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民生银行股分有限公司35000万A股2000年年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这是继1999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市后又一家发行上市的银行,这也是中国证监会实施《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后的第一家上市银行。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2000年5月11日在金融企业与资本市场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规范发展证券市场和改革发行制度的基础上,欢迎金融企业发行上市。这是我国管理层第一次明确表示鼓励和支持金融企业发行上市。之后,几家已经得到了国务院或者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商业银行陆续放出了准备上市的风声。随着民生银行的发行上市,我国上市银行达到三家。据了解,光大、华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中央及地方政府作为双重角色的扮演者,既希望银行能够快速扩张保障宏观经济建设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又需要银行控制资本消耗实现合理的ROAE,最终,经过反复的权衡和抉择,选择了“三高”型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在过去十年造就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辉煌成就,但也产生了难以回避的难解之题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提出在"规范发展证券市场和改革发行制度的基础上欢迎金融企业上市"的号召之后,央行行长戴相龙又作出了鼓励商业银行上市的表示。联系近来民生银行、招商行等众多银行发出的关于准备上市的消息来看,我们应该发现银行上市已经显山露水,已不仅仅是客观的趋势,而且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银行急于上市,用意何在?银行上市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将会怎样?银行上市后,存款在银行还安全吗?这都成了一些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强调银行公司治理的今天,作为上市银行公司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投资者关系对上市银行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银行运作的特殊性,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也有其特殊之处,这是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利用南京大学投资者关系评价指标体系,辅以基于互联网的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评价的研究发现,中国上市银行总体投资者关系水平较高,但存在不少问题。在当前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最佳实践(包括市值管理、投资者群体分析、沟通渠道创新和整合以及信息反向沟通管理)的启发下,中国上市银行应该在提升理念、明确目标、充分互动、完善披露,以及利用信息技术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5.
宋国斌 《理论观察》2012,(3):130-131
商业银行绩效审计越来越受到提倡,而这也给商业银行经营产生了影响.面对新形势下的审计形势,如何做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越来越受到包括银行高级管理层的关注.本文通过研究银行绩效审计在银行业的产生发展,分析银行绩效审计对于上市银行公司治理产生的影响,对于如何在银行绩效审计的趋势下做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为银行治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上市银行经营绩效的研究近年来受到较多的关注。本文选取5家较早上市银行的32份年报作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这5家银行的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关系,这些研究结论对刚刚上市或者即将上市的银行深化改革和公司治理的完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2008—2013年中国15家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总体以及各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银行社会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对上市银行社会绩效有正面影响,尽管这一影响不太显著。分类来看,QFII持股对上市银行社会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和社保基金持股对上市银行社会绩效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基金、券商和一般法人机构持股对上市银行社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她虽然是上市银行,身在国际资本市场,但根在地方经济、根在普通百姓。如何维系这根与大地的情缘?创建企业文化,承担社会责任!这就是首家在香港成功上市的内地城市商业银行——重庆银行积极的路径选择。作为一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上市银行,重庆银行坚持“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积极打造企业文化,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地方经济,呵护百姓冷暖。  相似文献   

9.
《首都经济》2014,(4):58-60
科技型中小企业一般都采取内源融资的方式,发展初期采取银行贷款的不多,有一些企业从政府得到过各种支持,但在银行没有信用记录。随着企业步入成长期,资金需求量增大,与银行的联系日益紧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银行的支持,包括以后的上市,都需要银行的介入,开展“首次贷款”对企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钟瑜 《中国集体经济》2012,(8S):109-110
在我国金融业的无数次重大改革实践中,国有银行的改制上市问题占据了重要地位。加速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这不仅加快了整个金融部门的改革这一重大问题,而且还加快了整个社会发展和经济改革的一件大事。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情。文章首先对我国国有银行的上市进行整体的概述,包括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动因及其所必须具备的硬性指标,进而阐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上市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国有体制下银行的不良资产及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等问题,最后对国有银行上市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蔡正旺 《特区经济》2011,(11):98-100
本次金融危机后,国际监管部门开始研究具有前瞻性和逆周期性的动态贷款拨备计提方法。顺应巴塞尔协议III,我国监管部门推出了四大监管工具,对贷款损失准备的指标即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做了具体规定。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银行拨备现状,重点分析了这两个监管指标对上市银行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重庆与世界》2008,(4):35-35
3月31日,美国首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代表处挂牌成立,这是美国首都银行继厦门代表处后成立的又一个在华办事处。美国首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家华资银行,于1987年在美国的德克萨斯顿市成立,1998年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成功上市,2007年被列为德克萨斯州10家最大的上市银行之一。银行公司董事长王敦正介绍说:"  相似文献   

13.
宗明 《新财经》2007,(3):22-23
对于银行来说,上市固然是件喜事。在资本市场上,既可以通过融资提高资本充足率,还能使自己变得更透明,成为“公众的银行”。但是,上市并不是评价一家银行优劣的准绳。如果眼里没有消费者,银行即使圈来了更多的钱,也最终会为市场所淘汰。兴业银行登陆上交所后,我国的上市银行已达8家。有的上市银行虽然表面上风光无限,甚至号称天下市值最大的银行,但令人遗憾的是,它却不是天下服务最好的银行。真正能让消费者买账的,不是上市与否,而是银行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作为一家股份制银行,兴业银行在国内的口碑还算不错。如果能更加体贴和关心消费者,一切经营活动都以消费者为中心,那么,它的一些瑕疵也会逐渐消失,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14.
可以考虑放开民营企业在金融市场的准入政策,支持和帮助民营股份制企业上市直接融资,支持广东民营资本组建粤商银行,建立以服务中小企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为主的金融机构,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相似文献   

15.
立足我国上市银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对其财务业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A股14家上市银行2006-2009年四年的年报数据整理得知,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银行财务业绩的波动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并且没有逐年减缓的趋势,而上市银行的净利润、股东权益等财务业绩指标对公允价值价值变动的敏感程度同样不容小觑,所幸的是敏感系数呈逐年下降态势.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竞争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加快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建立有效运作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增强中国上市银行的综合实力,从而全面提升竞争力,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本文利用分层法建立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析银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美国次贷危机后,流动性风险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流动性加权指标,并对我国上市银行的流动性变化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银行的流动性在波动中呈现下降趋势,而资金拆出比、贷款结构比和贷存比是影响上市银行流动性的关键因素。提高流动性,需要商业银行确定自身各项最佳结构比、推动中长期贷款的证券化,银监局引入更多结构性监管指标,央行发挥好流动性配置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激烈竞争环境下,上市银行如何长期维持自身竞争优势,如何对银行业竞争力进行有效评价,从中探索发展方向格外重要。从基础资源、盈利能力、流动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发展能力五个方面对我国上市银行进行竞争力评价,采用改进的理想解排序法对16家上市银行进行综合评价及竞争力排序,从而使各个银行可以发现其在同行业竞争中的优劣势,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中国上市银行的质量,规范上市制度,从四个方面包括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时效、资本充足率、贷款准备金、贷款质量上比较中美上市银行在制度上的不同,从而针对以上差距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便中国上市银行在制度上更加完善和健全。  相似文献   

20.
四大国有银行改革是我国推进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的逻辑起点。首先,要通过注资等手段来降低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规模,提高其资本充足率,以满足《公司法》对股份制银行的资本金要求。其次,通过股份制改造和公开上市来完善四大银行的治理结构,并引进真正关心银行风险的战略投资者。在上市之后,政府应选择合适时机,通过减持股份逐步退出,最终实现有效的上市银行内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