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重庆南川市供销社在上级领导的精心指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真正办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目标,大力发展“两社两化”,夯实助农增收基础.构建新型经营体系。在推进“两社两化”中抢回农村市场阵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建供销社新型经营体系,在劲农增收中盘大做强自身实力。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林州市供销社,大力弘扬扁担精神,积极发挥其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职能,以发展农村网络,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服务职能,实现助农增收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促进农民增收。一是  相似文献   

3.
供销合作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商品营销的主力军.承担着服务”三农”的历史革命。文件从培育农产品营销主体的高度出发,再次强调“深化供销社改革.发挥其带动农民进市场的作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在服务和促进农民增收中发展壮大供销合作社.是我们面临的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结合运城实际,贯彻一号文件,我们供销部门要突出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濮阳市供销合作社紧紧围绕为农服务宗旨,大力创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产业化经营;依托自身经营设施、服务网络、人员技术等优势,积极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5.
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助农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供销社扶持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数不少,但生命力不强、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一是操作不规范,供销社的一些同志常讲为农服务、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而对如何真正通过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村产业化经营,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缺乏认真思考,流于形式:二是供销社没有真正与专合组织形成较为紧密的利益关系,特别突出的是在产品经营上不依法运作,商品率不高。  相似文献   

6.
当前,云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这既是农业结构加快调整、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产品供给比较充裕的时期,同时也是农民增收最困难的时期。总的来看,“三农”问题面临的是农业发展缺乏动力,农村发展缺乏亮点,农民增收缺乏支撑。因此,做好新时期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心任务是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这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今后的长远目标,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7.
坚持为农服务宗旨,立足自身优势,千方百计地促进农民增收“三农”问题的最大症结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农民增收形势更为严峻。2003年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127元,与2002年全国平均水平还差349元。根据测算,安徽省要在2020年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山西移动在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30亿元,全省所有乡镇实现了光纤覆盖,并在2万多个行政村建设了网络文化站。信息的畅通缓解了农产品卖难卖贱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山西移动还建设了农村网络文化站,在每个村放置1—3台电脑,方便农民上网。“下一步,老乡们还可通过手机短信,实现医疗保险的费用查询、账户查询等,  相似文献   

9.
农业之所以是弱势产业,农村之所以是薄弱地区,农民之所以是弱势群体,重要原因就在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缺乏自我维权、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出现销售难、科技化推广难等问题。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特色产业的规模化、组织化和专业化水平,增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周建福  韩有存 《发展》2007,(6):141-141
近年来,临洮县农村信用社牢固树立“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扎根农村、贴近农民、自主经营、服务便捷的优势,紧紧围绕当地政府确定的产业政策,更新服务理念、增加服务品种、创新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支农方式,着力培育信用户和信用村(镇),积极支持特色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促进农民增收、社会稳定、城乡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江苏常熟市供销社积极发展农村超市连锁网点,建设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兴办农村社区村级综合服务站,不仅在服务“三农”和助农增收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自身的服务功能和经营活力也得到了全面增强。2004年,实现商品销售16亿元,同比增长25%;利润1800万元,同比增长6%。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农业科学发展,自2003年开始,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科技厅、农业厅联手向全区广大农村下派了农业科技特派员。广大农业科技特派员积极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热心服务三农,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据统计,2007年下派农业科技特派员的市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08.9元,比上年增长11%;  相似文献   

13.
充分认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性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适应农村经营体制和经济发展要求的一项组织和制度创新,是农村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者自愿联合起来进行生产经营,维护和发展成员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推动农业产业化,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的强烈要求。实践表明,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是解决农民分散经营与统一大市场的矛盾,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载体,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业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大理州供销合作社系统干部职工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中团结一致,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找准位置,在助农增收中谋求发展,克服重重困难,真抓实干,千方百计发展供销事业。组建了一批龙头企业,建立和培育了完整的农村市场体系;引导农民搞好合作经济组织,创办了一批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结合“开放办社”的原则,吸纳了一部分个体经营大户加盟供销合作社。截止到2004年12月底,全系统汇总实现利润158万元,完成计划的179.5%,缴纳税费286万元,助农增收1850万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指导下,全省供销社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不断发挥供销社系统优势,在保障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搞活农产品流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活跃农村市场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全省供销社以“职工转变身份、企业转换体制”为重点,  相似文献   

16.
重庆江津杜市镇农民熊建国今年栽种的500亩西洋杜鹃陆续上市,卖了个好价钱,仅4月份就实现销售收入10多万元。近年来,土地“反租承包”的新现象在江津市悄然兴起,据统计,“反租承包”在江津的面积已发展到5万多亩。 “反租承包”就是村集体在同村民签订了延长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合同后,在承认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又将村民的土地反租回来,再租赁或再承包给他人或单位。 农村耕地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赋予了农民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给农民吃了“定心丸”。于是,在江津一大批种田大户以及有能力、有技术的农民、企业法人纷纷涌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乐亭县围绕建设“全国一流的农业富县”的目标,把大力加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任务牢牢抓在手上,广泛发动,强力推进,在全县形成了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为龙头,各乡镇、县直农口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覆盖农业农村经济领域的合作组织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8.
四川达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扶贫开发与实现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大资金投入。近三年来,全市共投入信贷扶贫资金5.9亿元,其中投入产业化扶贫项目2.45亿元,占41.5%。  相似文献   

19.
叶飞 《当代陕西》2011,(6):32-32
石泉县城关镇农民杨帮强的手里有三张卡片:农户增收明白卡、贷款信用等级卡和生产合作服务卡。借助这几张卡片进行全程帮扶,杨帮强陕速走上脱贫致富路。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