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债转股"是企业走出经营困境,消除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手段,但"债转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容易引发道德风险,给资产管理公司造成损失,使其治标不治本,因此必须加强对债转股企业的监管,适度掌握债权对股权的比例,加强企业的管理与创新,使股权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债转股对盘活银行不良资产、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脱困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认为债转股自身并非具有所谓的“一箭双雕”功能。本从债转股的关键环节--股权退出入手,分析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债转股股权退出所面临的种种风险,着重提出实现债转股股权顺利退出的路径选择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债转股,就是将商业银行对一部分国有企业的不良信贷资产转换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企业的股权。针对我国开始实施的“债转股”举措进行分析,指出其积极性作用和风险,提出实施“债转股”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商》2015,(42)
债转股已进入了具体的实施阶段,这一制度不仅可以使国有企业脱困,同时也能降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金融风险。但在实施债转股的这一制度时,债权债务两方的资本结构有较大的变动,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财务问题。我们需要正确的理解债转股的财务影响,才能保证债转股制度达到预想的效果。本文主要从财务角度研究债转股对企业的影响:对于债务企业,债转股能够较快在账面上改善财务状况,但不意味着企业效益的真正提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加强财务成本和质量管理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债权企业,债转股使其财务状况改善,但也存在股权和财务风险,所以本文提出从选好债务企业和进行股权管理等方面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债权转股权(以下简称“债转股”)工作,推进债转股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盘活不良金融资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规范实施债转股企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有关单位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相似文献   

6.
“债转股”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目前已成为我国经济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所谓“债转股”,是债务重组的一种方式,顾名思义是银行将对企业的债权转换为(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在我国,债转股具体指的是在国有商业银行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的不良资产,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  相似文献   

7.
所谓债转股,就是将国有商业银行原有的对企业的贷款转化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对企业的股权,债权转为股权既可以盘活银行不良贷款、化解金融风险,又以支持国企解困、推进改革步伐,不失为一种银企实现“双赢”的选择,然而,在债转股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误区的违规操作。本就债转股具体实篱过程中存在的几种误区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8.
被称为国企三年改革、脱困的三大“杀手锏”之一的“债转股”,自去年朱镕基总理亲自部署以来,至今已运行了半年多时间,究竟“债转股”这一举措有何实效?政府、企业、资产管理公司等重要部门是如何看待和运行“债转股”的?为此,我们继去年第10期组织“债转股”专题后,本期又一次推出“债转股”专题报道,使关心这一问题的读能及时了解“债转股”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娄峥嵘 《江苏商论》2005,(6):147-148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持有的不良资产实施债转股,是在一段时间内将不良资产培育成优良的资产,最终将股权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交易转出,或由债转股企业自行回购。这些股权如何定价呢?传统上对于股权资本进行估价,一般采用现金流贴现估价法、相对比率估价法等。本文试图利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对债转股企业股权价值进行定价。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债转股工作的决定精神 ,配合做好债转股工作 ,近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就有关问题发出通知。一、中国信达、华融、长城、东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 ,根据国家统一规定 ,通过实行债权转股权的方式持有的企业股权 ,应作为中央股份 ,计入中央和地方分享所得税的股份比例。债转股企业的所得税 ,按照实行债转股后企业的组织形式 ,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管 ,税款按中央、地方所占股份比例计算 ,分别缴入中央和地方金库。二、上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将持有的债转股企业的股权转出 ,应按股权受让方的隶属级次…  相似文献   

11.
《商》2015,(13)
债转股又称作债券转股权,债转股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主体,通过将商业银行存在的不良好的信贷资产转移金融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的方式,解决不良资产所造成的风险,同时对企业的竞争力进行一定的提高,债转股是将一些银行和企业脱离本身的风险,但债转股同时又具备风险,在实施债转股的过程中,风险和具体问题也会影响整个实施过程,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本文主要阐述债转股相关风险,并对债转股的有效实施方法进行了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债转股”是国家为解决部分企业多年来的困难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实施几年来,既有成果,也有问题。本文对“虚假信息”、“债务大赦”、“不良股权”等“债转股”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债转股是指通过国家财政拨付的资金和其他渠道融通的资金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实行债权转股权,把原来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关系,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最终目的是要将股权转让出售并收回资金。虽然债转股在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4.
雷彧 《北方经贸》2001,(11):18-19
债转股对企业摆脱财务困境,轻装前进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它并不是使企业扭损为孕的根本途径。国有企业减轻债务负担的关键还在于以债转股为契机,改造机制,加强管理,真正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5.
被媒体誉为“国企改革最大动作”的“债转股”,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终于浮出水面。最近,国务院原则通过了《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的若干意见方案》。目前国家经贸委、中国人民银行按照《方案》要求,正在紧锣密鼓地操作之中。那么,债转股能否转出一片新天地?成为社会各方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容置疑的积极效应债转股,在80年代解决拉美国家债务危机中曾大显身手。从我国的国情看,实施债转股,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实施“债转股”是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举措。实施债转股,原来国企与银行的债权债务关系,就变成了银行的金融…  相似文献   

16.
债转股的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有企业债转股是国家深化国有资产改革,减轻企业债务负担的重要举措,对于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债转股的目标是"化解我国银行严重的金融风险、帮助大中型国有企业扭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石三鸟'的良策".我国企业债转股实践中存在着产权结构不合理,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股权退出通道狭窄等问题.要实施债转股,就必须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加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防范与控制债转股中的道德风险,创新股权退出方式,加快企业改制步伐.  相似文献   

17.
债转股是指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国有商业银行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的不良资产,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实现债权转为股权。本文构造了资产管理公司与债转股企业的两个博弈模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信号传递博弈模型,进行了均衡分析,以此来诠释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在债转股运作中的内在机理,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金少策 《浙商》2010,(12):47-49
“债转股”使企业资产重组舞台徒然宽广了许多。但是,“债转股”的出现,能否解决民间借贷机构资金退出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债转股是债务重组的一种方式 ,是银行将对企业的债权转换为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 ,是一种从西方引进的特殊金融管理工具。在我国的特有市场经济环境下 ,实施债转股必然存在诸多困难 ,必须进行风险防范 ,应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为债转股创造良好条件 ,并防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职能虚化。  相似文献   

20.
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外部条件的不完善以及债转股本身制度设计上的一些缺陷,使债转股工作极易偏离轨道,使其又一次成为“最后的晚餐”。本文从企业、政府、银行以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四个方面阐述债转股的实施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