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世界制造业舞台的聚光灯下,浙江嘉兴诞生了全球光伏行业首个被世界经济论坛认证的“灯塔工厂”。这座由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隆基绿能)精心打造的嘉兴基地,成为了全球光伏产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道路上的一面旗帜。隆基绿能如何炼就“智能制造奥斯卡”?全球光伏行业首个“灯塔工厂”,为什么花落浙江?  相似文献   

2.
“中国创造”的溉念不知不觉中已成为新的口号。“创造”取代“制造”似乎已是大势所趋。但与此同时,美国在2009年下半年提出重振美国制造业,曾经的虚拟经济倡导者在回归传统经济模式的路上率先迈步。而中国的“创造”之路刚刚起步,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3.
在产业创新中迎接国际产业大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社会一致认为中国肯定会成为21世纪的世界制造中心,“中国世界工厂论”已成为全球经济中的热门话题。经济学家把制造业称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它不但是人类社会的“首次产业”,也是一个国家竞争力强弱的基础。目前,中国制造业总量居全球第四位,中国出口贸易产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已取代初级产品,占80%以上的比重。中国正在由跨国公司的加工组装基地向制造基地转变,在一些行业中,中国制造业已经拥有了与世界同行竞争的实力。  相似文献   

4.
地震、海啸、核辐射、流言使得日本陷入严重的国家危机,日本的制造业遭遇前所未有的打击。全球产业链也因为日本的地震而遭受深刻“震痛”,日本制造在全球制造链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小觑。东日本地震给全球制造业带来巨大影响,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日本制造”因为掌控核心技术,扼制了多数产业链的咽喉。  相似文献   

5.
《国有资产研究》2010,(11):84-84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产业资本推动了中国成为国际重要制造基地。但中国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廉、档次低,在产业价值链中处于末端。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制造业追求全球品牌地位的道路坎坷而坚定,从TCL的失败到海尔、华为、直至李宁的崛起,  相似文献   

6.
吴双 《活力》2008,(4):61-61
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制造业国际流动加快。由于美国、日本等国出现经济衰退和产业升级等原因,近年来出现了“世界工厂正在转向中国”之说。应该肯定的是在这场制造业全球流动中,中国能否成为制造业全球流动的目的地和收益者,还要看中国自身的条件发展战略。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工厂,不能仅仅看制造业产值总量,更为重要的是看反映制造业水平的指标,特别是制造业出口品全球份额,高新技术产品和创新产品全球份额,国际品牌的“中国制造”和中国企业数量。  相似文献   

7.
进入2008年,当一些人在议论中国出口总额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时,“德国制造”在世界市场上被认为是“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最近,德国机械及设备制造协会宣布,德国机械制造业出口继续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德国制造之所以称霸全球,在于德国人震惊世界的科技奇迹。德国靠化工、电器、光学等新工业产品赢得了市场,其工业基础就是“制造科技”,是“传统+科技”助“德国制造”畅行全球。  相似文献   

8.
云霞  覃智勇 《数据》2009,(5):15-17
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人们再度把目光聚焦到“中国制造”。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也是中国制造业飞速发展的历史,我们憧憬着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然而,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及其引发的资源巨额消耗、环境急剧恶化引起了世界的不安,中国制造业发展已经到了重要关口。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制造业需要怎样的方向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标:测度并分解了“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不同生产环节上对世界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方法:将中间品贸易结构嵌入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中。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为发达国家贡献的经济产出增量大于新兴经济体国家,但是其为发达国家创造的增加值增速却显著小于新兴经济体国家。随着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增强与技术水平提升,“中国制造”参与全球生产网络中产品内水平分工的程度也不断提高。研究创新:将“中国制造”对于世界经济的贡献进行合理测算,对其如何影响世界经济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挖掘。研究价值:为推动“中国制造”和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端装备制造业与传统装备制造业相比,有着典型的数智化、协同化、技术与知识密集化、服务化特征,目前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必须运用供应链理念对其进行流程再造,才能形成适应性强、高度柔性的运作模式,占领供应链高端,发挥“1+N”企业协同优势,为我国制造业从全球“跟跑”到“领跑”,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奠定坚持基础。  相似文献   

11.
《企业研究报告》2005,(2):13-15
“中国制造”“Z型链”的真正含义是表明我国仅仅是一个制造业大国,无论是从产业规模、竞争能力、国际化程度还是品牌度等来讲,还不能与“美国制造”“德国制造”“日本制造”当年所达到的高度相提并论。推动“中国制造”进一步升级,提高“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中小企业》2024,(1):28-29
<正>随着“工业4.0”时代深入发展,智能制造正成为推动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在此背景下,“灯塔工厂”作为引领制造业变革的典范,以其独特的创新实践和卓越的绩效表现,引起了全球制造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摘编了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灯塔工厂”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展望,以期为制造业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地位的提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造业是我国工业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目前,我国制造业规模很大,但总体水平不高,在参与国际垂直分工时,大多接受来料加工,采用OEM的生产方式,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端,成为跨国公司产品的生产基地。这种国际分工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只有嵌入GVC,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分工地位,才能改变中国“制造工厂”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是服务化转型。随着制造与服务融合程度的日益增强,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加大服务中间投入,对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逐步迈上新台阶,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水平总体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从细分服务业投入结构看,高端生产性服务发展较为滞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投入水平较低。随着新一轮产业科技革命的到来,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新浪潮。应充分发挥服务投入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用数字化转型赋能制造业发展,发挥细分服务业不同特性,为两业深度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5.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我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是“大”而不“强”,我国的制造业一直处于世界制造产业链的下游,产品附加值低,资源耗损量大,环境污染严重,利润微薄,这对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极为不利。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依靠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大力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水平,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同样不争的事实是:中国正在成为制造业强国以知识产权为武器激烈狙击的对象。值得注意的是.在“知识产权狙击战”中.首当其冲的.正是我国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高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17.
李阳  宋良荣  阎奇冠 《财会月刊》2023,(12):108-116
智能制造产业链重构成为各国抢占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的战略主阵地,产业链金融能够“精准滴灌”智能制造产业链,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世界性难题。本文对智能制造产业链以及智能制造产业链金融开展了内涵、构成要素及特征的分析。其中,智能制造产业链的构成要素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元宇宙、数据资产、数字平台、供应链控制塔以及数智化供应链。智能制造产业链的特征包括:智能制造产业价值链重塑,导致“微笑曲线”变“马脸曲线”;智能制造产业链的高数字化,导致新旧风险之间的转换。智能制造产业链金融的构成要素包括金融科技与元宇宙产业链金融、产业链金融平台。智能制造产业链金融的特征包括产业链金融商业模式重塑、产业链金融信用体系重塑以及产业链金融风险管控思维和方式重塑。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同时制造业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对象。我国制造业在国内外面临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碳达峰”“碳中和”对制造业的低碳转型提出更高要求。在新形势新格局新阶段下,我国制造企业需要加快进行变革,包括质量变革、机制变革、动力变革。为此,制造企业需要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总结在“双碳”背景下我国制造企业仍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我国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上海质量》2014,(3):19-19
第九届上海国际质量研讨会定于2014年9月在上海举行,由上海市质量协会和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主办。本届会议主题为“质量?品牌?全球化”。 随着信息技术加速更新、顾客体验要求的变化,以及全球化贸易和供应链、资源和环境变化等,质量正面临着挑战和机遇。中国已成为世界加工中心,但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并没有为我国制造业带来广泛的品牌影响力,我国制造业仍处在全球产业链低端,品牌附加值不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上仍处于“贴牌大国,品牌小国”的尴尬境地。自主品牌的缺失削弱了“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中国外贸进出口突破1万亿美元,就产品的价值而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四大工业基地之一,仅仅排在美国之后。中国已经成为实际上的世界制造中心和采购中心。随着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家电产品源源不断的输出。“中国制造”越来越响亮,“中国制造”正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生产者、商家、消费者每天离不开的商品。在很多领域,中国正日益成为世界舞台令人瞩目的角色。但另一方面,我国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弱,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和名牌,缺少世界级制造业企业.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中国制造业迫切需要解决技术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