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7月1日,备受瞩目的西电东送标志性工程龙滩水电站正式开工建设.它的开工标志着西电东送南通道第二大战役拉开了序幕.为了实现国家下达的"十五"期间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的战略目标,西电东送南方通道的建设已进入十分关键的决战阶段.目前,我国西电东送已初步形成了北、中、南三条输电大通道.其中包括:1、北部地区从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向京津唐电网的输电线路,现送电能力为250万千瓦;2、中部地区从葛洲坝至上海的500千伏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送电能力120万千瓦;3、从红水河上游的天生桥水电站至广东的输电通道,送电能力近期将达到300万千瓦左右.这个框架为"西电东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西部     
《西部论丛》2004,(7):11-11
●贵州“西电东送”、“两交一直”输电工程向广东试送电“西电东送”重点工程500千伏安顺换流站极Ⅱ系统近日成功投入试运行,标志着贵州“西电东送”、“两交一直”输电工程直流部分建成并开始向广东试送电。安顺换流站作为贵州到广东直流输电的起点,位于安顺市以西约12.5千米  相似文献   

3.
吴锦瑜 《当代陕西》2004,(10):22-23
“西电东送”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东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决策。但是,西部每个省区都独自向东部送电,既不现实,也不经济。“西电东送”怎样避免无序竞争状态,保证西部电力的价格优势?陕西省电力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赵杰臣提出,实行“接力西电东送”战略,即每一个电源点开发的电力尽量近距离消化,接力式向东部送电,避免:“西电东送”出现“长距离、低效益”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数字     
《西部论丛》2006,(12):11-11
424.8公里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最长的条50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工柞近日竣工并投入运行。业内人士称,这条线路为内蒙古“西电东送”开辟第二条通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条50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由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汗海至锡林郭勒盟塔拉,全长4248公里。该工程的投产.有效地提高了内蒙古电力基地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为内蒙古向华北地区送电开辟“第二通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西部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年来,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交通、通信、水利、能源等生产性基础设施领域,全面开工的有青藏铁路、“西电东送”、“两气东输”、交通干线、水利枢纽等60项重大工程项目,其中以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重点基础设施工程最具有代表性。本文只重点介绍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相似文献   

6.
《重庆经济》1994,(2):33-33
据息:到本世纪末.我国西南地区将建成一条“电力走廊”,“西电东送”的能源发展格局将基本部成.大西南将崛起中国重大的水电基地群。  相似文献   

7.
从“十五”计划开始,我国将用 15年左右的时间实施西电东送 工程建设。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最先启动的标志性工程,成功与否,对整个西部大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 西电东送的主要内容 西电东送工程概况 西电东送工程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的鼓角铮鸣。随着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世纪工程”开工,西部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期。在国家水利水电建设中屡建奇功的武警水电部队开发大西部的行动也随之拉开了帷幕。他们唱着兵歌向西部走来,从酷热难耐的“西电东送”主战场龙滩、洪家渡到千年冰雪的唐古拉山青藏铁路最高段,从万里黄沙的新疆大漠到“西气东输”的黄河边……都留下了水电雄师奋战的足迹。  相似文献   

9.
贵州的送电工程曾是国家级“西电东送”重点工程,“西电东送”工程首批7个项目中贵州占了4个,因而成为“西电东送”的主战场。贵州省委、省政府一直对”西电东送”高度重视,明确要求“举全省之力实施‘西电东送’工程”,确保了这项工程高起点、高质量、高速度推进。施“西电东送”5年,贵州省完成电力投资超过618亿元,加上配套煤矿的建设投资,有关能源建设投资已逾千亿元。  相似文献   

10.
西部新概念:10+2 2000年12月27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中,确定了西部大开发政策的适用范围,其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此名单称为“10+2”,西部版图就此划定了。 西部大开发领导机构成立 两会期间,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并开始工作。“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启动 西部大开发的帷幕由“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一类大工程而徐徐启开。前者南线工程已…  相似文献   

11.
制约西部大开发两大因素,一是交通闭塞,二是水资源匮乏。黄河水路大通道的降临,一举扭转西部恶劣的自然条件,为西部走向海洋铺垫了直通大道。西部由此“杀出一条血路”,赫然提升为国家不可忽视的发展力量,直至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三分天下有其一。  相似文献   

12.
发展特高压是我国实现“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建设云广±800kV 特高压输电线路,将极大促进西电东送,为我国经济建设添砖加瓦。由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压等级高,若要满足污秽外绝缘的要求,复合绝缘子串长较长,使得铁塔的尺寸加大,增加投资成本,因此迫切需要对复合绝缘子的直流污闪性进行研究,提高复合绝缘子的单位绝缘高度的污闪电压,从而有效地缩短复合绝缘子的长度。  相似文献   

13.
川渝共谋,彻底打通“断头路”4月5日,四川省交通厅和重庆市交委各自在本省市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双方将共建十大通道,统一公路、航道质量等级和收费标准,共谋交通的大互融。据了解,川渝两省市间目前有成渝、渝邻、渝合三条高速路相通,正在建设的有江津—合江、重庆—遂宁、邻水—垫江—忠县—利川三条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党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交通部制定了西部公路发展规划,提出“四纵四横”8条西部公路大通道,其中3条经过陕西,即包头—西安—重庆—北海、银川—西安—武汉、西安—合肥,途经陕西里程约1663公里;而1992年规划的全国“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途经陕西则有3条,即GZ35青岛—银川、GZ40二连浩特—河口、GZ45连云港—霍尔果斯,在陕  相似文献   

15.
杨吉 《重庆与世界》2011,(11):40-43
一头是正在全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全球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的中国重庆,一头是地处西欧中心,拥有欧洲第二大港口的比利时安特卫普。一条新的“丝绸之路”——“渝新欧”国际铁路不仅搭建起了新的中欧经贸大通道,还如“鹊桥”般让两地的“手”紧紧地牵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6.
钱思宇 《中国西部》2009,(8):114-117
西部大开发八条大通道之一的渝湘高速西起重庆巴南,东至湖南长沙,全长848公里,总投资477亿元,全线大部分为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为80公里。它从重庆内环高速巴南界石入口开始,直通外环穿越莽莽苍苍的大娄山和武陵山脉,经南川、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直达渝湘交界处,重庆路段全长413.4公里,是目前重庆境内里程晟长、建设难度最大的一条高速公路,其穿越武隆县境内67.5公里,总投资达65亿元,涉及9个乡镇,19个村,48个农业社;渝湘高速公路湖南路段长434.6公里,起于渝湘交界处的茶垌,经花垣县、吉首市、常德市,止于湖南省会长沙。渝湘高速线路所经之地不仅有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渝东南自然美景,还有神秘湘西、乌江画廊、荚蓉洞、芙蓉江、仙女山、小南海地质公园、酉阳龚滩古镇、边城、凤凰古城等众多风景名胜,被这条高速公路“串”成一串生态、人文旅游珍珠链!本文报道的就是其中彭武路C23合同标段在这条大通道建设大会战中攻坚克难的事迹。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中,能源作为一种稀缺的战略性资源,在促进经济发展乃至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西北地区不仅是我国能源资源的富集区和主储区,也是我国“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源头之一,在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格局中居于重要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8.
资讯台     
《西部大开发》2006,(1):76-76
黄河水资源利用超过承载极限;咸阳有了盗墓贼“克星”;陕西西乡获“中国茶叶发展政府贡献奖”;韩派团考察中国西部;中国西部输油管年底完工;陕西十类专项规划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查;韩城二电二号机实现168小时试运行;新疆5年后实现“西电东送”50亿千瓦时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2011,(17):11-11
最近,国家能源局批准宁东至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展前期工作。该工程是国家“西电东送”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继宁东至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之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第二条外送电力通道,工程在进一步解决东部“电荒”的同时,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相似文献   

20.
8月7日,长沙电业局局长罗检仔对外透露:2010年,一条四川至上海的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电力线路将在长沙县果园等地落点建站,这条承担着西电东送任务的输电大动脉一旦建成,将具备每天向长沙电网输送200万千瓦电力、4800万千瓦时电量的能力,随着特高压电网的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