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大学生支付、投资的方式越来越多样,消费结构以及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以全国多所在校大学生为例,对其超前消费、投资理财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以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大学生理财意识,最后提出大学生应建立良好的超前消费观,合理评估超前消费的风险,厘清超前消费与投资理财的关系以及各个金融机构及高校应积极宣传并且提供有关投资理财的实践活动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丰富了我国普通家庭投资理财的选择,变革了传统的理财模式。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普通家庭开展该项金融活动的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普通家庭在进行金融投资理财时,主要取决于投资主体的能力,需要端正理财态度,才能更好地参与该项活动。  相似文献   

3.
以湖南省独立学院150名学生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二元Logi t模型,从大学生可支配资金额度、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了解、开设金融课程的情况等方面实证研究独立学院大学生投资理财行为的影响因素,并运用Pr obi t模型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得出结论:大学生开设金融课程情况、对互联网产品的了解、可支配资金额度以及渴望理财获利程度等因素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投资理财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并提出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投资理财意识、金融机构创新服务产品、政府积极打造良好的投资理财环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作为推动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群体,投资理财教育引起各大高校的重视。但是大学生在投资理财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文章以独立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投资理财资金、产品、时间、收益以及他们投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社会、家庭和个人等方面应对措施,旨在帮助大学生培养理财技能,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  相似文献   

5.
自2013年余额宝掀起了互联网理财产品快速普及的序幕以来,互联网理财的创新和发展已经改变了大众的投资理财模式并进一步迎合了理财产品市场的需要。文章分析了互联网理财的最新发展趋势,在线调研了影响居民选择互联网理财的相关因素,在强调风险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居民进行互联网理财的投资策略,从而更好的满足大众化的投资群体对于资金财富安全增值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集体,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众多离开了父母的大学生开始利用多余的资金进行投资理财,可是在投资理财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着大学生。本文利用问卷星调查平台制作调查问卷,随机调查的方式对在校大学生投资理财的情况进行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投资建议供大学生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作为富有知识、勇于尝试的群体,投资理财的偏好与选择影响着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未来发展。全国5000名大学生问卷调查和16位深度访谈的数据表明,大学生群体已具备一定的投资理财意识和行为,具有组合投资和风险承受力低的现实表现,大学生希望能有更多途径学习理财知识,金融机构能提供门槛低、期限短的投资产品。针对投资理财的诉求,应从个人、金融机构、国家三个维度进行引导,使得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投资理财观念,提高投资理财技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为投资理财市场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金融市场结合移动互联网推出了各种形式的理财产品,典型代表是阿里巴巴的余额宝和苏宁易购的易付宝等集收益、消费与支付于一身的理财产品。这种个人金融业务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亮点,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虽然国内投资理财市场有各式各样的理财产品,但却少有根据大学生理财特点来设计的投资理财项目。实际上,当代大学生在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有着强烈的理财愿望和需求,也具备进行投资理财的物质基础。目前商业银行对大学生理财市场开发尚浅,若商业银行能够在现有市场的供求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推出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投资理财产品,不仅在填补大学生理财市场空缺以及对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等方面有深远的意义,更是推动了全民理财意识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我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周期阶段。投资理财是人们在当今社会重要的经济活动,经济环境的改变不仅影响到了金融市场,同时对人们的理财观念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当今,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理财产品的多样化以及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给传统的理财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拟从金融市场的现状去分析新常态下投资理财的必要性以及针对投资者如何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使得大学生的可支配资金逐渐增加;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这一行业逐渐兴起,随之而来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也成为人们逐渐接受的理财途径之一。大学生作为对互联网具有高度黏性的群体,未来也将会成为互联网金融理财的主要群体。在对其他文献进行研读和总结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互联网金融理财的理财收益、大学生个人的主观规范、对互联网金融理财的主观评价等因素与大学生使用互联网金融理财的意愿具有正向相关关系;但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安全性的担心与使用该理财方式进行理财的意愿具有负相关关系。基于研究结果,为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的发展及大学生理性投资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经济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国民选择在现代金融领域进行投资理财,人们在面对各种各样金融理财产品时应该要对比自身的资产实力、承受风险的能力,谨慎地进行投资和理财。要在明确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对投资期限、投资结构以及投资预期收益的各项数据进行规划和选择。不管是金融行业的投资理财还者是互联网的金融平台的投资理财都是收益和风险并存的,人们在享受高收益的同时也要重视投资理财风险的存在,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投资理财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分析了财经类与非财经类专业大学生的消费收支状况和投资理财现状与问题,接着又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个人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针对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由此得出结论:无论是财经类还是非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的理财现状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出不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投资理财意识淡薄,理财产品选择单一,缺乏专业的投资理财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如何规范大学生炒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来大学生"炒股热",学校不能通过制度禁止学生投资股市,但可以通过重点教育等方法,为学生在学习理财知识和进行投机冒险之间构筑起一道有效的"防火墙",这是高校应当重视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多数人理财的起步阶段。大多数大学生依靠父母给予生活费,尚无过多经济基础,因此并未重视金融投资理财,但是大学作为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甚至定格的阶段,是投资理财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部分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多数学生仅仅是了解课本上的一些理论金融投资知识,因此通过实地调查来分析总结一些与大学生金融投资相关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增强大学生金融投资实践的可行性办法。  相似文献   

15.
在2013年,互联网金融进入人们的视野.它渐渐地从无到有,直到现在已经成为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领域.互联网金融投资理财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理财渠道和新的理财产品,不断冲击着人们原有的财富管理模式.本文依据于2014年开展的调查问卷结果来分析互联网金融投资理财对中老年群体财富管理模式所带来的影响.同时分析互联网金融投资理财对中老年群体理财所具有的风险以及规避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模式下,高校需要借助"互联网+"组织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为此,通过阐述"互联网+"模式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分析"互联网+"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同时提出"互联网+"模式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为高校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对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甚至理财方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分析互联网金融的总体发展态势上,基于湖北省江夏、恩施、随州、荆州、孝感五座城市的458户城镇居民调查问卷,通过收集数据,对城镇居民参加互联网理财投资的现实基本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互联网金融投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个别面谈和实地走访等方式对河南省(以新乡市大学生为主)在校大学生的理财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并从生活费来源、消费状况、投资理财状况和理财教育等四个方面切入分析,指出目前大学生理财尚存的问题,于此基础上,从学校社会家庭学生个人四个方面对大学生科学理财提出了可行性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理财教育的实施和开展迫切需要高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相互配合,而且优化理财教育方法和选择切实可行的实施途径对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大学生理财教育的具体实施途径,构建一条高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理财教育的实践路线。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购物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购物形式.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许多新政,而资金不足、货源无处联系、时间分配难度大则成为大学生创业难的核心问题.从大学生小金额入股集资入手,通过对建立并经营淘宝店铺、按比例分发股利等实践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出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分红试点股份制投资对大学生创业、管理、理财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