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阶段。文章全面回顾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程,分析了现阶段进行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郑京京 《中国经贸》2014,(14):118-119
利率市场化作为我国经济与金融发展层面的必然要求。当前,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工作已到达最为关键的阶段,即人民币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而随着我国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其不但挑战到现有的人民币存款利率体系,而且对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是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3.
2019年8月以来,我国陆续对贷款和存款利率进行市场化改革.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运行近两年,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存款利率自律上限优化政策初步落地,需要持续跟踪监测和深入学习研究.本文从利率市场化的政策要求出发,结合海西州存贷款利率改革的实践,对日常开展的利率相关工作进行思考.通过对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发现利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利率管理分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美日英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及其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发现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在利率实现完全市场化前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维持金融市场稳定,保障利率市场化顺利推进有重要作用。以实证的角度来看,美国及日本在利率完全自由化前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得以顺利推进;英国由于没有建立该制度,中途出现银行业危机及市场化进程倒退现象,因此,在利率完全市场化前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必不可缺。  相似文献   

5.
推出存款保险机制,既有利于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也是经济增长转型中的一张金融安全网。中国是否需要存款保险制度,这个争议已经由来已久。自2013年7月20日起实施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全面放开,推进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与此同时人们也更加期待存款利率市场化。在存款和贷款的利率市场化之间的鸿沟,即缺失的存款保险制度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6.
2012年央行扩大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银行业利差收窄,中小商业银行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应对存款利率市场化挑战,制定合理的存款价格,是中小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的发展现状及其对中小商业银行的挑战,提出了基于客户弹性和客户贡献度的差异化存款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7.
利率的市场化不应只是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同时也应包含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但我国现行的利率管制政策却是“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即只允许贷款利率向上浮动,并原则不设浮动上限,对存款利率则严格规定了上限,不允许向上浮动,只允许向下浮动。这种制度安排的缺陷必然引发存贷息差过大的不良  相似文献   

8.
市场约束作为巴塞尔协议Ⅱ三大支柱之一以及衡量金融深化的重要标准,是近年来相关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利率市场化等又是提高银行市场约束程度的实质性推动力量。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存款保险制度与市场约束之间的关系及其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藉此评估了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的政策影响及利率市场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发现:(1)我国银行整体的市场约束能显著抑制其风险承担,但分类的结果则表明地方性银行的市场约束效应最明显,大型银行次之,外资银行则不显著;进而,在考虑利率市场化因素之后,除外资银行以外的市场约束效应均有所增强,尤其是,利率市场化对价格约束效应的作用要远强于其对数量约束效应的影响。(2)基于合成控制法的估计结果表明,存款保险制度通过市场约束对地方银行的影响更明显,且存款保险制度通过价格约束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较之其通过数量约束的作用效果要更强。(3)综合而言,存款保险制度会增加利率市场化通过市场约束作用于银行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文章的研究结果显示利率市场化推进以及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的影响开始趋于明显,并使市场约束机制作用的发挥逐渐与国外相符,但仍然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媒体     
1《财经》2013.7.29利率改革通途在一个微妙的时间窗口,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迈出重要一步。7月19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进一步,金融改革因此亦进一步深化。从金融改革时间表看,此次贷款利率下限的取消,是继2012年6月扩大贷款利率下浮空间、存款利率上浮空间后,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最重要举措。市场对央行年内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早  相似文献   

10.
王铮 《上海国资》2013,(8):46-48
市场更为关心的是存款利率上限放开的时间表,这是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亦是最为艰难的一步利率市场化大门突然打开。7月19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此次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的内容包括3项: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  相似文献   

11.
陈钢 《首都经济》2012,(4):22-23
近日,央行行长周小川撰文指出,目前中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下一步将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择机出台并组织实施。本来利率市场化问题讨论已久,但一直没有下文,此文一石激起干层浪,激起业内许多辩论,那么当前利率市场化时机究竟是否成熟了呢?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存款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传统现金持有存货模型存在缺陷的基础上,从平衡收益性和风险性出发,综合考虑机会成本、转换成本、风险成本、管理成本四个方面对货币资金管理成本予以量化,提出了改进的存货模型,并结合模型提出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工商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建议,以期为工商企业改进货币资金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付碧莲 《发展》2012,(3):22-22
利率市场化的目的应该是提高银行资金运用的效率,但是目前中国社会整体对资金的需求相当旺盛,而存款的增长相较于GDP增速则出现放缓,因此一旦利率市场化,反而很容易大幅抬升银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央行日前决定,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1.1倍,贷款利率浮动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0.8倍。这是2008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就长周期来看,属于货币政策常态调整。相比之下,央行首次双向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尤其是存款利率允许上浮),堪称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历史性跨越,其后续效应,大可以比拟为"一石激起千层浪"。  相似文献   

15.
王蔚松 《上海国资》2013,(9):82-82,84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紧接着,央行行长周小川于8月19日表示,央行已经做好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在技术和条件上的准备。这意味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提速。  相似文献   

16.
在人民币汇率与利率市场化改革尚未结束之前,中国在资本账户全面开放上仍需谨慎。近日,中国央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此举意味着,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再次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除对金融机构存款利率1.1倍的上限管理外,所有其他利率都已经市场化了。  相似文献   

17.
葛丰 《发展》2003,(4):72-72
前不久,央行发布《2002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表述引来不少人士浮想联翩,因为在此之前,对利率市场化目标的官方表述中,“中央银行的调控和引导”通常放在最前面的,因此,“央行报告来了,利率市场化还会远吗”?笔者猜度上述言论的逻辑传承,想来该是这样的:市场化所对应的,是非市场化、是行政管制。既然“婆婆”要放手,家政自然归于“媳妇”。利率市场化既然…  相似文献   

18.
张长征  唐鹏 《特区经济》2004,(12):222-222
一、利率风险管理创新的轨迹分析在银行传统的业务中,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由于实行的基本上都是固定利率制度,利率没有市场化,同时金融市场也不发达,人们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基本上属于空白阶段。银行按照规定的利率吸收存款,并根据规定的利率发放贷款。所以,无论是存款利率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前面临的问题不是储蓄危机,而是企业融资危机,世界各国率市场化的结果都是融资成本升高,对此中国更应慎重。关于存款利率市场化一直存在路径上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未来利率市场化将按照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步骤放开利率的上限,允许银行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也可能会实现突破,并简化存贷款基本利率的期限结构。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套方面也会进一步推进,包括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机构破产处置条例这些方面的政策都可能会出台,并在加大债券市场建设力度、构建基本利率体系等方面加快推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郭莉 《首都经济》2012,(7):42-44
近日,央行宣布降低存款利率0.25百分点,同时将贷款利率的下限扩至O.8倍,存款利率的上线扩至1.1倍。据记者了解,现行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设定于2004年10月:贷款利率上不封顶,可下浮的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存款利率则只能下浮,下不设底。央行此次扩大利率浮动区间,像一块石子投入了中国银行业这个池子里,引起层层涟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