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并利用相关数学模型对淮安生态旅游资源的27个评价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淮安推广生态旅游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胡洪亮 《价值工程》2013,(17):149-150
目前,淮安市正全力打造"大旅游"业,努力实现旅游产业从一般观光旅游城市向生态休闲城市转变,不断提升淮安旅游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本文对淮安生态旅游资源在开发与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开发原则、产业集群的完善、环境保护以及如何推广淮安市生态旅游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辨析生态旅游的内涵,从开发准备、资源评价、产品设计三方面探讨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并就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的原则、项目选择、设备设施、经营管理作深入论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生态旅游资源相关内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生态旅游资源具体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江苏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按苏南、苏中、苏北选取有代表性的生态旅游资源作为评价对象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态旅游外延从自然生态领域拓展到社会生态领域,城市生态旅游应运而生,并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和得到蓬勃发展.本文在分析生态旅游和城市生态旅游内涵、城市生态旅游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资源和区位两方面对九江市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九江市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产品类型和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6.
在对桂林会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以保护性开发为基本原则,树立科学旅游观,构建桂林会仙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以此深入推动生态旅游产品、旅游管理及旅游业态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7,(27):49-50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是中国最后一个狩猎部落的聚居地,生态旅游才刚刚起步,如何利用优势自然资源、特色资源、民族文化资源等,通过资源整合实现生态旅游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生态旅游、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生态旅游的优势以及建议,希望能够对其他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河川湖泊生态脆弱,发展传统旅游对她的破坏极大.本文就如何有效利用山川湖泊,提出发展生态旅游是她的优势选择.本文对传统河川湖泊旅游的弊端进行阐述,提出了湖泊发展生态旅游的势在必行,对河川湖泊生态旅游的开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摘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许多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资源环境都逐渐变为一种压力,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提倡生态旅游方式。生态旅游是契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旅游方式,有利于保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长久、持续利用。因此,研究自然保护区内生态旅游的开发和规划,以及现阶段生态旅游管理现状和完善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许多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资源环境都逐渐变为一种压力,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提倡生态旅游方式。生态旅游是契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旅游方式,有利于保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长久、持续利用。因此,研究自然保护区内生态旅游的开发和规划,以及现阶段生态旅游管理现状和完善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6,(24):244-247
珠江—西江经济带有丰富的可开发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目前缺乏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了流域内旅游业发展滞后的现状。通过对广西西江流域丰富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提出开发的可行性。文化生态旅游是生态经济的重要形式,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对于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调动当地居民参与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实现脱贫致富具有积极作用。珠江—西江经济带广西部分主要包括南宁、柳州、梧州、贵港、百色、来宾、崇左七个城市。要构建生态文化旅游聚集区,应当挖掘当地的生态文化,依托原始民族风情、红色历史、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建立旅游战略联盟,培育一批有旅游影响力的风景名胜区。通过研究目前西江流域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一种以渴望自然,回归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提倡环保的森林生态旅游正成为国际生态旅游的新趋势和新时尚.但我国在森林生态旅游的经营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生态旅游发展还不完善、旅游生态意识落后、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生态旅游有名无实、景区内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旅游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文章以桂林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指出其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生态旅游稳步、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生态旅游的强势开发必然对旅游地的社会经济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以桂林八角寨、猫儿山、花坪为研究对象,采用AHP法,综合评价不同层次的生态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旅游开发有力地促进了八角寨国家森林公园、猫儿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桂林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改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评价值分别从0.60和0.71提高到1.21和1.08;0.562和0.267提高到0.970和0.602;0.73和0.73提高到1.07和0.86。但同时,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掌握一个度,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不断完善,其理念逐渐引入到旅游业之中,并作为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感受的带有责任的旅游,正成为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华安县拥有丰富且地方特色突出的生态旅游资源,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析了华安县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践,提出一系列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李峻 《乡镇企业科技》2013,(31):148-149
科学发展观可以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生态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实质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通过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保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因此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关于建立我国生态旅游认证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开展生态旅游认证工作是解决生态旅游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生态旅游认证的内涵,生态旅游认证的研究和实践进展,并就建立我国生态旅游认证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段的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黎贡山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打造特色生态旅游产品:利用多元化资金运作方式参与开发:加强区域合作;重视保护,社区参与:理顺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等。  相似文献   

18.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在世界各地迅猛发展,给国家和地方带来了巨额的经济收益,但是由于缺乏相关法律的规范制约等原因,旅游开发商及地方政府的开发利用,使得生态旅游资源得不到可持续性的利用和保护,也使生态环境遭到了直接或间接的破坏.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分析了农业生态旅游形式在当地的发展及现状,以及导致生态平衡破坏的因素,最后本文对平谷区的生态旅游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森林生态旅游面临着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森林生态旅游区环境系统失调、森林生态旅游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森林生态旅游必须强调以生态效益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依据,以社会效益为目的,力求达到三者结合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以此来保护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森林生态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相似文献   

20.
森林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生态旅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快速发展。本文探讨了森林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内涵,设计了在遂昌县开展科考森林生态旅游、探险森林生态旅游、观光森林生态旅游、保健森林生态旅游、游憩森林生态旅游5种旅游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