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下简称《银行业监管法》)是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关于银行业监督管理的专门法律,它的颁布和实施是中国银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从各国金融立法体例上看极为少见,是我国金融法制史上第一次从金融角度规范监管和被监管者的职责、权力和义务的一部金融专门法,它从法律  相似文献   

2.
《新疆金融》2004,(4):4-5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银行业监督管理的专门法律,开创了世界立法史上的先例,适应了新形势下加强银行业监管的需要,充分借鉴了国际银行业审慎监管的先进理念和做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对于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有效性,引导监管者树立科学的监管观,促进银行业稳健运行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下简称《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已于2003年12月27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并于2004年2月1日起实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是我国第一部银行业监管的专门法律,旨在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我国银行业监管的目标、原则,确定银行业监管机构的法定地位和职责,加强和完善监管手段,规范监管程序和监管行为,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的专业化、国际化水平。《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颁布和实施,为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保护存款人和其他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奠定了…  相似文献   

4.
贾锐 《甘肃金融》2004,(3):32-33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下简称<银行业监管法>)于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从2004年2月1日起实施.<银行业监管法>是我国金融立法史上第一部金融监管的专门法律,它的颁布实施必将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业的监管制度,规范监管行为,增强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水平,对促进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事业的发展、保证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需的法律环境建设将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监管当局需要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管程序,完善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出台外部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规则,对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建立、改进和完善提出指引性规范,以达到监管者、商业银行、外部评级机构和利益相关者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适应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面向过程的动态资本监管的法律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的银监系统监管文化是指在银行业监管领域内体现的监管思想、监管观念、监管道德和监管行为规范。这些规范是由监管者在长期的监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其优劣是由监管者的整体素质和相关的法律规章的内容决定的,是存在于监管者心里、表现于监管者的思想和言行上的。银监系统的监管文化正在形成,主要体现为银监会颁布的近百个法律法规和银行监管的四个理念、四个目标、六条良好标准。  相似文献   

7.
张群 《海南金融》2010,(2):65-68
本文基于监管者声誉和公信力的视角分析了银行业监管有效性问题,从银行业市场准入监管,银行业业务运营监管以及市场退出监管三个方面具体分析监管者声誉和公信力对被监管者行为和监管有效性的影响。即拥有良好声誉的监管者在准入监管中审核要更加严格.以保证获得准入资格的银行最优;监管机构代表社会公众的利益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管,在监管过程中严格执行监管,按照制度办事,代表政府实行银行业的监督和管理,有效的查获银行的不规范行为,银行为了维持和增强来自监管者的“声誉溢出”,加强自身的声誉建设,也自觉减少采取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动机:在市场退出监管中,监管者出于声誉维护而避免了救助不足和救助过度行为,避免了过高的救助成本和社会财富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银行业监管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银行体系的稳定和社会公众存款的安全,而监管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监管者的监管体系和监管水平.而设计和完善必要的监管准则,实现监管行为标准化,对于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效率和权威性,促进我国银行业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就银行业监管行为标准化问题进行了多视角探讨,以利于构建我国银行业监管行为标准化框架.  相似文献   

9.
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安排,是防范和处置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基础,也是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本文从监管主体、监管制度建设、监管权行使机制等三个方面,对我国现行银行业豁管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科学确立银监会行政主体地位、建立健全监管法律制度体系、优化规范监管行为等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金融监管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存款安全.而有效的监管,不仅取决于被监管者的配合,也取决于监管者监管水平的高低.为使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同样具有某种约束,有必要为监管者设计一些标准,以监督监管的效率.结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及我国具体情况,有效的金融监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  相似文献   

11.
银行垄断与银行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行垄断不必然产生无效率,更不用说银行危机了。但是这一状况却出现在我国的四大专业银行上。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指出,由于我们在国有银行作用定位上的错误,强使它们承担了许多本不属于它们的社会和政治的义务,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确定了其垄断地位,因此产生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如资本金不足,技术上的破产等,尤其是潜在的银行危机。  相似文献   

12.
Diversification of the Banking Firm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iversification of banks and bank holding companies into nonbank product lines may reduce the risk to banking returns or cash flows provided appropriate portfolio conditions are satisfied. This study of bank and nonbank financial-service firms and nonfinancial corporations over the 1966–1985 period finds evidence consistent with the proposition that individual banking firm risk may be reduced through selected product-line diversification, particularly in the insurance and data processing fields. Moreover, there is evidence of less cash-flow sensitivity of selected nonbank product lines to exogenous economic and financial-market variables compared to banking firms. While public policy continues to insulate banking firms from most nonbank product and service lines,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risk reduction suggest that a careful review of current policy is needed.  相似文献   

13.
张湧 《银行家》2004,(3):44-44
近期,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旨在规范和促进资本市场发展,但是在另一个方面,也将给我国银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改革跛脚的融资格局 当今存在着两种融资模式,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融资模式,一种是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融资模式。前者对前提要求相当高,如公司治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市场化和经济金融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银行业安全网的构建及其有效性成为影响我国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然而,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和金融市场化的特殊性,银行业安全网的构建必须立足现实,在遵循一般理论框架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来构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银行发展为因变量,银行监管系列措施为自变量,影响银行发展的其他重要因素为控制变量,构建了银行发展与银行监管的关系模型,利用数十个国家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银行发展与银行监管的关系.结果表明:银行业外部治理和监管部门独立性均能够显著促进银行发展;资本监管和官方监管对银行发展的作用不明显,银行业务活动的过高限制不利于银行长...  相似文献   

16.
基于风险视角的伊斯兰银行与传统银行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对伊斯兰金融发展及其风险管理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伊斯兰银行与传统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异同和可鉴之处分别进行介绍、比较和分析,探索性地提出我国试点开展伊斯兰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模式及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调研的五家商业银行在发展投资银行业务过程中,有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值得银行同业借鉴,主要体现在组织结构、配套政策措施和创新业务模式等三个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处于财务顾问业务阶段。同这五家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发展战略不明确、激励措施不到位、配套政策不完善和业务模式不清晰等四个方面。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投行业务过程中存在的几方面突出问题,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的阶段特征,从发展战略、激励机制、政策配套措施、业务模式等创新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nature of the Taiwanese banking sector an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on the Taiwanese banking industry. We present empirical evidence to show that the recent wave of bank mergers observed in other countries is also suitable for Taiwan. Based on empirical results for overall economies of scale and expansion path subadditivity, Taiwanese banks should obtain the benefit of scale economies by merging with other banks rather than expanding by opening more branches. Furthermore, we show that the Relative Market Power hypothesis—which postulates that greater market shares lead to higher profitability—finds empirical support in Taiwanese banking data after financial reforms were enacted.  相似文献   

19.
股权激励机制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股权激励机制在发达国家的上市公司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在着重分析美国银行业股权激励机制的基础上,对我国银行业实施股权激励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流转税政策对增强银行业抗风险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从流转税与银行抗风险性相关性的角度,对我国银行业流转税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提出了改革银行业流转税的政策建议,旨在增强银行稳定性。这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