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本文重点分析了青狮潭水库水源地保护和生态修复的现状、原因、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只有技术和管理双管齐下,才能达到保护水源地,净化水质,修复生态,造福人民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贵州寒武系白云岩岩体中裂隙和节理极发育、岩体破碎,在地貌上常形成山间盆地或谷地等,地下水相对富集,一般都成为集中供水水源地。本文以绥阳县城供水水源地运用相关分析法对水源地的前景进行了预测,结合环境工程问题提出了加强水源地的保护的措施,对此类水源地加大开采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3,(11):87-89
黑河水库作为西安市主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其水质与水量直接关系到西安300万市民的身体健康与西安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黑河水库水源地水质情况的实地调查,深入分析了水源地的污染源状况,针对性的提出了库区水资源保护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时玉林市城区3个饮用水水源地进行调查,评价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水量和生态环境状况,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为水源地的保护和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玉林市城区3个饮用水水源地进行调查,评价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水量和生态环境状况,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为水源地的保护和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玉林市城区3个饮用水水源地进行调查,评价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水量和生态环境状况,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为水源地的保护和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对南宁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现状及污染源情况的分析,提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方案,并对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污染防治工程进行了规划设计,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对南宁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现状及污染源情况的分析,提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方案,并对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污染防治工程进行了规划设计,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王燕 《企业活力》2010,(9):8-12
生态补偿作为水源地保护的一种有效手段应运而生。生态补偿的目的是调动水源地生态建设与保护者的积极性,政策或法律手段的实行,使水源区生态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是促进水源保护的利益驱动机制、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的综合体。水源地生态补偿的运作模式亟待研究,以期为解决资源与环境保护领域的外部性问题提供参考,使水资源被适度、持续地开发、利用和建设,从而达到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平衡协调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黄鸿华 《潮商》2018,(3):36-39
水是生命的源泉,饮用水源的保护因此变得十分重要,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增长,饮用水源保护压力也随之增大,近期生态环境部和水利部联合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部署全国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排查工作,汕头市也己查清了饮用水保护区的违规违法构筑物.记者从环保部门了解到,下来汕头市将不断加大对饮用水源的保护和监管力度,按要求完成对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  相似文献   

11.
熊志荣 《价值工程》2012,31(36):65-66
西吉县始终把做好水文章、营造水环境作为水源地保护的工作重点,积极实施水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城乡水环境,区域水环境承载力得到明显提升,但饮用水源地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2.
宋祥海  李希华 《价值工程》2010,29(18):155-155
保护水资源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实际要求出发,着力解决好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资源问题,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妥善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防止人类活动对水的侵害。  相似文献   

13.
薛丁炜 《价值工程》2014,(16):97-98
西大洋水库作为保定市城市供水水源地已于2002年6月开始向保定市供水。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水源地水质的监测工作,保证用水群体的饮、用水安全,对水源地保护区地质环境进行调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加大力度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据此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一些关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源选择及保护的经验,从技术层面阐述了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15.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而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是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措施。本文阐述了宁夏农村饮用水源地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月娥  张希梅 《价值工程》2010,29(18):50-50
近年我国陆陆续续兴建了很多的水利工程,初步建成了防洪、防潮、排涝、灌溉、供水、抗旱等工程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防洪安全保障和水资源供给保障,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工程单位也存在着体制不顺,职能不清,人才缺乏,质量监管不完善等问题.无论从哪方面都还存一些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由此造成一些水利工程的质量难以保证,并埋下很多隐患。为解决这些问题,各项监管措施要跟上,工程质量才能得到更进一步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广西重点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的部分建设项目与自然保护区设立的冲突与不协调性,并在遵循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下,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姜东旭  郑晓郁 《价值工程》2010,29(18):154-154
入世后,国外新的水环境污染治理设备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会源源不断输送到我们国家,我们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挑选适合于我们不同区域治理和使用的设备和技术,从而改善我们居住的环境、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长葫水库水资源现状、污染源、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如何加强水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龙蕾 《价值工程》2012,31(16):43
利用水资源结构的分析法,揭示出流域水流失的意义;利用水流失的特征指标与土壤侵蚀的特征指标结合水流失与土壤侵蚀的表征,针对贵州水土保持建设工作对水土保持中水保与土保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