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胡晓亮 《魅力中国》2013,(34):50-50,52
在戏曲艺术表演的天地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优秀的戏曲演员所塑造的舞台形象,总是闪耀着与众不同的艺术光彩,感人至深。但也常常看到有的演员,练就了各种基本功,甚至还能完成各种高难度的技巧,但到了舞台上,他们所塑造的人物艺术形象却不够感人。  相似文献   

2.
张英妹 《魅力中国》2014,(18):103-103
在戏曲历经数百年并取得无数优异成果的今天,如何塑造出更好、更高的舞台人物形象。怎样处理好传统戏人物与现代观众的时空感。成了新时期戏曲演员的难点和热点,更是我近年来一直在努力追求、探索的一大课题。通过不断学习和体验,使我对传统戏曲艺术有了更深的解读,我认为传统戏曲艺术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以现代观众审美要求为出发点,并运用戏曲表演程式,在人物身上融入演员的创新艺术风格,才能塑造出真实感人,充满时代气息的舞台形象。  相似文献   

3.
陈海洋 《魅力中国》2011,(20):309-309
随着戏曲艺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打击乐器在戏曲艺术中的运用占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戏曲音乐中占有“半壁江山”,是戏曲乐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各个演出的戏曲剧目中塑造典型人物,展现人物的复杂内心情绪,可以说是其它任何乐器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崔巧云 《魅力中国》2014,(20):124-124
在戏曲舞台上,演员要塑造栩栩如生、神形兼备的人物形象.让人过目不忘,产生能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除了唱、做、念、打以外,还要有身韵、神形的完美结合。演员必须通过自身的刻苦训练,掌握娴熟的表演技巧,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塑造人物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戏曲基础的身段训练中,则要多在“韵”字上下功夫,加强身韵的训练,才能使自己的表演艺术达到一种完善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宋金勇 《魅力中国》2010,(19):66-66,57
戏曲艺术是集戏曲、歌舞、话剧、武术、杂技等综合性艺术表演体系。舞台灯光则是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导演和舞美设计一道对剧本进行二度创作,为演员进行照亮舞台,提供表演的二度立体空间,描绘舞台上剧情的环境和过渡时间,对剧情的发展进行渲染、烘托、递进和转变,塑造和刻画剧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以及内心世界的变化。因此而谓之“戏曲艺术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常飞 《魅力中国》2014,(10):67-67
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也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戏曲在长期的过程中,逐渐融合唱、念、做、打各种艺术手段,为本故事,为塑造人物服务。  相似文献   

7.
王克 《魅力中国》2010,(19):63-63
戏曲演员创造角色,从美学上说,就是在舞台上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在戏曲表演的天地里,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优秀的戏曲演员所塑造的舞台形象总是闪耀着与众不同的艺术光彩,感人至深。但也经常看到有的演员,练就了各种基本功,甚至还能完成各种高难度的技巧,但到了舞台上,他们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却不够感人。  相似文献   

8.
张斌  孙炳乾 《魅力中国》2014,(25):85-85
“生、旦、净、末、丑”是戏曲舞台上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净行是戏剧舞台上不可缺少的的一个表演行当。传统戏曲的净行俗称“花脸”,又分为铜锤花脸、架子花脸和武花脸,主要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有突出特征的男性人物。“武花脸”又称武净。和架子花脸有些相像,是在架子花脸的基础上,着重表现打、翻、摔,重视腰腿功、把子功和身段功,代表人物比如鲁智深、李逵、张飞等。铜锤花脸代表人物徐延昭、包公、曹操、尉迟恭等。我主要以铜锤花脸为主,下面就浅谈一下戏曲中的铜锤花脸行当。  相似文献   

9.
冯新国 《魅力中国》2010,(27):230-230
随着戏曲艺术的不断创新,打击乐器在戏曲中的运用也发展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塑造典型人物,提示人物的复杂情绪中,起到了别的乐器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志荣 《魅力中国》2010,(24):31-32
文章针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师生普遍存在的对戏曲教学的错误认识,提出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戏曲剧本更是以其流畅、优美、整齐而又极富表现力的戏曲语言、不拘一格的人物塑造方法、深刻丰富多彩的主题思想等太多的文学情韵,堪称是精美的文学作品,所以在提倡“大语文”教学观念的今天,我们更不应抛却对戏曲剧本的挚爱。倡导让戏曲剧本走进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1.
付国峰 《魅力中国》2014,(18):102-102
戏曲,既是体验的艺术,更是表现的艺术,而舞台体验的方式虽有多个特点,但如果没有人物体验,就不会有戏曲的动人形象,只有用心体验人物,才能塑造出真实可信、鲜活生动的舞台形象。  相似文献   

12.
梁红 《魅力中国》2009,(18):197-198
我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是以唱、做、念、打综合表演的戏剧形式。它拥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和特殊的艺术魅力。"身段"功是戏曲表演的基本功,是唱、做、念、打表演形式的载体,是戏曲教学中的一门"主课"。身段是戏曲表演艺术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戏曲表演程式当然也不例外。寻根究底,中国戏曲表演程式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但是,戏曲演员在塑造舞台形象、创造表演程式的时候,不仅致力于对直接生活的体验和提炼,而且放眼于广泛的间接生活和各种艺术、  相似文献   

14.
马永辉 《魅力中国》2012,(29):19-19
做为一名戏曲演员,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自己的表演能够受到台下观众的认可,对自己所塑造的人物产生共鸣。与舞台上的另一个“我”体验着同一个悲欢离合。而怎样能使自己的表演获得成功呢?我认为演员本身对角色的塑造应拿捏好尺度,过之或不及都会影响到舞台角色塑造的状态,以下是我的几点小小认识。  相似文献   

15.
徐伟 《魅力中国》2013,(14):81-81
戏剧是以人的动作、形象来反映生活、表现思想的。人物形象是剧本和舞台艺术各部门的创造中心,而服装、化妆是表现人物的社会地位、精神气质的有力因素之一,是演员塑造舞台形象最直接的辅助手段。本文对戏曲人物造型艺术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着中国戏曲艺术的表现体系和艺术手法,又与中国传统音乐各种艺术技法一脉相承.戏曲音乐为戏曲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人物情感及推动戏剧矛盾的发展和变化起了重要作用.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在新的时代里,最繁重的任务是戏曲音乐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李红艳 《魅力中国》2013,(10):69-69
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着中国戏曲艺术的表现体系和艺术手法,又与中国传统音乐各种艺术技法一脉相承。戏曲音乐为戏曲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人物情感及推动戏剧矛盾的发展和变化起了重要作用。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l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d,多姿多彩,出神八化。在新的时代里,最繁重的任务是戏曲音乐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一部戏曲作品的魅力,最终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体现。演员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就是观众对这部作品的鉴赏过程,一位成功的演员,只有正确把握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认真体验和创造角色,才能使戏曲作品有感染力,才能打动观众,让观众叫好。古今中外所有的优秀剧目,都离不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戏曲离不开人物的塑造,人物是戏曲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邢鹏远 《魅力中国》2013,(12):51-51
如今传统戏曲的生存状况可谓江河日下,在“振兴”的口号下,寻找戏曲新的发展方向、突破原来传统的束缚,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之下,戏曲舞台上新编戏演出的比重越来越大。 新编戏要求完整的故事、戏剧性、人物冲突;传统折子戏则简化故事情节,以歌、舞为重点,以歌、舞为内容。进一步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两个现象背后所隐藏个更深一层的问题:对于戏曲而言,完整的剧情故事和歌舞抒情性,哪一个更符合戏曲的本质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丁煦 《魅力中国》2013,(8):346-346
戏曲服装作为戏曲艺术综合呈现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艺术历史悠久,艺术积淀丰厚,对于体现戏曲的规定情景、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渲染舞台氛围、塑造人物形象等,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戏曲创作中,戏曲服装与导演、舞美、灯光、演员、道具等各部门共同完成剧目的创作演出任务。社会在发展,戏曲艺术也随之不断完善,它的发展完善遵循着传承式发展的本质规律——在保持民族艺术创作原则和特征的稳定性同时,受当下时代审美的影响,对传统艺术元素重新排列组合。这种“排列组合”既是对传统的突破又是对传统的延续,给现在的戏曲服装创新设计提出了新的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