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纳税人都是理性的,都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其行为标准,都希望税收政策能够贯彻公平原则;而税收优惠制度给予特定的纳税人以税收特权,以期利用纳税人趋利弊害的心理,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纳税人在经济、 社会领域的行动计划.税收公平原则与税收优惠制度二者之间似乎天然是相互矛盾的,实则其内部存在着统一性.如何在税收公平原则的指导下贯彻税收优惠制度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税收优惠是税收分配活动固有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是政府为了保证管理意向和目标的实现,在法定的范围内,将本应缴入国家财政收入的税款,以税收减免、抵免、扣除、豁免等优惠形式,直接地过渡给纳税人,以减轻纳税人的负担,是财政收入的直接减少。  相似文献   

3.
一、税收优惠的实质 税收优惠是政府根据一定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对某些特定的课税对象,纳税人或地区给予鼓励而采取的减轻或减免税收负担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关于三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的思考聂春华一、税收优惠的概念及形式税收优惠是指对某些课税对象、纳税人和地区,给予照顾或鼓励而采取的减轻或免除税收负担的措施。它是通过税务部门依据法律规定来实现的。税收优惠的宗旨有二:一是激励,二是照顾。可以从四个方面来...  相似文献   

5.
税收筹划(Tax Planning)也称节税,是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事项的事先安排和策划,以充分利用税法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巧妙安排应税行为,优化选择最低税负的纳税方案,使纳税人实现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健全的房产税税收优惠机制对落实公平税负和保障纳税人的基本权利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房产税税收优惠法理的基础上,对中美两国税收优惠机制进行对比总结,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的立法经验,提出了我国房产税税收优惠机制四个方面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7.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所得税优惠可以归纳为税基武减免税优惠、税率武减免税优惠和税额武减免税优惠。分析企业所得税优惠类型,可以使纳税人更好地掌握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达到节税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税收筹划也称为纳税筹划,是指在国家税收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进行的前期筹划,尽可能地减轻税收负担,以获取税收利益。即是充分利用税法提供的一切优惠,在诸多可选的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以期达到税后利润最大化。纳税筹划所取得是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所以它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也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9.
税收优惠是国家在税收方面给予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各种优待的总称。是政府通过税收制度,按照预定目的,减除或减轻纳税义务人税收负担的一种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各类税法中规定的税收优惠方式包括:免税;减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返);再投资退税;出口退税;税收抵免;投资抵免;起征点;免征额;加速折旧;延期纳税。  相似文献   

10.
企业投资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中对投资规定的有关减免税优惠,通过投资方案,以达到合法的减轻其税收负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一、流转税税收返还的种类 企业流转税税收返还是一种税收优惠方式,具体有以下三种类型:即征即退,是指按税法规定应缴纳的税款由税务机关在征税时部分或全部退还纳税人的一种税收优惠。先征后退、先征后返,是指按税法规定缴纳的税款,由税务机关征收入库后,再由税务机关或财政部门按规定的程序给予部分或全部退税或返还已纳税款的一种税收优惠。以增值税为例,先征后退和先征后返的区别是前者由税务部门先足额征收增值税,并由税务部门定期退还已征的全部或部分增值税;而后者是由税务部门先足额征收增值税,然后由财政部门将已征税款全部或部分返还给企业。  相似文献   

12.
一、税收优惠的定义及基础理论 税收优惠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用法律政策的形式对某些特定的课税对象、纳税人或地区给予的税收鼓励和照顾措施。税收优惠政策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为了体现公平合理原则和某些政治需要如促进经济发展吸引资金、  相似文献   

13.
张立  田洁 《内蒙古财会》2003,(12):27-28
一、税收等划及其积极意义 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不违反法律、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当存在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纳税人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不一定税负最低)来处理自身财务、  相似文献   

14.
刘景广 《会计之友》2007,(2S):48-49
本文主要就增值税的税收筹划,从纳税人身份、兼营、混营、销售、国家优惠政策和运作优惠等五个方面,举例说明了如何具体进行税收筹划。  相似文献   

15.
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视税收支出和纳税成本.文章分别从纳税人、税率、计税依据、税收优惠等方面研究了企业纳税筹划的方法,为企业节约纳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刹光春 《铁道财会》2004,(Z1):48-51,10
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税收筹划在铁路企业财务管理中越来越重要,怎样才能获得税收优惠,获得更广泛的税收筹划空间,帮助铁路企业进行节税,以便正确地利用国家所规定的优惠政策来为铁路企业谋求更大的社会效益,降低纳税成本。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税收筹划,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法律规定的许可范围内,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进行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尽可能地  相似文献   

17.
自从出现了税收,人们就产生了规避税收、减少税负的欲望和动机。税务筹划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纳税人为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在既定的税收环境下,利用税法赋予纳税人的税收优惠和选择机会,通过经济活动的事先安排和策划,对纳税支出和资本收益最大化综合方案进行纳税优化选择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对其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研究税务筹划行为。  相似文献   

18.
税收优惠是国家在税收方面给予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各种优待的总称。是政府通过税收制度,按照预定目的,减除或减轻纳税义务人税收负担的一种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各类税法中规定的税收优惠方式包括:免税;减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返);再投资退税;出口退税;税收抵免;投资抵免;  相似文献   

19.
纳税筹划 ,又称税收筹划或税务筹划 ,是纳税人针对现行税收管理法规制度和有关政策 ,合理谋划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决策 ,为尽量减轻税收负担而制定的一种财务安排和纳税规划。它能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种种优惠 ,享受税收利益。它不仅与偷税、逃税和骗税等违法行为截然不同 ,而且与避税也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它以纳税人或企业法人为行为主体 ,在税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对税收法规进行精细比较后进行纳税优化选择 ,以追求税负最小化为目的 ,将纳税筹划纳入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企业科学管理的需要。纳税筹划要遵…  相似文献   

20.
税收遵从问题是各国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纳税人的遵从程度直接影响着税法实施的有效性,影响着税款流失程度。在我国现阶段,对纳税人税收不遵从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据此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以提高税收遵从度,对依法治税,提高税收征管水平,降低税收成本,保障国家财政收入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