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8月11日,《西部论丛》编委会第六次会议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西部论丛》顾问、中国投资学会名誉会长、原中国证监会主席周道炯和《西部论丛》顾问.中国投资学会顾阿苏文川,中国建设银行办公室主任席德炎等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由《西部论丛》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投资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慧勇主持。《西部论丛》编委会主任委员,主编张宗祥做工作报告。来自中国建设银行总行.西部137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2008年8月28日,《西部论丛》编委会第八次会议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召开。中国投资学会名誉会长、《西部论丛》顾问周道炯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由《西都论丛》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投资学会副会长刘慧勇同志主持,《西部论丛》编委会主任委员、主编张宗祥同志做工作报告,来自全国建行的编委和代表共计6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阎焱  赵明 《西部论丛》2007,(10):2-3
2007年9月16日,《西部论丛》编委会第七次会议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召开。《西部论丛》顾问。中国投资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周道炯和《西部论丛》顾问,中国投资学会顾问苏文川出席)  相似文献   

4.
2003年8月28日,《西部论丛》编委会第三次会议在古城拉萨隆重召开。中国投资学会会长、《西部论丛》编委会顾问苏文川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来自中国建设银行总行、西部十二个省市区分行的编委和代表共计31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西部论丛》2004,(7):12-13
今天,我们相聚在乌鲁木齐召开第四次编委会,共同探讨《西部论丛》的办刊工作。新疆是个好地方,在好地方开的编委会,预示了《西部论丛》会有好的风光,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2005年2月21日-22日,《西部论丛》编委会第五次会议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中国投资学会名誉会长、原中国证监会主席、《西部论丛》顾问周道炯和中国投资学会会长、《西部论丛》顾问苏文川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西部论丛》编委会主任委员、主编张宗祥作了工作报告,中国投资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慧勇主持会议,来自中国建设银行总行、西部12省市区的编委和代表共计34人参加了会议。 周道炯在讲话中指出,《西部论丛》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在广大读者的呵护下,在主办行和各联办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短短四年的时间,不断发展,逐渐成…  相似文献   

7.
我有幸参加在拉萨召开的《西部论丛》第三次编委会,特别高兴。圆了我一生中想到神奇而美丽的西藏看一看的“西藏梦”,还了一笔我对《西部论丛》顾而未问的“顾问情”。中国建设银行张恩照行长对这次编委会非常重视,要求我们把会议开好,把刊物办好  相似文献   

8.
辛辰 《西部论丛》2006,(10):4-4
2006年9月22日.《西部论丛》第二次记者培训暨发行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中国投资学会副会长.《西部论丛》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刘慧勇同志.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副行长万鸿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代表和记者共计44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各位编委、各位代表: 早晨好! 今天,借着在甘肃省分行调研及《西部论丛》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之际,能够在会上听取大家对建设银行服务西部大开发、促进全行特别是建设银行西部地区分行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办好《西部论丛》的意见和建议,我感到十分高兴! 两年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投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0月20日.《西部论丛》记者培训暨发行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中国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陈东平同志,中国投资学会副会长《西部论丛》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刘慧勇同志,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李玉政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3个省市区的代表和记者共计37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各位编委: 早上好!今天,我们相聚在风光秀丽的“山国之都”——贵阳,召开《西部论丛》编委会第五次会议,作为刊物的顾问,我非常高兴能和各位编委一起共同商讨今后的办刊工作。  相似文献   

12.
滕飞 《西部论丛》2005,(12):77-77
还记得初识《西部论丛》是在一年前的一次朋友聚会上。那天我们三五好友约在一起,大家玩得甚欢,其中一位朋友兴奇地说“今天我在单位发现了一本名为《西部论丛》的杂志。主要内容是讲“西部”问题和金融改革的.和我们的工作及生活十分贴近。我觉得闲暇时看看挺有意义的,你们如果有兴趣,我改天带给大家看。”就这样,我和《西部论丛》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3.
共筑家园     
朋友,掀开新的一期《西部论丛》,您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您的朋友《西部论丛》又有了新的变化。 时光飞逝,岁月如歌。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伟大的祖国成功地经受了入世的严峻考验,国泰民安,事业祥和。金秋9月,中国建设银行行长  相似文献   

14.
俞峻 《西部论丛》2005,(8):84-84
不经意间,手头的《西部论丛》已有40多期了,与创刊时相比,刊物的封面设计、版面设计、内容编排都有了很大的改进。《西部论丛》如一棵小苗已一天天成长起来,可以说刊物几年来的进步令我这个普通读者吃惊,内容充实、大气而耐读,部分文章权威性强,文章风格呈现多元化趋势。但在这些可喜变化的背后,似乎还有改进的空间,就此提出,虽有班门弄斧之嫌,却也是一片肺腑之言,希望《西部论丛》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15.
董希淼 《西部论丛》2005,(10):81-81
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在地处祖国西部的兰州度过,自然而然地,对来自西部的信息总是特别地关注。因此,我会在经意不经意之间从一大摞财经期刊中挑出《西部论丛》,细细地打量起来——不管她是昔日的朴实无华,还是今日的多姿多彩。对我而言,《西部论丛》像是一位熟稔的老朋友,不断地给我以知识,给我以启迪。翻开带着油墨清香的书页,一股自然亲切的气息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16.
赵文华 《西部论丛》2005,(11):81-81
第一本《西部论丛》的发行到今天已经四年多了,我也伴着《西部论丛》走过了四年。它的成长、它的每一个变化和进步都深谙于心,包括种种的期许都让我无时不注视着它的发展。精美的装帧、惟美的排版、美工、隽永的文字、精辟的论述,包括那些闲散的游记,都让人很愿意读下去,而这几年与编辑部记者们不断增加的友谊,  相似文献   

17.
覃烺 《西部论丛》2005,(9):80-80
近读《西部论丛》(2005年7月号)“神秘石像揭秘”一文,许久以来聚集的感慨再也按捺不住,随之引发联想。  相似文献   

18.
2007年5月23日,《西部论丛》杂志社美编工作座谈会如期召开。省政府参事室参事、原《读者》杂志主编胡亚权、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出版管理处处长罗和平出席并作讲话。来自省内的多名设计权威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我觉得今天会议的气氛非常好。什么样的气氛呢?是一种同心同德的气氛,和谐与合作的气氛。古人云:和气生财。只要大家同心同德、协调一致,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西部论丛》一定会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20.
披沥着高原大漠的雄风,和拍着黄河长江的涛声,豪迈着新世纪的步伐,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轰鸣,《西部论丛》杂志创刊号以西部人特有的深厚和凝重,在这金秋的季节里,给您带来了一份诚挚的问候和惊喜! 中国的西部,素有“河岳根源,羲皇故里”之称。她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她民族众多,风情万般;她孕育未来,亟待开发。党中央、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