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阿里巴巴拟赴美上市,中国最具成长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却要远赴美国上市,有人怪罪于A股目前过于严苛的上市门槛。笔者认为,考虑到目前A股现实,阿里巴巴不在A股上市,没有什么可遗憾的。港股由于坚持同股同权,由此错失阿里巴巴这家大公司,A股市场也是以同股同权为基本准则,自然也难以适合阿里巴巴来上市。目前A股市场体制机制发育还不完善,贸然降低上市门槛,更将引发诸多问题。阿里巴巴的2.31亿话跃买家和800万活跃卖家部在中国,一旦在美国上市,为阿里巴巴奉献了利润的中国耍家和卖家,却难以分享阿里巴巴的红利,有人认为这有点遗憾。但假想一下,如果阿里巴巴在A股上市,结果将会如何?一定会给投资者带来丰厚同报吗?未必。  相似文献   

2.
在近期的A股市场上,用“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来形容券商股可算是绝不为过。目前,券商板块已成为近3年来投资者最大的“绞肉机”之一。据统计,在2007年高位时,当时上市的12只券商股总市值为9179亿元,但截至到8月中旬,这12只股的总市值却仅有4539亿元,近3年间市值损失高达4600多亿,损失超过一半。而IPO重启后上市的几只券商股,目前都处于破发阶段,  相似文献   

3.
酝酿近两年之久的统一证券账户平台终将于“十一”期间上线。与之相配套,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8月24日公布新版《证券账户管理规则(修订版)》,明确放开一人一户限制,大幅降低投资者开户费和市场成本。这有望增加A股市场的开户吸引力。逐步放开“一人一户”限制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目前沪深两张股东卡,以后将合并为一个号码.同时现在要想换券商的话,上海股东卡是要销户的(深圳可以多个券商开户),今后就用不着了,如此一来转换券商自然方便不少。  相似文献   

4.
正阿里巴巴拟赴美上市,中国最具成长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却要远赴美国上市,有人怪罪于A股目前过于严苛的上市门槛。笔者认为,考虑到目前A股现实,阿里巴巴不在A股上市,没有什么可遗憾的。港股由于坚持同股同权,由此错失阿里巴巴这家大公司,A股市场也  相似文献   

5.
券商看多2014     
正对2014年的A股市场,主流券商均已作出预测。综合近二十家券商报告来看,看多者占了六成以上。多数券商认为,2014年改革红利将不断释放,A股将进入"熊牛转换"起点。其中,中金公司4年来首次强烈看涨,成为今年券商"多头"阵营中重量级的代表。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度各大券商对当年大盘点位的预测少有地准确,这在过去的历史中极为罕见。中金公司中金公司表示对中国股市的投资机会转为乐观,2014年有望成为中国迈向新一轮改革的起点,预计A股市  相似文献   

6.
越新 《中国西部》2014,(1):100-101
<正>暂停了一年多的A股IPO即将于2014年1月开闸,"靴子"终于落地,这于业界来说绝对是当前的大事,若干官方的、民间的解读纷纷涌出。而与IPO重启直接相关的企业、券商、投资者正在加紧他们自己的备战。  相似文献   

7.
迈克·吴 《环球财经》2009,(11):112-112
从7月的牛市(加速上涨),到8月的熊市(自由落体式的暴跌),继而至9月的猴市(延续至10月的上蹿下跳),中国A股市场在过去的2009年第三季度中可谓领尽风骚,令无数投资者尽折腰。当然,从华尔街专业投资机构角度来看中国A股,很多美国同行难以理解中国“超级机构投资者”所特有的非凡能力。事实上,当A股市场看廉价流动性信贷的脸色行事时,  相似文献   

8.
《特区展望》2003,(1):18-18
证监会主席周小川表示,认可内地机构投资者(QDII)及中国预托证券(CDRs)的推出并没有时间表。QDII将允许境内投资者买卖海外挂牌的股票。继管理层早前表示允许境外机构投资者在12月开始参与A股市场后,市场揣测QDII亦将出台。CDRs则仿效美国预托证券(ADRs)。但该投资工具在中国的运作亦异于美国,因中国实施资金管制,禁止居民投资于海外资产:CDRs让中国投资者投资于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但ADRs则让美国投资者投资于海外公司。QDII及中国预托证券推出没有时间表  相似文献   

9.
王玉环 《新财经》2012,(1):37-39
由于上市要求严格,A股市场一半券商IPO选择借壳。近期,随着监管层对于券商IPO条件的放宽,2012年国内证券市场将掀起一波券商上市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信息》2004,(2):58-58
今年以来,我国网络经济逐步复苏,美国股市上的中国网络股股价也一路飙升,表示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网络经济格外看好.2003年12月9日,携程旅行网在美国纽约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业内人士介绍,在携程网之后,盛大、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国内互联网企业2004年也将陆续在美国上市,有望掀起中国企业进军美国股市的新一轮高潮.  相似文献   

11.
今年 2月 19日 ,我国改变了B股市场只对外国投资者开放的政策 ,允许境内居民进入B股市场。这一重大决策在广大境内外投资者、各家券商以及众多专家学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B股市场缘何开放 ?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指出恢复B股市场活力、有效利用我国居民外汇储蓄及实现我国证  相似文献   

12.
承接京沪高铁建设百亿合同,在利比亚投资损失"无法估计"。"谋杀"A股的元凶会是谁?多数投资者将近期A股持续下跌的原因归结到了大盘股IPO上,甚至有人怀疑,中国水电(601669.SH),这只巨型IPO会像去年农行上市一样,诱发A股的"最后一跌"。中国水电之所以会引起人们如此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股票历史上,同一家上市公司的A股价格比H股价格高是常态,很少出现A股价格持续低于H股价格的现象。A股比H股便宜被很多观察家看作是国内股票市场已经见底的标志,但自2009年底以来,相信这个结论的基金投资者重仓买进银行和保险类股票之后,得到的不是盈利而是亏损,4月中旬后这些金融股跌幅巨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信息》2014,(21):44-45
沪港通,通的可不仅仅是中国香港。这几个月,来自新加坡、美国、欧洲等国家的资金早已来到门外,等待通过香港这一中转站投资A股。在投资者心目中,境外投资者代表着理性、正确,有外资长期驻守的股票往往容易让投资者感到放心。在过去几个月,不少热钱流入香港,当中明显有资金流进A股ETF板块,无可否认,这与沪港通有密切的关联。作为外资投资A股的一大合法路径,RQFII很快将与沪港通相接。沪港通开通后,外资直投A股将没有障碍。  相似文献   

15.
阿里巴巴整体上市之后改变了很多东西。国外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态度变了,那么多投资大佬围着一个其貌不扬的中国来客啧啧称叹,希望多拿到点一手股。大学生的创业观和择业观变了,选择一家互联网公司看上去很美,尤其是跟对了带头大哥,有朝一日……简直不敢想了。不仅那些质疑马云的声音少了,他还再度成为活跃在社交媒体圈里的各种“导师”,他当年的演讲重出江湖,他的那些合伙人成为焦点,他的语录、观点比香飘飘绕的范围还要远。总之,阿里巴巴头上的光环一时无出其右,连腾讯和百度都相形见绌。  相似文献   

16.
李磊 《科学决策》2006,(2):56-57
2006年1月4日,商务部、证监会、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汇局五部委联合发布《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宣布白1月31日起允许外国战略投资者购买A股,这是国家继开放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国内投资实施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有利于吸引境外长期资本的入市,并有利于激活和推动国内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中国股市的大门由此对外资正式开启。预示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7.
数月之前,在阿里巴巴上市的新闻占据各大财经媒体头条的时候,《证券时报》在一个访谈中问我:"怎么看待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互联网巨头赴美上市?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完善,是否会有更多的科技企业在A股上市?"我答道:"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尽管公开上市有诸多益处,但上市公司往往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华尔街对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的一贯做法是:先包装上市,做多大赚一笔;然后大肆做空,左右上下割肉……"没想到竟一语成谶。1月最后一周,  相似文献   

18.
张榆 《上海国资》2014,(10):18-19
未来三五年的趋势是,海外基金加速涌入国内市场很快,A股将迎来沪港通,这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改变。A股向国际投资者敞开了大门。此前,外资机构进入内地市场主要通过QFII、RQFII两个渠道,并且额度有限。根据外汇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26日,QFII额度计622.11亿美元,RQFII累计额度2833亿人民币。相比拥有28万亿人民币市值的A股市场,这两个数字仅是在A股大通道上开了一个非常小的投资口径。也因此,A股纳入MSCI等国际指数一直未能成行。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油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ST长油")将成为首家退市的央企,这让投资者唏嘘不已。照理来说,A股一直被诟病的就是退出机制不健全,有公司因为经营不善而退市理应受到市场欢迎,但*ST长油的退市却引起了多方关注和中小股东的维权行动。一位曾经跟踪过*ST长油并撰写其研究报告的券商航运业分析师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对公司退市很吃惊,"搞不懂为什么会到如此艰难的境地。"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信息》2007,(20):49-49
对很多投资者来说,QDII的最大意义是打开了投资海外市场的有效渠道,从而增加了一条有效分散A股市场投资风险的新渠道。业内人士认为,在券商系、信托系和保险系QDII尚未破冰的情况下,基金系QDII与银行系QDII短兵相接,竞争激烈。投资者在投资之前需要仔细比较。[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