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梅宝林 《特区经济》2012,(8):180-183
重庆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说明重庆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正在成为中国西部经济的增长极,在西部大开发中,重庆实施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重庆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区和西部资源富集区结合部,对长江经济带和西部经济区有双重聚散功能,其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使重庆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首选地,通过重庆可以带动整个西部开发,缩短沿海与内陆的贫富差距,成为实践"两个大局"的重要战略支点。本文从科技发展的角度,分析了重庆市科技发展现状、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战略意义,揭示重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正记者:重庆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区位优势突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请问,您认为这将为重庆带来哪些发展机遇?刘魏巍:重庆作为我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一带一路"建设为重庆提供了"走出去"的更大平  相似文献   

3.
雷起荃 《中国西部》2008,(1):172-172
四川是西部大开发中国家重点建设的长江上游经济带的主体之一,是西部三大经济带(区)中西北“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西南“南贵昆经济区”的重要衔接区和战略接替区,在中国西部地区和长江流域经济开发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地位。最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赵曦教授著《中国四川工业化发展研究》,着重围绕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集群与产业整合、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建设西部经济强省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理念、战略思路与实施途径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是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4.
置于国家战略下的长江经济带能为重庆带来什么?重庆在长江经济带中有些什么优势呢?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香港文汇报驻渝办主任张蕊。以下就是她的主要观点。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全局来看,在沿海开发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版图呈现H型分布,H的左边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带,包括"中国第四增长极"的成渝都市圈。  相似文献   

5.
辛文 《东北之窗》2008,(7):25-26
从1891年成为中国内陆最早对外开埠的通商口岸,到抗战时期的"陪都"、建国初期的"西南局"以及改革开放的计划单列市,重庆地位几起几落。世纪之交,随着长江流域经济带开发、三峡工程建设和百万移民迁建,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庆被推到了国家现代化建设重大战略的交汇点。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便利的交通条件。重庆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同时又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7.
重庆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人口3070万,面积8.3万平方公里。重庆地处西部地区,中央做出的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决策,是重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次历史性机遇。我们要牢牢抓住这次机遇,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自身的优势。积极构筑长江经济带西部增长极、成渝经济新高地、长江上游最大中心城市发达经济圈三大经济高地,使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战略支撑、对外“窗口”及辐射带动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在重庆启动运行,无疑是重庆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又一重大机遇。作为中新两国之间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立足中国西部地区,对接“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倡议和构想,在地域范围、规划理念、合作模式上将产生更为深远的辐射效应,进而开辟两国重大项目合作的新局面。这也是重庆继中国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后重庆承担的又一重大发展机遇与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 1、总体思路 云南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思路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历史机遇,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努力振兴教育科技,把云南建成"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相似文献   

10.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决策。云南紧紧抓住这次重大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稳扎稳打;以最大的热情积极投人西部大开发,力求全省有一个大的发展和变化。中国西部大开发云南行动计划总体构想的概述是:一个思路,三大目标,四大战略,五大重点,六个关系。 总体思路 云南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要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努力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坚定不移地贯彻省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的总体思路,即: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和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在重庆启动运行,无疑是重庆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又一重大机遇。作为中新两国之间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立足中国西部地区,对接"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倡议和构想,在地域范围、规划理念、合作模式上将产生更为深远的辐射效应,进而开辟两国重大项目合作的新局面。这也是重庆继中国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后重庆承担的又一重大发  相似文献   

12.
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重庆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面对这个问题,重庆给出的答案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长江经济带的西部中心枢纽、海上丝绸之路的产业腹地。那么,在国家明确的“打造重庆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定位下,作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的重庆北部新区,又将如何绘制自己的“一带一路”攻略呢?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90年代起,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三峡工程建设和重庆改为直辖市为契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进入21世纪后,国家实施的一系列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举措,更进一步加强了长江经济带在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加入WTO 的新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发展”的战略决策。它不仅明确了新时期我国宏观经济布局的指导思想,也指出了长江经济带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因此,在我国不断扩  相似文献   

14.
《重庆经济》2007,(4):1-1
当前,重庆的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希望重庆的同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宝贵机遇,进一步完善思路、真抓实干,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5.
要把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思路、新举措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就要实施空间分层战略构想。所谓空间分层战略构想,就是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确定特别扶持的地理空间重点,这个地理空间重点是有一定的范围的,也是多层次的。具体分为四个层次构想。设立经济特区在西部地区选择战略地位重要的特大城市,如重庆和成都(带动长江上游经济带开发开放)、兰州、西安(带动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开发开放)、昆明(面向东南亚、南亚国家和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形成)、乌鲁木齐(面向中亚国家和促进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采取类似上海浦…  相似文献   

16.
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亲临重庆考察调研,重提借长江黄金水道来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推动涵盖6亿人口的区域经济增长,推动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8日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此次部署的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这是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之后,我国提出的又一个面向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李克强指出,长江横贯东中西,连接东部沿海和广袤的内陆,依托黄金水道打造新的经济带,有独特的优势和  相似文献   

18.
回顾 2007年     
《今日重庆》2010,(12):76-81
2007年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参加全国“两会”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寄语重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宝贵机遇,进一步完善思路,真抓实干,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了解昆明如何迎接西部大开发,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记者对经济学者出身的昆明市副市长雷晓鸣进行了访谈。记者:党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后,西部各省都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据了解,云南参与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思路是把云南建设成为"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在这个行动计划中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全国由南到北正在形成珠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和京津——呼包银经济带,四条连接东西部的经济增长轴线将构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这种以经济带建设带动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