深层次的差别。所谓"领导"(Leader),很自然的会产生一种凌驾于别人之上的感觉。对"领导"本人而言,自我感觉良好,希望能够"领导"一切。而为了能够"领导"一切."领导"就不希望和不欢迎被"领导"的人比他能干、比他学历高,不然的话,就很难"领导"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传统企业的"领导"不愿"领导"有真才实干员工的原因。另外一方面,由于"领导"总是高高在上的,因此他很少主动地去行使管理的职能。"领导"的工作主要是靠别人的报告,尤其是  相似文献   

16.
国家对农民的"取"与"予"实质上是国家利益与农民利益间的关系,是国民经济中再分配问题."取"是国家利用税收、价格与购销政策等方式取得农民所创造收入;"予"是指国家利用其分配职能,给予农民的物资产品或货币资金.国家对农民的"取"与"予"是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农民利益的需要,是调动农民积极性,实现农村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安定团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关于"富贵",一直想写点什么,但不知从何入手.总觉得把"富"与"贵"放在一起有点别扭.富者,富有也,与"贫、穷"相对,体现的是物质,有钱又有权势的称之为"富豪";而贵者,尊也,与"贱"相对,表示珍视或值得重视,体现的是一种内涵、品质和社会影响力. 虽然"贵"者往往与权势、地位捆在一起,但在我看来,贵者着重体现在人格魅力,有权有势有地位者,并不必然就是贵人.  相似文献   

18.
"果子狸"是什么?恕我孤陋寡闻,原本对其没有一点儿知识的我,是通过"非典"(SARS)的肆虐方才知道的.那个时候,不但全国、乃至于全球都在祈盼着寻找"SARS"的病原体,哎,人们"诚惶诚恐"地期待着专家的结论,偏偏此时此刻,一个有关"果子狸"的消息就从南方传了出来.  相似文献   

19.
商品质量是商品的生命,也是消费者最基本最重要的权益。尤其是食品、药品、保健品之类,其质量好坏更是人命攸关的大事。但时下一些食品的"保质期"质量难保,让人放心不下,忧心忡忡。《产品质量法》第15条明确规定,限期使用产品必须标明"生产日期"。而在限期使用产品尤其是食品、保健品方面,少数经营者采用种种手法蒙混、欺骗消费者。常见的情形是:一些产品有"保质期",却无生产日期;有生产日期,却无保质期限;有的则别出心裁地把生产日期推后,产品"提前"出生,这样打起了"时间差",无形中"延长"了保质期;有的则明目张胆地重贴标签,更换生产日期或保质期;有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模糊不清,无法辨认,打起了马虎眼;也有的干脆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也无包装期,成了标准的"三无"产品,让消费者如坠五里雾中,分不清东南西北,凡此种种,"保质期"成了名副其实的"保质欺"。  相似文献   

20.
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5·31"重要讲话,与时俱进、保持党的先进性、执政为民,要求全党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立足本职,抓紧抓好学习.做好新形势下的县级党委、政府办公室工作,很重要的是使每一名同志都成为"学习型干部",整个办公室成为"学习型办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