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功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成功,积极的心理教育是成功素质教育实现的重要途径,成功素质教育模式下积极心理教育的应用一是要树立积极和谐的“成功观”,二是要实现成功心理训练和积极心理训练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朱克 《黑河学刊》2014,(1):150-152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但“90后”大学生幸福感缺失已是普遍现象。传统心理学时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集中于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和负面心理状态,而对幸福、快乐、满足等积极情感缺失的研究非常少。在探讨积极心理学观念来教育与引导培养大学生快乐、幸福的心态的同时,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当今“90后”大学生的幸福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绵延性和鲜明的扩散性,它深深地扩散到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心理状态、道德情操之中,构成当今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其许多精华,仍可为我们在人才培养中提供智慧和启迪: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与“人本主义”,可以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宗旨;第二,“立德立功”与“以义制利”,作为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第三,用“普遍和谐”与“知人善任”的观念培养人才的道德能力。  相似文献   

4.
曹艳 《中国经贸》2010,(24):162-162
高校是网络起源、推广、发展最广泛的地方。随着网络信息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与日俱增。网络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何在“网络时代”,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孙涵 《理论观察》2013,(11):109-110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和力量,通过人类潜能的发挥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积极心理学取向对地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积极心理学引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心理教育的核心理念,丰富教育内容,拓宽教育途径,建立支持系统,积极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经历了多次挫折和失败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作为一种对中小学生危害很大的不良心理,本文描述了其心理表现,从家庭、学校以及学生自身方面剖析了形成的原因,并从改善教育观念和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归因,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耐挫性和正确的目标取向等方面提出了五条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关怀主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人文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人文”的缺失、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缺乏人文关怀、大学生管理制度缺乏人本思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加强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重视人文关怀的研究,建设一支专兼职政治辅导员队伍;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伦理取向,运用人文关怀的心理陪护途径;还要建立矛盾预警网络和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心理化”进行专题研究,发展“中国教育心理化”成果,深化“中国教育心理化”理论,培育教育“自然融合体”,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是刻不容缓的大事。教育心理化概念的解释:教育心理化发展态势;中外教育家有关教育心理化资料考证;教育心理化理论发展的必然性等问题是教育心理化理论用力着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当代女大学生的成才障碍主要来自传统观念、性别歧视、自我塑造的偏差、不健康的心理、成功焦虑等因素。而要克服这些障碍,则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一是打破“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在全社会形成“男女平等”的现代意识,积极鼓励女大学生成才;二是有针对性开展“差别教育”;三是建立“成功女性网”,帮助女大学生克服成功焦虑;四是重视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关怀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中庸”作为儒家哲学的重要范畴与道德诉求的应然境界,深刻的影响着世人的思维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中庸”思想内在的蕴涵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路径原则,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中庸”思想呈现出的“至诚”、“致中和”、“时中”、“慎独”等要义精髓对于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基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借鉴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姜蓓丽 《改革与开放》2013,(9):77-77,81
谈到育儿的具体环节,现代幼儿家庭教育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以及“如何培养这样的孩子”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问题。因为“做正确的事情”与“把事情做对”都重要,但前者更是方向问题。本文尝试以中华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常为纲,借鉴中华先哲思想精粹,为现代家庭幼儿教育确定一个价值取向,为家庭的教育确定一个有机的、系统的方向并围绕“五常”开展具体家庭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2.
资助育人和心理育人是“大思政”格局的重要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高校心理育人融入资助育人契合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向,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外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着资助程序有待完善、育人内涵凸显不足、综合能力培养有待加强、心理帮扶有待深化等现实困境。应积极探索高校心理育人和资助育人有机融合的路径,构建精准化资助管理体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完善学生成长发展机制、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李存山 《杭州研究》2010,(2):136-145
在中国教育史上,胡瑗的“苏湖之法”暨“明体达用之学”曾成就一代教育之盛事。这一成就是在范仲淹的“慎选举”“敦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和庆历新政的推行中取得的。“明体达用之学”也被二程、朱熹、吴澄所肯定,这一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德、利用、厚生”的核心价值取向正相符合,故应予以高度评价。如何正确处理“日月体”的通识道德教育与“达用”的分科实用教育的关系,这应是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周效柱 《魅力中国》2011,(6):209-211
本课题以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为出发点,将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建立在学习型社会之中,对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积极探究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目标与策略,探索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建设性措施和职业教育体系模式。宏观架构以“现有教育体系”为基础,以三个思路为线索:一是重视职业教育,二是处理好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三是以区域化、信息化、科技化为取向,力图构建“众力合一”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在提高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同时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目标。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应是全面开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满足学习者对多种教育选择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学校办学定位不准,一些中职生自我定位出现偏差,致使中职生看不到自身的优势,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产生自卑、羞怯、孤僻等负面l心理,不敢与人充满自信地平等交往。影响他们在职业生活中获得成功与个人幸福。中职生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应该从中职教育的根本特点出发,一是通过案例教学,为中职生提供积极心理教育的历史典范;二是中职教师应该做一个心理积极、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人,为中职生提供积极心理教育的现实榜样;三是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职业能力,使中职生在职业能力的精益求精过程中不断地战胜自卑,树立自信。四指导中职生成功就业或创业,使他们在积累积极心理体验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内心的成功感与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强烈影响着军队院校的心理教育模式。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应积极关注新媒体的影响,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树立“尊重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丰富心理教育手段,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加强监控和管理,增强心理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师教学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三维目标”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需求的多样性和心理发展的独特性;强调了课堂资源的动态生成。为学生的学习实践提供了平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作为教师,不但要从思想上转变理念,还要从行动上积极实践,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8.
王晓晖 《魅力中国》2014,(18):165-165
近来,很多高校频频出现大学生自杀、自虐、自残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特别是民办高校的艺术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值得关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本文将从。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结合实践,对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提出培养民办高校艺术生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心理的途径,积极探索出一条高校辅导员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关于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秀华 《理论观察》2009,(3):119-120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由于受传统与教育观念的影响,政治袭着传统与教育模式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积极促进和不断深化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构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创业、创造”能力的“三创”人才培养模式这一课题,阐明了转变教育观念,积极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转变观念,扫清农村财源建设的思想障碍。要确保农村财源建设高质、高效,就必须努力完成理财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一方面要变静态、被动、消极的理财思想为动态、能动、积极的理财观念。在农村财源建设中,要坚决克服“无所作为”、“无能为力”、“听天由命”的思想,进一步振奋精神,树立自强自立的观念,自谋发展;变“哭穷”为“争富”,变伸手要钱为发展经济。另一方面要将市场取向与效益取向的原则放在财源建设的首位,注重科学决策,强化财政管理。在财源建设实践中,既要重产值、产量,更要重质量、效益,既重外延扩张又重内涵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