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廖伟径 《经济》2014,(7):44-46
正5月21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共同见证下,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了《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了《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这标志着持续了十余年的中俄天然气谈判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长期难以逾越的价格分歧长期以来,石油贸易一直是中俄能源合作的主要载体。2013年两国签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3月24日结束了对俄罗斯的国事访问,此次访俄期间,中俄双方签署了一系列深化能源合作的文件,中俄天然气贸易谈判也有了出乎意料的进展。据悉,中俄两国计划在2013年6月敲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对华出口俄罗斯天然气合同的条件。年底前,中俄有望谈拢价格,签署长期合同。  相似文献   

3.
环球速览     
《经济》2014,(6):60-61
正中俄:签30年供气协议21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见证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在上海签署了《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结束始于2004年的中俄天然气谈判"马拉松"。根据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  相似文献   

4.
中俄天然气管道建设进程迟滞因素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是世界石油天然气储量最大、开发能力最强的国家;中国对石油天然气有需求,是最稳定、最广阔的市场,资源互补为能源合作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中俄双方政局稳定,政治关系良好,又为开展长期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础。此外,中俄两国地理位置邻近,运输较方便,可减少运输风险与成本。可见,中俄能源合作具有天时、地利、人和诸多有利条件。近年来,中俄两国领导人已经达成共识,力图通过大项目启动与运作来提升两国经贸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大陆桥视野》2012,(7):91-91
哈石油天然气部部长门巴耶夫近日表示,从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的卡尔塔雷到阿斯塔纳的天然气管道计划于2013年开工,管道运输能力为20亿方/年,项目金额为30亿美元,建设期为2年。  相似文献   

6.
国际资讯     
中俄首条管道2011年启用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公司代表比留林近日表示,俄罗斯和中国计划在今年年底前签署有关俄对华出口天然气的政府间协议。比留林说,根据中俄协议,俄罗斯将建设通往中国的输气管道体系,其中总造价为100亿美元的首条输气管道将在2011年投入使用。据介绍,俄罗斯准备通过西线和东线管道每年向中国出口600亿至8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东部管线是指将俄萨哈林地区的天然气出口到中国;西线方案是指铺设“阿尔泰”输气管道,经俄中西段边界向中国出口天然气。(北京晨报)新疆喀什航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经过大规模扩建改造,喀什机场已建成国…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能源战略调整与中俄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重新制定发表了《2035年以前俄罗斯的能源战略》,战略出台后极大地促进了中俄在石油、天然气方面的合作,为中俄能源合作开辟了新的领域。但俄罗斯国内仍存在"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中俄能源合作方式单一以及面临日本、韩国在能源上的竞争等问题仍然存在。面对这些问题,我国应继续深化中俄之间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加强双方的政治互信,推进能源合作方式多样化,积极推动建立中日韩能源合作机制,为中俄能源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8.
新亚欧大陆桥沿桥国外段,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能源富集,石油储量约1500亿吨,煤炭储量2万亿吨以上,天然气储量近7500亿立方英尺,堪称世界"能源聚集地"。目前已建成或在建的东北中俄原油管道、西北中哈油气管道两条重要管道及西南方向沿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油气生产国和出口国,中俄油气合作对于推动两国经济的共同发展,提高两国间的贸易水平,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俄之间的油气合作互补性强、合作基础好,其战略地位没有替代性。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对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俄罗斯推进远东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俄能源领域合作将呈现石油、天然气等一起发展、东线西线并举、上游下游协调推进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天然气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近四分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国。作为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国和邻国,俄罗斯与中国在天然气方面具备长期合作的政治和经济基础。但是,两国在天然气方面的合作却迟迟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1.
刘夷 《经济月刊》2014,(1):56-58
2013年,中国与俄罗斯两国最高领导人多次会晤,备受世界关注。这更坐实了中俄互为最主要、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展望未来,中俄关系走势如何?合作重点又在哪里?为此,《经济》记者采访了俄罗斯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听他分析中俄双边关系走向与共同利益前景。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政治互信得到加强,发展经贸科技合作的条件明显改善。俄罗斯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是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大国之一。因此,中俄两国在能源问题上的这种互补性和依赖性,加上两国之间的地域特点,决定了中俄两国之间在经贸合作问题上可以密切合作、互惠互利。本文就积极推进黑龙江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必要性及推进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此实现中俄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据俄新网报道,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rom)副总裁亚历山大·梅德韦杰夫透露,俄罗斯、土耳其与以色列将在近日就“蓝流-2”号天然气管道(Blue Stream)项目开始磋商。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对俄罗斯现行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与管理体制进行了剖析,指出了俄罗斯天然气行业的政府管制和Gasport股份公司独家垄断经营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总结出了对于我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的一些启示,文章认为,我国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市场体系,在加强市场宏观调控的同时,适度放松政府管制,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努力健全和完善天然气市场,以促进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许一力 《新经济》2014,(18):14-14
亚信峰会确实给世界带来了不少震撼,就在次日,中俄相互角力10年的天然气贸易价格就火线敲定了,再度让世界看到了两个超级大国走向共赢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大陆桥视野》2011,(3):91-91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2011年2月11日证实,计划从2015年末开始沿西线向中国供应天然气,预计2011年年中与中国签署供气合同。  相似文献   

17.
成万牍 《经济》2006,(9):52-53
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已经进行了15年的对话,2006年更是带来实质性成果的一年。自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访华、中俄在能源领域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以后,两国在能源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步伐明显加快,中俄能源贸易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双方已经建立了专题工作组,确定合资计划,在石油深加工、建设新的炼油厂等方面展开合作。在天然气和石油管道方面,具体工作也已展开,预计最早将于2011年开始对中国供气。  相似文献   

18.
龚萍 《时代经贸》2006,(4):44-46
2004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中俄签署《中俄关于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解决了4500公里边界的划界问题; 2005年,中俄两国举行了9000人参加的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是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 2006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访华,中国掀起“俄罗斯年”大型主题文化交流活动; 2007年,俄罗斯将举办“中国年”…… 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欧亚大国,在经历了数十年的争议后,从未像今天一样,如此亲密地分享过共同的利益;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关系也从未像今天一样如此亲密;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与北方邻国俄罗斯正走得越来越近。而中俄两国的经贸往来,也将搭乘这一契机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大陆桥视野》2012,(7):87-87
据俄新网消息,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副总裁列昂尼德·费杜表示,俄罗斯最大的私人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预计2016~2017年开始向中国出口俄罗斯天然气。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潜力巨大,双向投资日趋活跃,中俄两国经贸关系不断深化。中俄双边投资规模和质量的快速提高,对中俄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通过分析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对中俄贸易所产生的效应,能够更好地促进中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本文从贸易与投资规模的角度,选取1992—2008年的中国对俄出口贸易额和对俄进口贸易额作为被解释变量,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作为解释变量,设立了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用以考察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对中俄进出口贸易的短期和中长期影响。结果表明: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流量对中国对俄出口贸易影响不显著,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存量与中国对俄出口贸易之间存在互补效应,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流量与中国对俄进口贸易之间存在互补效应,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存量与中国对俄进口贸易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