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湖北地处“内陆”中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乡镇企业才得到较快的发展。“七五”期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和乡镇工业总产值分别以年递增25.4%和24.9%的速度增长。到1991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达398.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3.7%;乡镇工业总产值达254.66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1.6%。全省农业银行、信用社以年递增24%的贷款增长速度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到1991年末,行、社贷款余额近50亿元,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的一支经济力量,在本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名不见经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英明国策给农村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乡镇企业从此异军突起,展翅腾飞,成为广阔农村经济舞台上的一支充满生气的主力军,为神州大地的繁荣昌盛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就我省而言,乡镇企业的成就也是相当辉煌的:1978年总产值仅9.18 亿元,到1988年已跃至164.14亿元,超过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1.23%;1978年上缴税金3532万元,而1988年达到75428万元;1978年从业人数87万人,仅占农村劳力的12%,而1988年从业人数增加到274.68万人,占农村劳力的28.3%。乡镇企业的崛起,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朝着多功能、开放型和综合型的方向发展,为实现农村经济的现代化目标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诚然,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乡镇企业的发展同全国各地一样,走过了一段很不平凡的路途。有飞跃,也有徘徊;有高峰,也有低谷;既体验过艰辛劳动换来满载而归的欢欣,也曾饱尝希企一蹴而就然却步履维艰、进退失据的困惑;既有过超越人财物供给能力和忽视市场信息造成经营亏损乃至破产的惨痛教训,也取得了在夹缝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的有益经验。回首往事,冷静思考,确实能带来许多发人深省的启迪;同时,也更能激励乡镇企业的开拓者们艰苦创?  相似文献   

3.
小资料     
<正>据统计,一九八五年我国乡镇企业数发展到1,094万个,总产值为2,481亿元,已占到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0%;从业人员达6,41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8%左右.仅「六五」的前四年,乡镇企业就为农业生产提供了51亿元资金,已三倍于同期国家财政对农牧渔业的基建投资总额.在这同期,农民从乡镇企业中获得了765亿元的现金收入,每人年均27元,占农民年均所增收入的一半.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我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显示了它强大的经济实力。1991年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大关,达到1.1亿元,比1978年增长20多倍;“七五”期间,全国农民纯收入净增量的一半来自乡镇企业,到1990年底,乡镇企业已安排农村劳动力9200万人;在一些乡镇企  相似文献   

5.
<正> 金融部门如何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乡镇企业是我省外向型企业的一支生力军 这几年来,我省乡镇企业发展很快。据统计,“六五”期间,乡镇企业25.79万个,1980年总产值为16.83亿元,至1987年底,全省乡镇企业已达40多万个,从业人员260万人,总产值115亿元,占当年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8%,超过1979年的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和当时整个工业的生产能力。乡镇企业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巨大吸收器。仅1985年,全省乡镇企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乡镇企业利润分配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对本市1984年乡镇企业利润分配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主要是去密云、怀柔两县做了典型调查,并走访了市乡镇企业局、市农业银行。一、1984年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984年末北京市乡镇企业总数已达14,274个,从业人员72.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7%,相当全市职工总数373.5万人的20%。企业总收入37.6亿元,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63.4%,比1983年增长41.1%,相当农业总产值33.5亿元的112%。总利润为5.5亿元,比1983年增加37.3%。固定资产原值已达15亿元,净值11.7亿元。交纳税金3亿元,占全市各项税收总额30.45亿的9.85%。  相似文献   

7.
蒋大鸣 《财政》1991,(2):63-64
近几年,我国乡镇企业获得迅猛发展,到1989年,全国乡镇企业已达1800万家,乡镇企业总产值达7530亿元,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4,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为5180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3,相当于1980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十年来,乡镇企业已向国家交纳1480亿元税金。这说明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张发展,国家与乡镇企业的财政分配关系日益显得重要起来,它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乡镇财政自筹收入以及乡镇企业积累和职工个人收入的增长,当前,在处理国家与乡镇企业分配关系问题上,出现了一些很值得注意的新情况。  相似文献   

8.
倘若漫步在兰州市城乡的大街小巷、田间村寨,你会发现乡镇企业正在悄然崛起,像一股热流在黄土地上滚动。全市乡镇企业年总产值已超过20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0%左右,全市农民纯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乡镇企业,全市农村总劳力的27.8%—17万人在乡镇企业中从业……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河池地区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在全广西率先推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逐步走出一条农业、乡镇企业、多种经营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路子,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4年来,全地区乡镇企业个数和就业人数比1992年分别增长15.6倍、2.3倍;总收入和总产值分别增长21.13倍、17.64倍。1992年,全地区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地区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7.55%,占地区工农业总产值的16.43%,占地区农业总产值的37.69%;全地区乡镇企业工业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15.35%,乡镇企业已成为河池贫困地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岑溪县地处桂东南,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全县经济较为薄弱,1980年农业总产值仅有 1亿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03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岑溪农村经济迅速发展.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4.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3亿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6.6倍和119%.岑溪县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一稳定、三发展”: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岑溪县共有11万农户,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2.2%,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如何,对全县在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关系极大.该县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发挥集体经济实力,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生产力不断发展.乡镇企业不断发展.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岑溪县农村已由过去的单纯务农发展到农、工、商、交、建、运、服务各业综合经营,集体、联合体、个人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的格局,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七五”期末,全县乡镇企业达13027个,其中:乡镇办124个,村办企业948个,联户办373个,户办企业11582个.乡镇企业总收入19437万元,比“七五”末期增长3.28倍.农口人均乡镇企业收入为321.6元,略高于全区和地区平均水平.乡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十分迅速。一九八七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4500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以上,首次超过农业产值。显然,乡镇企业已经成为一个富有能力的农村生产力系统,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问题是,随着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深化,乡镇企业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乡镇企业如何壮大自身力量,保持持续稳定发展态势,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湖北财税》2001,(2):41-43
建国5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年的农村改革,给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199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81.82亿元,比1978年增长3.28倍,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的粮食型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多元结构的效益型农业转变,在同年农业总产值中,粮棉油产值21.45亿元,比1978年的6.61亿元增长2.24倍,年均增长6.1倍,多种经营产值60.37亿元,比1978年的2.57亿元增长22.5倍,年均增长17.1%,比粮油产值增幅高11个百分点。粮棉油产值与多种经营产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72:28转变为1998年的26.2:73.8。农业内部也由种植业为主转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199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值比重由1978年的82.4:1.6:14.7:1.3调整到1998年的48.3:4.2:32.2:15.3。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乡镇企业在全国广大农村、集镇蓬勃兴起,对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1984年底,全国共有乡镇企业606万个,就业人数达5,208万人,全年总产值1,721亿元,比上年增长41.1%,大大超过了全国工业(不包括乡镇企业)生产总值增长14%的幅度。去年,乡镇企业上交国家税金75亿元,相当于全国工  相似文献   

14.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常熟市的乡镇企业发展较快,1985年末共有乡镇企业(包括村办企业,不包括小队工业和家庭工业,下同)3,300多家,务工劳力24万人,占农村总劳力的48%,拥有固定资产6.1亿元。自有流动资金近2亿元;1985年实现工业产值23.48亿元,比1984年增长67%,比1978年增长6.4倍,1985年实现利润2.12亿元,比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区的乡镇企业,虽然基础差,起步晚,但发展的速度还是相当快的,1988年乡镇企业总产值比1987年增长8.6倍,占农业总产值的46.2%。1985年以来,全区乡镇企业总收入每年平均增长52.1%,目前已经拥有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和专业队伍,其中出口创汇企业303个,创汇总额达1.95亿元,合全区出口创汇额的5.1%。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通过对南宁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探讨农村资金战略的选择,寻求解决农村发展资金的途径.(一)南宁地区的农村经济,近年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九八四年,全地区工农业总产值达16.6亿元,等于一九七八年的1.5倍;人均工农业产值347元,是一九七八年的1.5倍.但是与全国和自治区相比差距很大,以一九八四年的人均工农业产值为例,全国是997元,自治区是497元,南宁地区则比全国低65.6%,比全区低31%;若按照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四年南宁地区工农业总产值人均增长速度4.8%计算,从一九八六年算起要达到全国一九八四年的水平,需要21年;要达到自治区一九八四年的水平,需要八年,这就是说,南宁地区比全国落后21年,比全区落后八年.南宁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总的来说还处于半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状态,一是商品率低;二是产业结构单一.以一九八四年为例,全地区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比农业的比重为31:69,整个产业结构基本上是农业型,而农业基本上又是传统的种植业,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61.58%,林业仅占3%,牧业占21.43%,渔业占1.3%;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例74.67:25.33.全地区一九八四年乡镇企业总收入为1.78亿元,仅占社会总产值的7.4%,占乡一级社会总产值的14.5%,总之,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型产业结构.三是科学、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为推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和结构变革,发展和繁荣农村商品经济,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1981年—1991年间我国乡镇企业每年以27.9%的速度增长,至1991年末乡镇企业产值达11000亿元,占全社会总产值的1/4,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3。虽然从总体水平看,我国乡  相似文献   

18.
进入八十年代,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荔浦县也同全国各地一样,乡镇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至1991年7月底已发展到9600多家(其是个体户办9000多家),累计向国家纳税6000万元。1990年乡镇企业实现产值2.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7.8%,全县工业总产值中有62.8%是由乡镇企业创造的。荔城镇荣获了“全国乡镇百颗之星”光荣称号。荔浦县乡镇企业发展快,除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县人民奋发图强外,农村金融部门的大力扶持也是个重要方面。荔浦县农行几年来为支持乡镇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几年来,我省乡镇企业发展迅速,至1987年全省乡镇企业达40.43万家,产值达115.25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50%,从业人数达258.10万人。1987年乡镇企业出口创汇达5.62亿元,大批乡镇企业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成为我省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异军突起的新生力量。但全省工商银行1987年对乡镇企业贷款却仅占工业贷款的0.5%,这同工商银行应积极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要求是很不适应的。本人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不可忽视乡镇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我省乡镇企业发展势头有增无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探索改革新路子,把改革成果制度化,最近,经中央和国务院研究确定,广西玉林市(县级市)被列为全国十四个农村商品经济试验区之一。由区党委副书记陶爱英、区农委主任何友嘉、区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菊英以及玉林地、市委40多人组成的工作组开展了试验区改革工作。这对深化我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尽快甩掉贫穷帽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搞活金融,改变我区金融改革落后局面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玉林市由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搞活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农村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一九八六年工农业总产值6.35亿元,比八○年增长84.9%,平均每年递增10.8%。经济作物和林、牧、副、渔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八○年的40%上升到63.5%,优质大米、香蕉、柑桔、烤烟、红碎茶、青皮麻、瘦肉型猪分别被定为全国、全区商品生产基地。乡镇企业“四轮驱动”协调发展,八六年总收入2.66亿元,相当于八○年的3.6倍,占农村总收入的38.4%。全市农村投入工副业生产人数19万多人,占总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