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M2.5从一个社会热词成为政府工作报告名词,用时不过短短半年时间。这期间,北京市已经把实施平原地区20万亩造林工程作为了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年造林20万亩,相当于新增133平方公里绿化面积,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相似文献   

2.
刘华 《发展》2002,(12):38-39
甘肃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已完成造林面积634.82万亩,其中退耕还林353.44万亩,荒山造林281.38万亩。这对促进全省生态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有些基层领导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认识不够明确,实施中缺乏战略上的谋划和部署,往往将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简单化,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脱节。有的基层领导把退耕还林作为向国家套取补助粮、款的手段,弄虚作假;有的搞造林形象工程,把不该退的地域纳入了退耕的范围;等等。二是退耕还林的科技…  相似文献   

3.
尹萍  黄汉爱  王玉珍 《发展》2011,(1):55-56
一、山丹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现状 (一)工程实施情况 2002年以来,山丹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的历史机遇,累计完成退耕还林40.41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9.91万亩,荒山造林17万亩,封滩育林3.5万亩。造林树种为沙棘、柠条、山杏、新疆杨、红柳、云杉、落叶松等。  相似文献   

4.
日前,河南省政府颁布《2009年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实施意见》,宣布将投资23.67亿元,安排造林任务637.7万亩,实施8个林业生态工程和4个林业产业工程。“这意味着河南林业正从单纯的生态绿化向林业产业化发展方向转变。”河南省林业厅总工程师杨朝兴如是解读.  相似文献   

5.
日前,河南省政府颁布《2009年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实施意见》,宣布将投资23.67亿元,安排造林任务637.7万亩,实施8个林业生态工程和4个林业产业工程。“这意味着河南林业正从单纯的生态绿化向林业产业化发展方向转变。”河南省林业厅总工程师杨朝兴如是解读.  相似文献   

6.
嵩县位于洛阳市西南部,地跨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总人口52.8万人,耕地48.9万亩,其中15度以上坡耕地19.8万亩。宜林荒山面积26.4万亩。200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大好时机,全县完成退耕地还林4.6万亩,荒山造林6.2万亩,村庄绿化248个,通道绿化623公里,栽植各类树木2113万株,实现了植树数量的历史性突破,使林业建设二年跨上两个新台阶,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是改善生态环境、利国利民、惠及子孙的生态工程。山西省吕梁市自2000年试点开始,到2002年全面启动以来,涉及全市13个县市区、137个乡镇、1787个村,14.8万户,68.9449万人。累计退耕还林346.7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08.5万亩.配套荒山造林238.2万亩。占到全市土地总面积3173.52万亩的10.1%,占到全市林业用地1618.39万亩的21.42%。  相似文献   

8.
喜鹊登枝     
喜鹊登枝宁冈县被批准为全国造林工程试点县最近经林业部批准,江西省宁冈县列为全国造林工程试点县。宁冈县造林工程将建起用材林基地35万亩,高产稳产油茶林基地6万亩,高产笋竹两用林基地5万亩,经济果木林基地5万亩,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及水源林10万亩。同时...  相似文献   

9.
凉城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浅山地带,属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全县总土地面积518万亩,现有耕地107万亩,林地152万亩,草场140万亩。凉城县有着优良的造林绿化传统,解放以来,经过全县广大群众长期不懈地艰苦努力,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实施盟委、行署提出的“进退还”战略以来,生态建设步伐明显加快。1999年以来,先后被国家绿委会、林业局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被人事部、国家绿委会、林业局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集体”,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0.
《北方经济》2006,(12):F0004-F0004
巴彦淖尔市退耕还林工程在2000年杭锦后旗和乌拉特中旗试点的基础上,于2002年全面启动实施。截至2005年底,自治区共下达巴彦淖尔市退耕还林建设任务247.2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70万亩,荒山荒地还林174.2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  相似文献   

11.
《新西部(上)》2003,(2):87-87
近几年来,潼关县林业局始终坚持以再造山川秀美为目标,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绿色通道和退耕还林工程为重点。组织发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开发植树造林,扎实有序地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共完成整片造林3.6万亩四旁植树56万株,绿化渠踣66公里,其中日元项目1.8万亩,退耕还林8000亩,荒林造林10000亩,重点防护林工程和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12.
子牧 《开放潮》2006,(7):74-76
拥有五百五十一年建县史的寿宁,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农业县,土地总面积213.80万亩(其中耕地20.26万亩),人均占有耕地0.79亩。该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吴松兰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在吃饭与建设矛盾相当突出的寿宁,我局以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深化国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切实保护耕地资源,实现占补平衡目标。”据了解,近年寿宁县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5357片,面积18.608万亩,保护率达88.6茗,新增耕地面积2186亩;查补可视耕地规模面积2485.7亩,增加耕地面积1723.3亩。  相似文献   

13.
《发展》2011,(5):155-155
甘肃省静宁县属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环境恶劣。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现有林业用地156.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5.9%。集体林地面积150.8万亩,其中有林地60.79万亩、疏林地8.02万亩、灌木林地19.9万亩、未成林造林地22.7万亩、宜林地39.4万亩。  相似文献   

14.
新政     
《今日重庆》2010,(10):4-5
茶园新区“城南家园”公租房开工9月28日,主城今年最后一个开建、也是规模最大的公租房项目——“城南家园”公租房,在南岸茶园新区破土动工。“城南家园”公租房项目总用地面积约850亩,总建设规模211万平方米,容积率为3.99,绿地率为35%,共有87栋楼房3.3万套,能容纳约7.5万人居住。项目计划总投资约62亿元,整个工程计划2012年完工。  相似文献   

15.
王文学 《魅力中国》2014,(16):31-31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富民工程。近年来,南部县累计实施退耕还林地造林10.9万亩,但因为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导致退耕还林农户长期稳定增收缺乏动力。为确保退耕户长期增收,有待于加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为了建设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四川省于1998年9月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当年全面停伐天然林,转向对天然林实行长年管护;规划至2010年,每年完成造林210万亩。封山育林1035万亩,森林抚育420万亩。 1999年10月,四川省又与陕西、甘肃一道在全国启动了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简称退还工程),规划1999年——2000年完成试点任务300万亩,2001年——2010年退耕还林还草1580万亩,其中前5年1000万亩。  相似文献   

17.
郑益群 《广西经济》2001,(C00):49-50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九五”期间,柳州地区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加大了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促使粮食增产丰收。据统计,“九五”期间,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为2879.27万亩,比“八五”期间增加214.77万亩,粮食单产253.3公斤/亩,比增29.1公斤/亩,增产13.0%,粮食总产729.21万吨,比增131.82万吨,增产22.1%。眩要粮食作物水稻单产342.7公斤/亩,比增54.0公斤/亩,增产18.7%,玉米单产196.0公斤/亩,比增25.2公斤。亩,增产14.8%,经过5年的发展,柳州地区从粮食调入地区转变成粮食自治有余地区。  相似文献   

18.
上庄乡共有24个村,6500户,2.4万人,耕地3.6万亩。去年以来,该乡紧紧抓住历史性机遇,多措并举,使“122”富民工程成为全民创业的大舞台,实现了农民增收的大突破。去年,市补资金597万元,带动农民投入1200万元,发展冷棚1500亩,实现农民增收1800万元,人均增收750元。今年,全民创业热情持续高涨,全乡农民已先行投入1980万元,新上冷棚2000多亩,全乡设施果菜发展到近5000亩,有13个村实现了户均一亩冷棚。今年,全乡仅冷棚一项就可增收5500万元,人均增收2300元。棚室被群众高兴地称为“绿色银行”。  相似文献   

19.
动态     
生态环境保护 云南今年退耕还林目标520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还草25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270万亩。 甘肃实施退耕还林 将在河西地区实施退耕还林108.5万亩,千里河西走廊将披上“绿装”。 宁夏今年将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00万亩 荒山荒滩造林种草200万亩任务,逐步建设山川秀美的新宁夏。 高新科技 四川省西部大开发“一号工程”动工 总投资11亿元,其中国家投入专项资金1亿元,国内目前惟一一条年产  相似文献   

20.
费县地处沂蒙山腹地,总面积 1903. 7平方公里,其中山丘面积占 76. 4%,耕地面积 93万亩,北部、西南部为砂石山区,南部为青石山区,境内有温、浚、、涑四大河流。全县辖 18个乡镇, 1052个行政村, 92万人。到目前,全县有林地面积 60. 1万亩,其中用材林 5万亩,防护林 29. 1万亩,经济林 26万亩。宜林荒山 11. 7万亩,立木蓄积量 116. 4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 23. 5%。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林业工作,并把封山育林作为加速费县国土绿化、增加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和得力措施来抓。目前,全县封山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