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农产品出口多样性、普遍性与农业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国家农产品出口的种类(多样性)以及每种农产品的供应国(普遍性)都各不相同。少有研究注意到农产品出口普遍性在农产品出口多样性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利用164个国家394种农产品1986~2012年的数据,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阐述了农产品出口多样性是如何通过出口普遍性影响农业增长的。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出口多样性对农业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农产品出口普遍性较高的国家,农产品出口多样性对其农业增长没有明显作用;而在农产品出口普遍性较低的国家,农产品出口多样性对其农业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此外,农产品出口多样性对农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建立在贸易保护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众多的因素,有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等。除开这些因素之外,贸易是否也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本文根据我国1980-2004年的数据资料,在对数据进行检验的基础上,运用OLS方法拟合了一个线性模型,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来检验农产品贸易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农产品出口在短期内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农产品进口则在长期内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发挥政府、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在我国农产品反倾销中的作用,研究我国农产品反倾销的联动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包括:可以更为有效地体现农产品反倾销的特殊性,规避国外对我国农产品的反倾销,开展对国外农产品倾销的认定工作,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优化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结构,保护我国农民、龙头企业的利益,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现代化进程,弥补我国政府职能的市场缺陷。  相似文献   

4.
刊中报     
《致富之友》2004,(8):23-26
根据商务部提供的最新信息,我国农产品出口努力克服国外反倾销和禽流感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实现稳定增长。出口105亿美元,同比增长10.5%。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水海、园艺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分别出口28.2亿美元和27.6亿美元,同比增长25.3%和29%。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产品出口频繁遭遇反倾销,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我国出口企业缺乏自律、应诉不利等内部原因,我们应从争取市场经济待遇、发挥国内协会作用、出口企业积极应诉、加强自律,以及建立农产品反倾销预警监控体系等方面来应对国外反倾销。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反倾销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笔者认为 ,对我国农产品反倾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迄今为止 ,农产品的反倾销活动是一个研究甚少的话题 ,国内外的文献都相当有限 ,基本上是沿着两条不同的技术路线展开的 :一条是案例分析 ,另一条是理论分析。国内学者对农产品反倾销的研究大多以案例分析为主 ,很少从理论分析的角度系统地论及农产品的反倾销 ,探讨的无外乎我国农产品遭遇反倾销的特点、内外部原因。国外对农产品反倾销的案例分析 ,考察了案例发生的市场条件和征收反倾销税后的市场结果 ,与国内大体相同 ;对农产品反倾销的理论分析 ,包括农产品反倾销的基本趋势以及农产品的特点是否会影响倾销幅度的确定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动态的评述 ,笔者认为 ,国内学者对农产品特殊性的认识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 ,生产分散且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是我国农产品生产的一个特点。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政府、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在我国农产品反倾销中的作用 ,研究我国农产品反倾销的联动机制及其运作模式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强度的不断加剧以及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我国农产品市场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章对我国农产品产地营销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农产品营销体系已经初具规模,营销主体和中介组织发展迅速。但还存在着营销渠道复杂、营销体系不健全、交易方式单一、产销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及资料分析,该文从培育多元化营销主体;强化品牌意识,推动农产品向标准化方向发展;抓好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优化农产品营销体系,构建多元化营销系统;完善营销管理机构职能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构建农产品营销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入WTO之后,世界市场对我国农产品出品一定程度的放开,使我国农产品出品贸易不断增长,但由于国际社会对保护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关注以及我国农产品生产缺乏协调和统一、农产品生产者和加工者素质低、农业外贸体制不完善等原因,致使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不断遭遇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因此,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增长;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标准体系;加大对农村教育与科技的投入,科学引导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培育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充分行使WTO成员的权利,参与新一轮农业谈判。  相似文献   

9.
2004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三年,我国农产品,尤其是优势农产品出口面临着严峻形势.国际上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对我出口产品实行"反倾销"、采取"保障措施"和设置各种技术性壁垒限制,已经成为农产品出口发展的主要障碍.企业开拓市场困难,潜在风险加大.要想获得长期稳定的贸易增长,农产品必须在提高商品整体质量、加强行业凝聚力上下大力气.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喜忧参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三年,我国农产品,尤其是优势农产品出口面临着严峻形势。国际上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对我出口产品实行“反倾销”、采取“保障措施”和设置各种技术性壁垒限制,已经成为农产品出口发展的主要障碍。企业开拓市场困难,潜在风险加大。要想获得长期稳定的贸易增长,农产品必须在提高商品整体质量、加强行业凝聚力上下大力气。  相似文献   

11.
李岩 《农业经济》2004,(9):44-45
农产品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而是国际市场的敏感产品。由农产品引起的贸易摩擦时有发生,反倾销是近年来农产品领域发生较多的贸易摩擦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融入全球化发展潮流中,针对我国农产品的反倾销案不断增加,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扩大和贸易的顺利发展,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新课题。本文试从我国农产品遭遇的反倾销现状出发,分析其产生的特点、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农产品遭受反倾销的思考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一、我国农产品遭受反倾销的回顾自从 1 980年美国对我国薄荷醇提出反倾销以来 ,截止 1 999年底 ,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先后对我国出口农产品提起反倾销案件达 2 1起 (见表 1 )。 1 980~ 1 990年我国平均每年遭到农产品反倾销指控 0 .4件 ,农产品年出口额平均增长率为 2 2  相似文献   

13.
米利群 《农业经济》2012,(7):121-122
本文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考察,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出口农产品实行质量管理和品牌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实际情况,从构建出口农产品综合管理体系、加强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培训、进行资质审查和管理等角度,提出了对出口农产品实行质量管理及品牌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80年美国对我国薄荷醇提出反倾销以来,截至2002年底,国外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案件已有511起,平均每年20多起。近两年呈增长趋势,每年都在30起以上,有时可达四五十起。涉案产品达4500多种。反倾销已成为阻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非关税壁垒之一。我国出口产品在西方国家市场上遭遇反倾销阻击的同时,外国产品又在中国市场进行大规模的低价倾销。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产品出口日本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运用引力模型分析了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经济影响。研究发现,日本蔬菜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制定越严格,我国蔬菜出口的阻力就越大,同时,由于与日本的标准相差甚远,我国蔬菜无公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日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反倾销为形式的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日渐盛行.中国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应诉不积极,以及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歧视性调查等原因,成为我国农产品遭遇反倾销的主要因素.本文就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反倾销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代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针对我国传统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的弊端,提出构建现代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构想:以信息化为基础,以渠道体系为核心,以组织体系为支撑,以服务体系和安全体系为保障促进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的高效运作。其中,渠道体系强调渠道关系的联盟化与一体化、渠道管理的信息化、渠道运作的终端化;组织体系强调参与主体的组织化、规模化、集团化、品牌化;服务体系强调服务手段、服务平台、运行机制建设;安全体系强调打造基于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为了保证现代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有效运作,应该理顺供应链管理体制,积极培育供应链核心企业,加强供应链各环节信息化建设,因地制宜选择供应链模式,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8.
自从1980年美国对我国薄荷醇提出反倾销以来,截至2002年底,国外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案件已有511起,平均每年20多起。近两年呈增长趋势,每年都在30起以上,有时可达四五十起,涉案产品达4500多种。反倾销已成为阻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非关税壁垒之一。我国出口产品在西方国家市场上遭遇反倾销阻击的同时,外国产品又在中国市场进行大规模的低价倾销。严峻的国际反倾销形势,需要我们按国际通行办法建立反倾销会计保护机制,强化企业反倾销应诉会计的成本收益分析,以便采取合理措施应对反倾销。  相似文献   

19.
对外反倾销不但对中国农产品具有保护效应,而且还会促进国内相关农产品的出口,存在出口效应。这一推理可以通过利用2004—2013年世界银行反倾销数据库(TTBD)、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CD)与中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的农产品出口数据进行实证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对外反倾销措施在短期内对发起国涉案农产品的出口存在抑制效应;而在长期内,随着反倾销税的征收对国内市场的贸易保护效果逐步显现,对外反倾销措施会对国内受保护农产品的出口规模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效应主要通过价格边际而非数量边际体现。  相似文献   

20.
构建农业标准化体系:我国应对TBT的最佳战略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农业标准化体系,实施标准化管理,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保证,同时也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最佳战略选择。本文分析了国外使用标准化手段作为技术壁垒的表现形式及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论述了构建我国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