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扬帆 《商界》2007,(4):42-47
中国也许还存在诸多的不足,股市不发达,教育投资不足,虚报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但当中国经济的大牛市来临,GDP迅猛增长时,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些被误读的问题,真正认识中国崛起的力量,以把握中国发展的大势脉络。  相似文献   

2.
通过利用经济增长指标、股市指标和金融发展水平指标,对中国股市、银行业和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银行业发展水平和贷款率指标,对于人均实际的GDP增长具有一定的正向推动关系,而且成交额比率与人均实际GDP的增长和储蓄存款存在着反向作用。从而得出的结论是,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水平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要远远强于股市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宁 《新财富》2009,(6):43-43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恢复增长、消化过去多年不平衡因素的漫长进程中,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会成为经济和股市变化的重要先行指标,可以用来指导微观和中观投资。  相似文献   

4.
2008年,我国房市、股市由热逐渐呈现衰势,中央为保证经济的平稳增长,政策也是变化巨大.在理论上,房地产市场通过投资效应、信用渠道等影响到了宏观经济,而宏观经济也会由于股票投资者的预期而做出决策,进而影响到股市.作者以Eviews5.0为分析工具,通过研究1999年到2007年的房地产价格指数、沪市和深市指数、GDP的季度数据,经过格兰杰检验和回归分析,认为房市会引起GDP变化,而GDP影响到了股市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股票市场通常被称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简而言之,股票市场会反映市场对GDP增长的预期,高速GDP增长应当带来较高的股票市场投资回报。但中国的股票市场却不遵从此规律:高GDP增长并没有带来股市牛市,这造成长期以来广大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连连抱怨。  相似文献   

6.
《浙商》2010,(6):24-24
近日,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建表示,对于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他担心的不是地产、股市的泡沫,而担心的是25万亿元贷款有多少可以收回,中国经济真正的威胁正是在此。他解释说,因为天量信贷是在严重过剩的背景下加大的。如果有20%的坏账,就会有5万亿元银行贷款收不回来。而5万亿元正是我们所有银行的资本金。  相似文献   

7.
马青 《新财富》2006,(11):20-22
今年夏天以来,美国经济的减速已经展开。房地产的降温最近也从美国的一线城市蔓延到了二线城市。许多人都简单地认为经济减速对股市是利空,只有经济高速增长才能带来股市的高涨。其实这个判断过于简单。我们认为在未来一年,对全球股市最佳的宏观经济环境并不是高速增长、当然更不是衰退,而恰恰是适度的经济减速。  相似文献   

8.
郑卒 《新财富》2005,(1):24-25
在调整中发展是未来两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基调,我们预测2005年GDP增长为8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为18-20%。  相似文献   

9.
更加重视扩大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经验和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弹性,明显大于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弹性。消费需求的增加不仅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更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体制、机制转换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在构成GDP增长的三大需求中,消费需求不仅是真正的最终需求,而  相似文献   

10.
企业注册资本每增长1亿元,GDP增长6530万元,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490万元——这是国家工商总局“企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课题组的研究结论。研究分析表明,企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在总量上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企业发展工商指数相对GDP增长率具有1个到2个季度的先行性,其与公共财政收入也具有相对稳定的先行关系。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全国税收收入比上年增长25.7%,而GDP增幅为9.5%,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比上年又提高1个多百分点,达到19%。对此,经济理论界一些同志有种看法,认为税收收入高幅增长是不正常现象,与GDP增长不相适应,对宏观经济的长期平稳运行形成了反向拉动,导致宏观经济运行的部分抑制。我认为,税收增长快慢,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12.
周其仁 《商界》2010,(2):111-111
对2010年的经济形势怎么看?目前还是有担心,认为复苏不稳固、不可靠。但是从数据来看,2009年前9个月投资对GDP的增长贡献了7.3个百分点,消费的贡献是4个百分点,出口则是一3.6.加到一起GDP增长7.7%。对此可问三个问题:未来中国的投资增速会不会降低?消费增速会不会降低?出口会不会增加?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中央一系列政策的作用,我国经济一季度已触底回升,下半年企稳向好趋势明显,预计全年GDP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8.5%。但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高,外需疲软使多数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扩大内需不可能也不应该保持旧有结构,下一阶段必须更加重视将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以理顺要素价格体系为主要手段推进结构调整,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为先进生产力腾出投资空间。建议下半年不再加大“保增长”方面的政策刺激力度,将工作重点放在落实和完善已出台的政策上,培育带动新一轮经济复苏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达到了7.9%,在普遍低迷的全球经济中可谓一枝独秀。就投资而言,上半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11899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达到2123亿元,增长28.2%。房地产投资的急速增长显然是一匹引人注目的“黑马”,对宏观经济增长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5.
瑞银:2009年中国消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周刊》2009,(9):57-57
过去的一年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中国从1978年起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这一转变中,由于消费增长更多的是靠市场自我调节,政府很轻易的选择投资而不是提升消费主动性来刺激经济增长。这样做的结果是,过去的20年里,中国经历了GDP的飞速增长,但是消费在GDP中的占比却在下降。  相似文献   

16.
徐刚 《新财富》2007,(11):20-20,22
股改后,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的表现日趋协调,对资源的配置能力不断加强,今年股市的上涨就恰当体现了实体经济的改善,这包括了技术进步所推动的中国制造业崛起和人民币升值所推动的银行、地产的价值重估。随着中国股市投融资功能的恢复,对外投资将从直接建厂、收购兼并逐步发展到不同市场企业间的股权置换、公司联营和对外证券投资等方式。QDI制度的推出,更使中国股市与中国经济都进入了跨国投资时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郎咸平 《浙商》2008,(6):30-31
我们现住所看到的股市泡沫、楼市泡沫,都是表面现象。从广义货币/GDP来看呢,确实是流动性过剩了。但是,投资营商坏境的恶化,使得企业家把应当投资而不投资的钱转移到股市和楼市上,这才是造成泡沫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8.
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我国把投资,消费,净出口喻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本文主要研究贸易总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以C-D函数为模型基础构建以GDP为被解释变量,进出口总额为核心解释变量的回归模型得到一些结果 :一是进出口总额的增长会带动我国经济的增长,我国可以从贸易的角度推动经济增长。二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和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增加均会引起GDP的增加,而且相比起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工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马骏  周莹 《新财富》2007,(10):24-26
我们的统计分析显示,如果美国GDP增长率降低1个百分点,中国GDP增长率的降低幅度则不到1个百分点。即使美国经济增长在2007年下半年减速至0.7%,中国的经济增长仍可以轻松保持在10%以上。美国经济疲软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也相当有限。即使美国经济出现低迷,中国经济仍能保持其增长的势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FDI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云南省外商直接投资(FDI)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FDI每增加1%,GDP增加0.424%。当FDI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经济系统将以0.08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在90%的显著水平下,FDI是GDP的Granger成因;而GDP不是FDI的Granger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