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世界范围看,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只占3%,发展到1900年,也只有14%。而经过1900-2000这一百年的时间,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到55%,取得了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非凡成就。1950年世界上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84个,1970年增至844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在1950-1970年间由71个增至157个,1980年达到234个。根据美国《全球2000年报告》,全球已有400个城市突破了100万人口大关。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城市占地面积为土地总面积的0.3%,但是城市人口却占总人口的40%以上。据联合国预测,在世界范围内,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的趋向正在继续。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最快。拉丁美洲、非洲、东亚和南亚等国家的城市人口在世界城市人口中所占比例从1925年的35%上升到1975年的57%。按此速度增长,2000年该比例  相似文献   

3.
德阳未来十年城市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反映。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是加快德阳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新的跨越的重要一环。一、加快德阳城市化发展势在必行1 德阳城市化发展现状1 999年 ,德阳狭义城市化率 (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由 1 983年建市初期的1 0 80 %上升到 1 8 6 9% ,广义城市化率 (城市居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由 1 1 36 %上升到 2 3 9% ,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 49个百分点和 5 9个百分点 ,且城镇密度较大。建市 1 7年来 ,全市非农业人口由 36 2 5万人增加到 70 2 4万人 ,农业从业人员由 1 5 0万人减少…  相似文献   

4.
到1993年底,我国设市的城市有570个,其中直辖市3个,地级市176个,县级市371个。城市人口17,600万。建制镇15,072个,县辖镇的非农业人口是6,680万。到1993年底,全国城镇人口24290万,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20.8%,1993年人口在100  相似文献   

5.
“七五”期间我国城市分布与全国及各省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密切关联。这一期间,城市化度(以不含辖县的市区非农业人口计)由1985年的11.31%上升到1990年的13.51%;同期城市总数增长率为6.28%,是1953—1985年32年间城市总数增长率的2.8倍。“七五”期间,作为城市化推进形式的城市近域推进和广域推进均在迅速进行,城市总体的极化与分散倾向因此并存。一、1986—1990年城市分布 (一)总况。 1.1953-1990年的37年间,我国城市总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91%,其中增长最快的是>1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其次为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增长最慢的是  相似文献   

6.
墨西哥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高原古都 ,美丽而富饶 ,但是进入 2 0世纪以后 ,人口急剧增长。19 0 0年该城居民只有 3 4 .5万人 ,仅占全国总人口的 2 .5 % ,193 0年达到 10 4.9万人 ,1960年上升到 5 0 0万 ,到 1994年已经猛增到 2 2 0 0万 ,超过全国总人口的 2 0 % ,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城。据估计 ,到 2 0 10年 ,该城人口将会增加到 3 0 0 0万。1庞大的城市人口为墨西哥城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同时也产生了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房与服务匮乏、失业人口增加、社会贫困化程度加剧等等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墨西哥城人口剧增是城市化特…  相似文献   

7.
1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1.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据资料报道:我国目前处于快速的人口老龄化时期,199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是8.58%,2000年提高到10.3%,未来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从2010-2040年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我国老年人口增量十分巨大,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7664万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为9697万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为1.3亿,今后将继续增加.我国老龄化的基本特点是:第一.增长速度快;第二.增量巨大;第三.地区差异大;第四.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将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8.
试论城市化过程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城市化浪潮 所谓城市,是人类历史上形成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体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高度聚集的社会物质系统,是适合人类居住的某个区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向前推进,城市出现、市场发育、商业繁荣,为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同时,农村中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增加。这些因素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促使大批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工业革命使得原有的城市规模扩大,世界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城市化得到较快的发展。到190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13.6%。进入20世纪…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我国城市化的起点很低.1949年我国大陆只有城市69座,县城及建制镇大约为2000个,城市人口5765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0.64%.到1957年,市镇人口达到9949万,年平均增长率为7%.1958年,提出全民大办工业,以钢为纲,使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超高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的规模迅速扩大.当年全国非农产业劳动力达到11110万人.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中,苏联城市化持续高速发展是引人注目的。1980年苏联城市人口比重已达百分之六十二,苏联东部的城市人口已增长到了六千多万。而西伯利亚,已有百分之七十的人住在城市里。这个数字说明,西伯利亚城市化更为迅速,已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现在,年轻的西伯利亚城市基本上都已形成了自己的风貌。例如,托博尔斯克是历史最古老的,新西伯利亚市是人口最多的(1312000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被人称为西伯利亚现代工业的一面镜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扩展,大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大幅度增长.1981年全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日均流动人口总量不足400万,占城市非农业人口总量的比例不足10%;1988年全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日均流动人口总量超过1400万,占城市非农业人口总量的比例上升为24%. 大城市流动人口的迅速增长,对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一方面,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实质上是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2.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苏联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大规模工业化有计划地配置生产力,消除地区间经济社会不平衡以及加强落后地区开发建设的方式,迅速地推动了苏联城市化。七十年来,城市人口共增加了一亿五千万人,城市人口比重增加48个百分点,大大超过了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同期速度,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苏联城市人口比重目前已达到66%,有些地区的变化远远超过了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平均水平的41.3%,而接近了发达国家的70.5%。目前苏联城市已发展到2170座,3864座工人型城  相似文献   

13.
近数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像美国这样的高度城市化的国家中出现了城市人口分散的现象。首先它是表现在多数大城市增长缓慢或完全停止增长上。近来,甚至在许多城市里,居民的数量也有所减少。这种变化可能会成为解决一些国家由于高度城市化造成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不良后果的一种途径。美国是一个人口高度集中于城市的国家。1980年,城市人口有16710万,几乎占全围人口的74%。在全国169个居民在10万以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开始形成席卷全球的世界潮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城市化的进度之快可与战后任何一个国家相比。当前,日本的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7%;大中小城市共有652座,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10座,其中日本首都东京为世界超级城市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上看,城市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是经济发展、社会劳动分工日益发达的结果。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着一个逐步由乡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城市化”过程。全世界平均,1940年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4.8%,1980年达40%。如美国在二十世纪初工业革命完成时,城市人口已近50%,目前已  相似文献   

16.
要规划好农民的城市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不只是城市方面的事情,对城市化要有全民的观念,这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新发展观和"五个统筹"中要统筹城乡发展所明确指出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城市化时必须考虑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我们研究城市人口从目前4亿(占总人口39.1%)如何增长到7亿(占总人口50%以上)时,也必须研究农村人口如何从现在的8亿减少至将来的6亿,还必须研究全国人口的发展变化状况.过去和现在的经验都说明城乡只有协调发展,共同走向富裕,才有健康稳定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主要是指人口、非农产业向城市集聚,以及城市文明、城市地域向乡村推进的进程。现代意义的城市化起于英国工业革命,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化扩散到欧美大陆。二次大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城市化进程,而欧美发达国家则步入郊区化发展阶段。至21世纪初,城市人口已占世界人口的近半数。联合国有关机构预测,不远的未来,世界大多数人口将在城市居住。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这里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并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积极推进城市化有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然,由于国情不同,各…  相似文献   

18.
一从当今世界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初始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剧烈而急速的变动,城市犯罪率的增长,都大大高于农村社区,尤其是以大城市的犯罪率为最高。在已经工业化、城市化的发达国家,犯罪率城市高于农村的趋势十分明显。据统计,日本在1920年,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之比为37:63,而城市犯罪人数和农村犯罪人数之比却为56:44。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城市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30%的时候,城市犯罪人数就占全部犯罪人数的46%。美国在最近10——15年中,大城市里凶杀、强奸、抢劫、盗窃等7类犯罪活动的发生率比其他社区平均高出1倍以上。①1981年,美国每10万人口中受到抢劫犯罪伤害的人数为15人,其中城市社区多达12人,农村社区只有3人,城市高出农村5倍。  相似文献   

19.
王菁 《上海房地》2000,(12):44-45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90年代以来,我国老年人口平均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已经符合国际老年人口标准(当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比重的10%以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与现代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蔚芳 《城市问题》2001,(3):16-19
当今世界经济高度发达的工业国 ,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而步入了后工业化时期 ,一些尚未达到现代化的国家也正朝着这个方向迈进。与工业化、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是世界范围的城市化。 180 0年全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只有5% ,而到 1990年 ,已有 4 5%的人生活在城市中 ,估计 2 0 0 0年将达到 50 %以上。我国城市化水平多年来一直严重偏低 ,1999年也只达到了 30 9% ,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 37% ,世界平均 50 %和发达国家70 %— 75%的水平。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 ,加剧了我国人口、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阻碍了我国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