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民被迫沦为"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是关乎失地农民生存发展、农村稳定、新农村建设以及社会和谐发展关键问题。本文结合课题研究的调研结果分析了苏州市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影响因素,为更好更快的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肖军 《生产力研究》2014,(12):130-132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包括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内容,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旅游文化古镇也要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双赢,要实施工农相结合、城市、乡村互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旅游文化古镇城镇化建设应围绕组织和管理、公共服务、新旧建设、古新功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六个一体化"进行全面规划发展。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突飞猛进,新一轮的"圈地热"使数千万"务农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失地农民,成为社会的一大不稳定因素。如何妥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日益成为摆在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难题。研究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已成为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振兴农村经济,带动农村相关产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格局的重要推动力。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案例,宁波天宫庄园的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互相融合,以工促农,以农兴旅,以旅强村,走上了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之路,实现了农村经济、生态及社会的协同发展,使天宫庄园成为浙江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文章探讨了宁波天宫庄园"以产业集群为组织模式,以农业为产业基础,以乡村旅游为产品特色,以庄园为空间载体和依托"的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模式,并对其他类似区域推进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协同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强调城乡统筹、产城互动、生态和谐为特征,这必将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带来了乡村旅游发展理念与思路的转变.以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发展关系为线索,在全面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系统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要求:城乡统筹是目标,生态提升是基础,产业融合是支撑,以人为本是核心.最后结合案例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兴产业,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对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等有着重要作用,但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何规范乡村旅游管理,让乡村旅游更好地为游客服务,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乡村旅游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在推进我国整体经济结构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优化农村传统产业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升农民思想文化素养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乡村旅游作为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休闲旅游产业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同时,乡村旅游粗放、不计后果的发展方式也引发了许多环境道德伦理问题.文章在生态视角下,研究分析我国乡村旅游集约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和有效途径,通过对中国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及问题的剖析,本着集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出一些加强我国乡村旅游的集约、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城镇化建设和旅游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依据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城镇化建设的背景,基于常州城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分析城镇化建设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城镇化建设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对策,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与保障,两者存在双向互动关系。通过构建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四方面耦合机制,建立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模型,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度模型对张掖市2008—2016年的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张掖市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数均呈稳步上升态势;(2)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经历了2008年的严重失调到2015年以来的高度协调。  相似文献   

10.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城郊旅游产业在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我国当前城郊旅游产业发展尚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存在城市休闲需求多样化与城郊旅游产品单一化的矛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缺乏利益协调机制。为了促进城郊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使其充分发挥对新型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应明确城郊旅游产业相关利益主体的共同目标,促进各利益主体之间合作共赢,发挥非正式制度在城郊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规范作用,利用城郊旅游产业的集群发展优势,开发特色休闲旅游产品,带动新型城镇化"精明增长"。  相似文献   

11.
产业融合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分析产业融合的路径与条件至关重要.在乡村旅游背景下,以网络经济为导向,分析农村集体经济、乡村精英、农村合作社与村级组织等要素对产业融合的作用.本研究以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Y村为例,探析其产业融合实现的条件,总结农村地区产业融合的实现路径,为其他农村地区的产业融合与城镇化发展提供经验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旅游资源丰富,城镇化水平整体较低且不均衡,外出农民工众多,这将从根本上影响到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新型城镇化要突破"胡焕庸线"。旅游产业是具有关联性强的劳动密集型、消费导向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是我国西部地区实现就地新型城镇化的绝佳产业。文章利用2003—2012年我国西部地区32个旅游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旅游资源、资本和市场交通区位是旅游业影响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因素;旅游资源、资本和市场交通区位对经济、社会文化、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为显著正向影响,而对人口城镇化影响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6,(3)
城镇化进程中,经常伴随着一部分农民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这个现实问题。这部分失地农民接下来可能面临的如自主创业能力弱、再就业渠道狭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生存和发展问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而凸显出来。文章阐述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同时分析失地农民在生活与精神层面的需要,有助于政府从深层次上关注解决失地农民可持续生存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旅游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及战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后的重大战略任务。城乡旅游产业的一体化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是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别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城乡旅游产业一体化必须把农村旅游小城镇建设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建立以品牌和产品为核心的新型旅游产业组织体系,并以都市型特色产业为龙头,构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旅游产业链条。同时,要逐步实现以网络为先导的旅游产业信息化,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旅游基础设施与接待设施网络。  相似文献   

15.
失地现象是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而出现的,农村集体的大量土地被征收征用从而产生了"失地农民"。由于有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征地程序不完善,补偿标准较低,农民自身缺乏再就业的能力,造成农民在失地后生活没有了保障,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严峻。如不及时解决,必然对整个社会甚至国家的发展稳定产生负面影响。阐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重要意义,分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失地农民社保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9月,冯年华教授等的新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是冯年华教授研究团队继《乡村旅游文化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之后的又一力作,颇具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途径,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直接动力和有力支撑。201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虽然我国仍然处在城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因久居城市的人们对美丽田园景色和美好乡村生活的向往而产生,并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而不断发展。一些发达国家把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和解决农业农村发展困境的主要路径,在土地、金融、投资方面积极扶持,在乡村旅游的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监督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借鉴这些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我国应创新乡村旅游业态、鼓励乡村旅游投资开发、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营销、培育乡村旅游产业带头人、倡导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注重旅游资源和文化的保护性开发。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当中,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随之而来的是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失地农民既有别于一般的农民,但又不是城镇居民,他们不能享受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却又面临着空巢家庭大量涌现,传统"养儿防老"体系崩溃的尴尬情形。妥善处理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关系到中国城镇化建设,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现有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有其优点,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对比两种模式,分析其存在问题可以为完善中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做出有效建议,从而更好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综合体和都市农庄都是"生态农业—农村社区—乡村旅游"复合共生的新形式,但都市农庄是整合乡村旅游综合体多种类型和功能的新业态,是乡村旅游综合体的新形式。文章对两者的异同点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乡村旅游综合体和都市农庄拥有共同的资源基础、产业基础、市场导向、发展理念、目标市场和高品质服务保障,但两者在核心赢利点、配套支撑点、区位选择、经营主体和利益主体方面又迥然不同。已有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开发思路和模式给了都市农庄建设一些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都市农庄建设的一些思路,即与"三农"建设融合发展,以农业为基础多样化发展;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与文化建设相融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产业建设融合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业链延伸;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走生态化道路等。  相似文献   

20.
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思路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发展小城镇应当从实际出发,妥善处理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占用和土地流转问题,尤其应当在观念和制度上善待进城务工的农民,正确评价和尊重乡村文明,尊重农民的迁徙自由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