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配偶权是夫妻双方享有的重要身份权,也是婚姻立法中一项颇受争议的权利。对配偶权的内涵、立法的指导原则、侵犯权利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以及配套的法律制度的规定是完善配偶权制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配偶权作为一种人身权,具有支配权和相对权的双重特征.夫妻间同居义务和忠实义务(也称作贞操保持义务)作为最基本的两项义务,极具代表性的阐释了配偶权的垄断性特征.但这种垄断性在夫妻之间、夫妻与第三者之间又有不同的表现,对其具体如何界定,学界尚存分歧,有必要对之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3.
姜太 《活力》2012,(16):76-76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指离婚夫妻,配偶一方由于过错行为侵害了另一方的合法权益,并且其过错是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离婚时无过错的配偶一方对由此所受的损害,过错的一方配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民事法律制度。越来越多的夫妻离婚,涉及损害赔偿,无论是精神上的赔偿还是物质上的赔偿都给审判活动带来困难,也使得双方当事人的矛盾更加突出,笔者从损害赔偿制度入手,以期减轻当事人双方矛盾,维护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王颖 《英才》2005,(4):99-99
在夫妻高管联手卷走巨额客户保证金这一事件中,首先在职务的安排上就有问题。因为参照行政管理规定,夫妻双方是不能担任同一个单位的领导,一方也不得在其配偶领导的单位任职。这是作为一种制度防范来规定的,就好像不能让夫妻二人一个做会计,一个做出纳  相似文献   

5.
生育权是指夫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决定是否生育及生育的次数、时间的权利。生育权侵权的类型包括配偶侵害对方生育权、公权主体侵害生育权以及医疗主体侵害生育权。《婚姻法解释(三)》否定了丈夫以妻子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权为由请求损害赔偿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6.
据民政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共办理离婚登记363.7万对,较上年增长3.9%.我国离婚率自2003年以来呈连续增长之势.而由于第三者的原因导致离婚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我国《婚姻法》只将离婚损害赔偿主体限定在配偶之间,但对于破坏婚姻关系之"第三者"的责任,法律并未作出明确规定.为了充分保护无过错方配偶,应该将配偶权明确写入《婚姻法》,使其对第三者主张侵权损害赔偿具有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7.
夫妻房屋所有权是家庭房屋所有权的主体。由于夫妻财产制度的特殊性,在夫妻房屋所有权登记问题上,各地房屋所有权登记机关历来存在不同的登记方式。有的与法律的规定不尽相符,与房屋所有权登记行为的性质、要求不相统一,因而引起的纠纷也不少。为了做好夫妻房屋所有权登记工作,本文作如下思考。思考一:如何认识夫妻财产制度的法律规定、房屋所有权登记行为的性质、要求?我国关于夫妻财产法律制度的内容,主要规定在《婚姻法》中。从我国修改后的婚姻法规定的夫妻财产法律制度看,夫妻财产制度分三类:1、夫妻双方共同共有。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  相似文献   

8.
配偶权制度是婚姻法律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具体权利的界定属于制度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配偶权的特征入手,综合学界对该项权利的代表性理论,通过分析提出相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分居两年即可自行离婚有些人以为夫妻只要分居两年就可以自行离婚,而不必经过民政部门或法院的处理。其实,这种认识并没有法律根据。因为离婚是配偶双方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只能到民政部门协议离婚或到法院诉讼离婚,此外没有其他途径。同时,民政部门和法院认定离婚的法定标准是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这要从夫妻双方的婚姻基础、婚后感情、离婚原因、有无和好可能等诸方面综合认定,是否分居只是其中的一个参考因素,当然不能和离婚划等号。先提出离婚会吃亏有些人认为,先提出离婚的一方,在财产分割时就…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资助体系中的双方往往对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及其边界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造成了侵权的行为和义务意识的淡漠,从而形成了诸如学生隐私权被侵犯,消费权被不合理地制约,学生将受助权当做“免费午餐”,义务意识淡漠,感恩意识缺乏等社会问题.因此当主体侵犯客体权利或不履行义务时,势必引起了法律责任.本文通过对学生资助体系中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法律行为进行研究与界定,据此明确双方的法律责任,探讨调适双方的法律关系的方法与途径,最终促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的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财会月刊》2011,(6):68-74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税收法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税法是引起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税法可以产生具体的税收法律关系 B.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并不平等,双方的权利义务也不对等 C.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各级国家税务机关是税收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主体之一 D.税收法律关系总体上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都是由权利主体、权利客体两方面构成  相似文献   

12.
纪在霞 《价值工程》2010,29(10):246-247
完善我国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有必要在《婚姻法》中明确规定配偶权,并对配偶权所派生身份权的范围予以明确。从配偶权和司法实践的角度确定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应考虑的因素,一是双方结婚时间的长短,受害人对配偶或家庭的贡献;二是侵权人的侵权原因、主观动机、过错程度和具体情节;三是受害人非财产上损害的程度和后果,离婚后对受害人生活的影响;四是当地经济状况和赔偿义务人的经济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的一项基本原则,其法律价值取向在于通过规定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告知和保证及保险人的弃权和失权调整保险合同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平衡关系和地位优劣状况.  相似文献   

14.
将"夫妻双方应当互相忠实"作为一种特殊的义务,则这种义务来源于何处?在分析法学看来,其其义务来源分别是:主权者的命令;有效力的规范;社会要求个体服从规则的坚定程度;社会对于违反规则或者将要违反规则者施加的巨大压力."夫妻双方应当互相忠实"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更是一项法律规范.那么,这项法律规范的效力来自于何处?这项法律规范的效力来自于:主权者的意志;更高的规范;承认规则;制度事实.  相似文献   

15.
离婚经济帮助制度是我国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规定的离婚救济制度之一,也是婚姻法中被公众认可的法律亮点.该制度以尊重夫妻双方人格独立与平等,致力于保护弱者利益为出发点,以有效实现损害与救济之间的衡平为宗旨设立的离婚救济制度,即法律为离婚过程 中权利受到损害或经济遇到困难的一方提供的权利救济及困难帮助的方式.该制度设立的初衷原是使得离婚时生活困难的人,可以得到原配偶的经济帮助以便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需求.但是,通过这几年婚姻法司法实践中暴露出经济帮助制度尚存在尚需规范和完善,以解决司法实践中很多难点和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肖青 《企业导报》2012,(23):245
婚姻家庭关系是维系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配偶权是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的核心内容,本文分析了两大法系配偶权制度及其对我国立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什么是经济合同?   经济合同是合同的一个类别,按照&;lt;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gt;的规定,经济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它组织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设立、变更、终止“经济权利义务关系的契约.合同一经签订,就对双方产生法律的约束力,签约双方的权利义务就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护和监督.任何一方如不履行合同的规定,就要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如罚以违约金、赔偿金等.   ……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登记实践中,不少登记人员对房地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登记的效力与隐性共有权人的共有权的保护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疑问:房地产登记产权人将房地产出售并申请房地产转移登记后,其未被登记为产权人的配偶(隐性共有人)可否主张转移登记违反夫妻财产共有制的规定而请求人民法院撤销登记行为?  相似文献   

19.
在法益受侵害的情况下,配偶对对方的救助义务应当基于法律的明文规定或者基于共同生活所形成的信赖关系.刑法上配偶的作为义务并不具有无限性,配偶一方自杀是其个人决定,此时应该排除另一方救助义务.如今,国内司法界针对配偶作为义务这一点的讨论基本上都倾向于形式方面,认为作为义务是配偶所必须承担的,这种对于配偶关系对不作为犯罪成立范围的粗泛理解显然是违背刑法理念的.此外,还有从不少刑事判决结果可以看出,无限制的扩大配偶的作为义务的范围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姚丽艳 《活力》2014,(9):29-29
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是指公证机构依法对夫妻(包括未婚夫妻)双方就各自婚前财产、婚姻存续期间财产的权利归属和债务的范围所达成的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的活动。它有助于明确夫妻财产的数量、范围、价值和产权归属,是解决婚姻、财产纠纷的可靠法律依据,对于稳定家庭关系和财产关系,预防婚姻纠纷,保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具有积极意义。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有两种形式,一是未婚夫妻在结婚登记前达成协议,办理公证;一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达成协议,办理公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