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检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中的一部分,无疑他们首先应该具备《党章》中规定的党的干部的六项基本条件;纪检监察干部是整个党政干部队伍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无疑他们应具备党政干部应有的基本素质。但是,由于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维护党政纪律的特殊使命,对其素质修养也就提出了一些有别于其他类别干部的要求。这些要求一方面是根据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性质、职能、对象和方法决定的,另一方面又是反腐败的客观实际、反腐倡廉的客观环境所要求的。我认为,纪检监察干部的素质修养目标主要有: 一、思想政治素质。我们要求党政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主要应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定的无产阶级党性,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革命责任感,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这些都是纪检临察干部应该具备的首要的、基本的素质。但是,根据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殊要求,在这些基本素质中,特别应强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化社会里,只有信息工作者自身的信息素质提高了,才能担负起向读者提供信息产品和提高读者的信息素质的双重使命。本文从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概况和图书馆现阶段在开展信息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出发,探讨网络环境下提高馆员信息素质的必要性以及馆员进行自身信息素质重新塑造、培养与提高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一、素质是人之本,思想品德素质是诸素质中的核心一般来讲,领导干部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素质、业务能力素质、文化理论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在这些素质中思想品德素质又是第一位的。领导者的素质是德、智、体的统一,如果只讲开拓精神,或者只讲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而不注重强调思想品德素质,是不全面的。有一种很形象的说法:没有"智"的干部是"次品",没有"体"的干部是"废品",而没有"德"的干部是"危险品"。众所周知,生产中产生出来的次品,可以凑合着用,废品可以当作原材料再回炉,而危险品则不仅没有用,而且还有害。在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我们在考察提拔干部的过程中,仅仅只注重年轻、有文凭、有开拓精神,而不注重"德"的标准,那么也可能会选拔一些思  相似文献   

4.
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在去年12月份电力、煤炭信息与档案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如下要求:①要树立各级人员的档案意识,认识项目文件归档管理在建设生产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②要根据需要适当配备部分工程技术干部,专管技术归档工作。对目前现有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安排培训,提高专业素质。③大型企业要建立档案馆,增加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素质是指人们在先天生理基础上 ,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基本稳定的身心条件。干部素质结构是指构成干部素质整体的各个部分及其结合。从广义上说 ,干部素质结构分为 :横向素质结构和纵向素质结构。横向素质结构是指干部个体素质结构和干部群体素质结构。纵向素质结构是指高层干部素质结构、中层干部素质结构和基层干部素质结构。从狭义上说 ,干部素质结构主要是指干部的生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等。现代化大生产 ,现代化管理机构 ,不可能由一名员工独立完成 ,而需要一个群体 ,或者称之为一个组织…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新汶矿业集团公司面对知识经济、市场变化和即将“入世”所带来的冲击,从企业干部任用标准、选聘方式、考核监督办法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与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干部资源管理新体制、新机制,不断推动企业各类干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严格干部标准,注重素质结构 新汶矿业集团在干部资源管理中,积极探索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管理干部任用的新标准,注意从德、才、学、识四个方面,考查干部的素质结构。  相似文献   

7.
工段级干部是车间职工队伍中的骨干,更是生产中的主力军,如何使他们尽快具备较高的素质。团结带领车间职工圆满完成各项生产任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同等条件下,企业好不好,关键看领导。看领导什么 ?就是看领导干部的素质。企业管理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如中国家电行业龙头老大长虹、海尔的成功崛起,就得益于倪润峰、张瑞敏及其手下的大批高素质的企业管理干部。高素质的企业管理干部应该具有如下素质:   ●"德",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一、政治素质   这是企业管理干部诸素质之首,是管理干部的灵魂,政治素质的优劣不仅影响管理干部本人的发展方向,还会从根本上影响到所管理的单位和事业的兴衰成败。 二、道德素质   企业管理干部,必须具有高尚…  相似文献   

9.
关键在于干部选拔制度曹祖民同志的文章非常有哲理 ,体系全面地论述了管理者应具备的各种素质。现今的关键是如何让优秀管理者走向领导岗位 ,成为国有企业管理能手。如何解决国企领导人的素质问题 ,一是尽快提高培训各级企业干部的各种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 ;二是彻底改革企业的人事干部制度 ,公开、公正选拔优秀管理者走向国企的领导岗位。现今这种在小圈子里选个别人的干部制度 ,非改革不可。国企厂长必须进行公开招考、公开竞聘、实行贡献与责任、利润相一致的奖励和惩处措施。对于当前这种“暗箱”操作、企业干部“论资排辈、轮流坐庄”的体制必须彻底改革。企业干部的素质提高之日 ,就是国企的效益增长之时。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企业干部的素质势必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完善干部考核",正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通过干部考核,相对客观和准确地评价一个干部,并通过考核真正促进干部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进步,这将成为组织部门一个重要的研讨和实践的课题。本文试图结合实际,围绕这一课题,进行几点不太成熟的探讨。一、企业干部考核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1.
机关基建工作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李昌富副总经理在基建部、处干部会上的讲话按: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机关基建工作干部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华北电力集团副总经理李昌富同志就此做了深刻而重要的讲话。这个讲话不仅适用于基建干部,同样有益于各专业干部。本刊摘要...  相似文献   

12.
企业党务干部是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党务干部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企业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因此,党务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自身素质,牢固树立"五种意识",始终保持"五心"。一是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始终保持一颗赤诚心。所谓赤诚心,就是要讲政治、讲纪律,  相似文献   

13.
基层单位科区长是煤矿企业管理层的中坚力量,其技能素质、综合能力等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去年年初以来,煤炭价格持续走低,企业生产经营遭遇冲击,在这种形势下.提高管理干部的技能和素质.既是干部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除了工资等级和干部级别外,如何正确评定一个员工的全面素质,以及他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动态表现和实际地位,一直是传统用人机制中的一大缺项。湖南江南机器厂五厂在下岗分流试点中,经过上下几次反复讨论后,近日推出《等级员工试行办法》,使企业内部人人争事做,  相似文献   

15.
正企业发展,关键在人,重点在干部。各级干部是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推动企业综合协调发展的中坚力量,队伍是否坚强、梯队是否完备,至关重要,直接关系企业生存和长远发展。但国有企业部分干部在思想观念、能力素质、作风纪律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干部队伍建设缺乏系统性的顶层设计,机制上存在干部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估、选拔和培养方式系统性、科学性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个别谈话是干部考核的重要手段和环节,也是各级组干部门考核干部普遍采用的考核形式。通过个别谈话可以使谈话对象充分表达对被考核干部的看法和意见,为组干部门全面深入了解被考核干部的情况,分析干部德才素质和选拔使用干部提供重要的依据。提高个别谈话的效果和质量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班组作为企业最基层的管理组织,是企业发展的根基,是安全生产的基石。班组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发展,在企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要提高班组长的素质。班组长是班组管理的核心人物,是生产和日常管理工作的指挥者和组织者,他们在班组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他们必须要具备三种素质。一是政治素质。作为班组的带头人,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自强不息,顽强进取,坚持原则,大胆管理,善于协调干部和  相似文献   

18.
在煤炭行业"去产能"的大背景下,以煤炭企业职工的信息素质为切入点,运用较为成熟的预测及分析方法构建煤炭企业员工信息素质评价模型,描述煤炭企业职工信息素质指标体系,分析其评价过程,包括信息意识主成分综合值、信息能力主成分综合值、信息道德主成分综合值、信息素质综合值,提出其模型的使用群体及现实意义,希望能够为化解煤炭行业剩余职工再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及提高全社会劳动者信息素质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的第一种形态是夯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首道防线。基层国企党委、纪委应重点在第一种形态上下足功夫,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防止小过错演变成大问题,建设一支政治可靠、纪律严明、素质过硬的干部团队。  相似文献   

20.
政治素质是国有企业干部干好各项工作所必需的“第一素质”,国有企业应界定好干部政治素质标准要求,围绕价值引领、工作联动、可感标准、实操工具、结果运用等机制,构建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的总体框架;要聚焦“谁来考察”“考察什么”“如何考察”“如何运用”等关键问题,探索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