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技术创新绩效不仅与研发投入资金有关,与企业自身的技术能力水平也密切相关。对107家全球R&D领先的通信和技术设备制造类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及其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宽度、深度和行业领先度三方面对知识基础结构进行了测度,从探索力和扩散力两个方面对知识基础运作能力进行了测度,综合分析了知识基础能力和研发资金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知识基础比研发资金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大;同时,知识基础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受到技术探索能力和传播能力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绩效不仅与研发投入资金有关,与企业自身的技术能力水平也密切相关.对107家全球R&D领先的通信和技术设备制造类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及其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宽度、深度和行业领先度三方面对知识基础结构进行了测度,从探索力和扩散力两个方面对知识基础运作能力进行了测度,综合分析了知识基础能力和研发资金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知识基础比研发资金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大;同时,知识基础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受到技术探索能力和传播能力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企业外部知识获取路径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企业获得外部知识的路径,建立了外部知识获取路径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模型,并以我国86家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对外部知识获取路径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给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5.
从知识基础观的视角出发,通过收集和整理2007-2013年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主并企业的面板数据,对技术并购模式与主并企业创新绩效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技术并购中,技术知识基础深度与主并企业并购后的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而技术知识基础宽度与创新绩效呈U型关系;非相关技术并购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相关技术并购对其没有显著影响。但引入知识深度和宽度这两个调节变量后发现,技术知识基础较宽的主并企业,开展相关技术并购时,其并购后的创新绩效会较差,而开展非相关技术并购时,其并购后的创新绩效较好;对于技术知识基础较深的主并企业,开展非相关技术并购,其并购后的创新绩效较差。 相似文献
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8,(2)
中国企业长期存在着技术创新绩效低下的问题,而随着技术研发的日益复杂化以及成本和风险的不断提升,企业间合作研发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及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分别考察企业间合作研发决策以及企业间合作研发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不开展企业间合作研发,开展企业间合作研发可显著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只有在企业间合作研发强度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时,增加企业间合作研发才可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而合作研发强度过高时并不能有效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7.
基础研究可以为企业带来大量新颖性知识,是企业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构建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基于知识理论,分析企业基础研究广度和深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考察企业桥接科学家的中介作用及知识整合能力的调节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2009—2019年科学导向型中国生物制药行业80家企业专利申请和SCI论文发表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基础研究广度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而基础研究深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企业桥接科学家在基础研究广度、深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同时,企业技术知识整合能力可以强化基础研究广度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正向关系,削弱基础研究深度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8.
首先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关系网络,然后从知识基础深度和中介控制能力两个方面测度了知识基础能力,最后对105家全球R&D领先的通信和技术设备制造类企业知识基础能力进行了测算,分析了其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知识基础深度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企业中介控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 相似文献
9.
结合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从理论上剖析了顾客知识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构建了顾客知识类型与技术创新关系概念模型,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系统研究了顾客知识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机理,并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实证检验了顾客知识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模型和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10.
绿色技术创新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使用1985—2017年中国绿色技术专利数据,基于创新组织微观视角,运用负二项回归分析方法探究中心度、结构洞与聚集性3类合作网络特征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以及知识广度、知识深度与知识融合性3类知识基础特征在上述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①中心度与结构洞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聚集性对其具有负向影响;②知识广度削弱了中心度与结构洞的正向影响,同时削弱了聚集性的负向影响;知识深度强化了中心度与结构洞的正向影响,削弱了聚集性的负向影响;知识融合性在合作网络特征对不同类型绿色技术专利申请数的影响中具有不同的调节机制。最后,基于合作网络特征与知识基础特征优化视角,为我国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创新组织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Antonino Vaccaro Author Vitae Ronaldo Parente Author Vitae Francisco M. Veloso Author Vitae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0,77(7):1076-12407
The business valu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n enduring research question. This research provides new insight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supporting this relation by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tools (KMTs) on the performances of business units involved in inter-firm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rojects. We extend current literature by developing and empirically testing a model where: (1) the use of KMTs is affected by critical organizational variables, (2) KMTs can impact the innovation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s of business units. We find that mutual trust and culture for change do not affect the extent of the use of KMTs, while collaborative experience and naturalness in using ICTs as substitutive of face-to-face contact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Moreover, we show that a more intense use of KMTs has a direct positive effect on new product performance and speed to market, as well as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Yet, only new product performance acts as an indirect conduit linking KMT use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discussion and perspectives of further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impact of KMTs on innovation practices in inter-firm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分享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技术创新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技术创新作为典型的知识性活动,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分享特别是隐性知识的分享,成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积淀保证。文章根据隐性知识的特性和知识分享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由此提出了建立分享机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公共财政投入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2005—201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相关数据的随机效应模型(RE)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各类文化事业费支出对文化产业增加值都有显著影响,但贡献度差异很大。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我国文化产业公共财政投入的结构失衡,表现在总量结构不均衡、项目结构不均衡和区域、城乡结构不均衡三方面。要从优化财政投入结构、创新公共财政投入模式和建立有效评价机制等方面提高文化产业公共财政投入的绩效。 相似文献
14.
外资研发与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基于产业层面的面板协整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中国产业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混合组间均值估计方法对外资研发与中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面板协整检验(PanelDataCointegration)和估计。新的检验方法表明,无论是以新产品开发项目数,还是以专利申请数来衡量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协整检验统计量都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外资研发与国内企业专利申请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同时,误差修正模型表明短期内外资研发与国内企业技术创新的波动向长期均衡调整的幅度为52.8%,且短期内各个行业对长期均衡的反馈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研发国际化是企业提升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深入研究企业研发国际化动因,基于中国200家计算机、通信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从公司规模、研发能力、盈利水平、产品出口、境外股权以及高管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实证研究了我国企业研发国际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企业规模、研发能力、产品出口、高管受教育程度对企业研发国际化有显著正向影响,境外股权对企业研发国际化无显著影响,盈利水平对企业研发国际化有显著负向影响。该结果对于理解和指导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追索家族企业的动态发展轨迹,并利用2005—2014年中国高科技行业中家族上市企业的数据,探讨了家族企业去家族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地区市场化进程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家族企业引入外部经理人和变更实际控制人可以显著促进其研发投入的增加;在市场化进程较慢的地区,变更实际控制人对家族企业研发投入的正向影响更大;引入外部经理人对家族企业研发投入增加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地区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东中西部中小企业竞争力实证比较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在研究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基于江苏、浙江、广东、湖北、辽宁、云南等六省市 1 51 2家中小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库信息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东中西部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竞争力、短期生存实力、中期成长能力、长期发展潜力以及综合竞争力展开了评价与比较分析 ,揭示了东中西部中小企业竞争力差异的深层机理。 相似文献
18.
基于我国231个城市2003-2012年面板数据,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城市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差异,以对外开放水平作为门限变量构造门限回归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在对外开放水平较低区间内,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不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在对外开放水平较高区间内则具有非常不显著的负向作用;而在这两个区间之间,服务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非常显著。最后提出建议:主要分布在较低区间的内陆城市需加大力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而主要分布在较高区间的沿海城市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同时要提升本地区服务业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发挥服务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