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清时期气候变化对太湖流域农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农业已发展到相当程度。农业对气候资源的利用率较高,因而对它的变化有很强的敏感性。明清时期,又是近千年来我国气候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在太湖流域主要有以下特征:①是一个相对冷的时期;②前期湿润而后期偏干;③气候变率较大,自然灾害频发。因此明清时期气候变化对太湖流域农业带来巨大影响。主要表现为:①气候变冷双季稻面积减少,粮食复种指数下降;②自然灾害频发,冷害和水旱等灾害使粮食产量下降;③亚热带经济林木,柑桔、茶叶等安全越冬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2.
湄公河流域洪旱灾害损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海洋气候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湄公河流域洪旱灾害频发。澜湄合作及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是我国发展周边外交的重要内容。搜集整理近几十年来湄公河流域洪旱灾害事件资料,分析了流域洪旱灾害损失情况、成因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洪旱灾害是湄公河流域的主要灾害形式,流域4国洪水发生次数占总自然灾害次数的50%左右;洪旱灾害对流域各国的人口、交通、农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均比较显著;气候变化是引起湄公河流域洪旱灾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产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同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过程.如何抗御自然灾害,减轻或避免损失,是摆在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村工作者、农业科技人员面前经常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一)而抗御未来自然灾害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尽量了解自然灾害的历史,以掌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我们对500多年来的自然灾害历史信息,进行了认真研究,初步看出万县地区的自然灾害有四个基本特征:1.从自然灾害发生的历史看,许多灾害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周期性.以干旱为例,从明朝正统五年起到1990年间,各种时间尺度的连旱出现23次其中,连旱2年14次,连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多种类型,并且呈现类型多、频率高、旱涝灾害占据主导地位且交替出现、农业病虫害影响较大等特点。本文认为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的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产品结构单一、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农业投入不足、农民素质不高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资金支持、提高全民的防灾意识、发展农业保险、重视科学技术、建立预警系统等多个方面提高农业风险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贵州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及防灾减灾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贵州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 (一)干旱灾害 贵州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干旱,而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是3~5月的春旱和6~8月的夏旱。 1、春旱发生的规律。春旱出现的机率随着时间的推迟而逐渐减少,3月上旬发生干旱的频率为20%,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13%,4月下旬只有5%,5月干旱仅发生在春温较高、蒸发较  相似文献   

6.
辽东半岛南端早期的农业从无到有,从发展缓慢到发展迅速。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农作物品种单一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农业多样性的形成,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以旱作农业为主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稻旱混作农业出现,再到青铜时代稻旱混作农业形成,辽东半岛南端先秦时期的农业发展脉络清晰。同时,辽东半岛南端也是先秦时期东北亚地区多种农业传播的通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再次实证了辽东半岛南端是东北亚早期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7.
建立中国的农业保险体制朱淑芳,赖景生一、我国农业的若干特点(一)农业的自然灾害重并有多发性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分布广、造成的损失大。据记载,1949年前的2000多年中,发生过80多次破坏性大地震,1300多次...  相似文献   

8.
分析历史典籍可以发现,明清时期贵州地区的水旱灾害呈现出多方面的特点,涵盖发生频率、季节分布、地域差异、地质特点等几个方面。从历史的角度加以分析,可以准确把握明清时期贵州地区水旱灾害的变迁,从而为当前我国的农业开发提供借鉴启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伏旱区农村经济稳定增长的措施刘富涛四川省从阆中至宜宾划一条斜线以东地区为伏旱区,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这一片区农业生产受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春旱、夏旱、伏旱、秋涝是规律性的灾害性气候,旱灾影响最大,伏旱危害最甚。伏旱发生频率在80%左右,一般发生在...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明清农业自然灾害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学术界对明清农业自然灾害的研究不多,成果亦甚少。直至近些年来,人们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才给予较多注意,不论在文章数量还是在研究范围上都远远超过以前。现把建国以来报刊所见有关明清农业自然灾害研究的一些问题做一简要的概述,从中可窥见一些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一、“农业自然灾害”概念的提出学术界对自然灾害的研究早已进行,并在很大程度上也涉及了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探讨。只是“灾害学”这一名词的明确提出要一直拖延到80年代初。不过,灾害学毕竟还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主要是对灾害群的研究,“农业灾害学”仅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在这以后,许多报刊杂志仍如以前一样,依然把一些泛论灾害的论文归于农业自然灾害名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江汉平原明清时期农业开发对商人活动和市镇发展的影响作了较系统的考察。指出该地明清时期在农业全面开发之后,有大量米粮、棉布和少量棉花输出,于是吸引了以徽商(贩米)和晋陕商(贩棉布)为主的外省商人和以武汉附近地区商人为主的省内商人积极参与江汉平原与境外的商品交易活动。这种商业活动不仅有利于加速江汉平原农产品的商品化过程,也促进了该地农村市镇的繁荣,具体表现在市镇的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和种类多样化方面,并出现一些小型专业市镇。然而该地的一切商业活动均只限于初级农副产品的输出和境内外物质的简单转运贸易。市镇的功能显得过于单一,反馈于农村则不利于该地农村经济突破种植业的樊篱,因而江汉平原始终只以农业见长。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粮食连年丰收,2016年实现"十二连增",这既得益于国家制定的各项兴粮惠农政策,更离不开种粮人的辛勤劳动。因此,首先,我们要向所有默默无闻的耕耘者致敬!粮食产量的增长固然可喜,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粮食生产"靠天吃饭"的脆弱性仍然突出,天气、气候仍然是影响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给农业和粮食领域带来了严峻挑战。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形成了较大威胁。与此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我国15个省份50个区县的524户农户的入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来分析农户对农业灾害赔偿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农户对农业灾害的认识和行为。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农业灾害赔偿总体持肯定态度,政府灾前的预防宣传与灾后救济服务越到位,则农户对农业灾害赔偿的满意度越高;性别、家庭年总收入、主要从事农业类型、所在地区灾害风险发生频率、有关部门对潜藏灾害的预防工作都非常显著地影响了农户对农业灾害赔偿的满意程度;农户受自然灾害风险的威胁越大,对农业减灾的需求越迫切和强烈,对农业灾害的赔偿越满意。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述了中国古代养蜂业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笔者认为,中国古代养蜂孕育于战国中期,距今大约有2300年的历史。到东汉时已初具原始蜂业的雏型,唐代逐渐转向家庭养蜂;宋朝正式形成养蜂副业;元代在其技术和规模上均是古代蜂业的鼎盛时期;迨至明清,较注重养蜂研究。古代对蜜蜂的利用大抵分四个时期,而且互有交叉、渗透:第一,掠取蜜蜡、蜂子,蜜蜂处于野生状态(原始社会—东汉);第二,山野养蜂,蜜蜂处于半野生状态(东汉—南北朝);第三,蜜蜂从野生向家养过渡(南北朝—唐代);第四,家庭养蜂时期,蜜蜂处于驯养状态(唐代—清末)。但中国古代对蜂王、雄蜂和蜜蜂王国的某些认识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这是封建意识形态箝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常年干旱少雨,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基础薄弱,70%的降雨量集中在7、8、9三个月。山旱地绝大部分分布在黄土高原沟壑区,往年小麦平均亩产只有一二百斤,一遇旱灾往往是“种了一坡,收了一车”,碰到自然灾害严重年份甚至颗粒无收。为了摆脱“小旱小灾、大旱大灾、年年抗旱、年年受灾”的被动局面,甘肃省积极创新和推广旱作农业新技术,着力创新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变单一技术为综合技术、变传统技术为现代技术的科学抗旱体系,形成了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一整套旱作农业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6.
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巨灾发生频率高、破坏强度大。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地震造成的损失高达9500亿元,约占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1.6%。相对于巨额的灾害损失,目前我国实行的单一政府主导型的灾害管理模式给国家财政造成了沉重负担,救济能力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种,种类多、破坏性强,带来的损失十分巨大。总结我国主要气象灾害,提出了相应的防御措施,以保证我国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为应对农业自然灾害,建立了完善的以农业保险为主以灾害援助为辅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从价格和产量损失等方面对农场主的生产经营风险进行了分散.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自然灾害严重地影响了农民收入,因此,建立能够补偿农户生产损失的灾害救助机制势在必行.鉴于此,本文首先评价了美国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进而分析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及不足之处,最后对我国如何完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从立法、资金支持、组织结构设置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粮食经济》2009,(8):36-36
第1期 汛灾的基本知识 什么是洪涝灾害及其危害 洪涝灾害是指因洪水泛滥而发生的灾害,既有自然灾害,也有人为灾害,其中以自然灾害为主,主要表现是短期内因连降暴雨,江、河、湖水位猛涨,造成溃堤、垮堤、内涝等,或因山洪暴发而引发的灾害。洪涝灾害还容易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性灾害发生。  相似文献   

20.
第1期汛灾的基本知识 什么是洪涝灾害及其危害 洪涝灾害是指因洪水泛滥而发生的灾害,既有自然灾害,也有人为灾害,其中以自然灾害为主,主要表现是短期内因连降暴雨,江、河、湖水位猛涨,造成溃堤、垮堤、内涝等,或因山洪暴发而引发的灾害.洪涝灾害还容易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性灾害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