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郴州市旅游产业渐入佳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斌  蔡岚 《湖南经济》2002,(8):54-55
旅游业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一个需要有大投入,才能有大产出的产业。如何吸引最大范围的资金投入,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力量来投资旅游业,促进旅游业发展,成为各地探索发展旅游业道路的新课题。湖南省郴州市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联动”、“全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办旅游”方面迈出了一步,有效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集中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开发旅游产业在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引导下,郴州全社会积极参与旅游开发。据不完全统计,郴州市社会力量投资旅游,用于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景区开发、旅游接待设施…  相似文献   

2.
《宁波经济》2007,(3):3-5,13
“十五”期间全国旅游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已经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大国,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提升期,中国的旅游产业将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记者就此采访了正在宁波参加“2006中国旅游投资商峰会”的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  相似文献   

3.
九年前,台湾中部地区发生了“9·21”大地震,旅游业受灾严重。经过几年的重建,当年地震灾区的旅游业如今已全面恢复,并新增了一批旅游景观,旅游接待设施也得到了提升,当地民众从旅游发展中进一步获得了收益。本文作者是国内旅游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对台湾“9.21”大地震灾后旅游业重建的考察思考,也许可以对“5.12”汶川大地震之后的四川旅游业恢复振兴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际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国内旅游市场的生机勃勃以及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为青海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青海省地处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要大力发展高原旅游业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就必须依靠丰富的旅游资源,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打造旅游精品,尤其是具有青海特色的高原旅游“特品”、“绝品”,以充分发挥高原旅游的潜力,使旅游业真正发挥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作用。  相似文献   

5.
“九五”期间,泰安市委、市政府依托泰山这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提出了“营造大泰山,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旅游,构筑大产业”的旅游业总体发展思路,作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部署。全市上下按照“山城一体,山是风景山,城是旅游城”的原则,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旅游业实现了大发展、大突破和大提高。2001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509.3万人次,同比增长15%,接待海外游客7万人次,同比增长11%,实现旅游总收入2…  相似文献   

6.
一、内蒙古旅游业的现状、问题(一)旅游业发展现状“十五”期间,全区旅游经济总量快速增长,旅游业发展成就斐然,旅游产业地位显著提升。2001-2005年,全区累计接待海外旅游人数305.43万人次,  相似文献   

7.
马尔康县自然风光秀丽,区位优势良好,随着全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马尔康县以旅游二次创业为契机,以打造“川西北最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宜居地”为目标,充分挖掘马尔康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树立“全域旅游”理念,把旅游业培育成推动马尔康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8.
青州市旅游资源开发思考青州市人民政府青州市是山东省辖县级市,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起步较晚的城市。青州市把旅游业的发展列入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了《青州市旅游事业“九五”发展规划》,确立了“开发古青州,建设旅游城市”的发展战...  相似文献   

9.
雨馨 《今日重庆》2011,(2):130-131
在过去的一年里,武隆旅游再创佳绩,实现全年旅游接待人次破千万的奇迹,旅游收入达50亿元。由旅游业带动促进第三产业的税收增长幅度达80%以上。随着武隆旅游发展步伐的加快,“旅游产业”在武隆县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旅游业逐渐成为该县“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0.
王摇橹 《科技和产业》2023,23(20):66-71
“双碳”目标是中国“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内所有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和重要约束,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是碳减排的重要领域,河南作为旅游大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与旅游相关的碳排放也逐年增加。借助“自下而上”法测度2006—2020年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量,并利用Tapio脱钩模型测算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水平。研究发现,河南省旅游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以弱脱钩为主,多种脱钩关系并存。因此建议,从加强政府引导监督、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鼓励低碳技术创新、开发低碳旅游产品、引导游客低碳消费等方面提升河南省旅游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
试论宜昌旅游业和农业的互动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是一个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关联性的复合型产业,能带动第三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宜昌市位于长江三峡地区,旅游业和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目前正在朝着创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宏伟目标大踏步迈进。要想实现宜昌建设成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宏伟蓝图,就必须持“大旅游”的观念,积极进行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与整合。通过一、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建立起两大产业间的以农业促进旅游、  相似文献   

12.
直面挑战     
《走向世界》2008,(11):23-24
中国旅游业用30年的时间,成为地位重要的第三产业。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但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毋庸置疑,2008北京奥运会将为中国旅游业带来足够“量”的增长,但奥运服务需求和标准对旅游企业服务水平和素质的挑战。旅游业“量”的增长给当地旅游环境带来的压力以及奥运之后旅游业将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旅游业大发展,中国旅游业日益火爆的大势中,湖南旅游业已从“小旅游”走上“大旅游”台阶。“八五”期间:入境旅游者共6.813×10~(5)人次,外国旅游者达1.656×10~(5)人次,国内旅游者达7.445×10~(7)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68×10~(8)美元,国内旅游收入7.03×10~(9)人民币;进而在1990年中期,湖南迈开了建设旅游强省的步伐,省主要党政领导还决定把旅游业作为新的主导产业来抓。在这种强劲的发展势头下,旅游业的空间格局开始形成历史性跨越,日益趋向合理。一、“西边一片,东边一线…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于2005年4月18日首次在青海贵德县召开了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提出了打造“两圈两带一区”特色牌的旅游业发展思路。争取在2015年把青海的旅游业建成青海第三产业的龙头和支柱。今后10年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是打造青海湖民族文化体育圈、环西宁旅游经济圈、黄河上游水上明珠旅游带、青藏铁路世界顶级旅游带和“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相似文献   

15.
“九五”期间,福建省各级旅游部门坚持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运用“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旅游重点产业,抓好旅游行业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九五”期间,我省旅游业出现了五个新变化。  相似文献   

16.
吴水田 《特区经济》2005,(6):185-186
在“泛珠三角”地区内,知名的旅游地往往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联,而自然观光旅游产品也常常蕴涵深刻的文化内涵。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日受青睐,传统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也日益突显。因此,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深入,旅游业的合作也应该重视打造“文化”牌,妥善处理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一、准确把握象山县滨海旅游业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发展取向 1.滨海旅游经济运行基本良好。确定“旅游富民”发展战略,建立健全全县重点旅游乡镇旅游指标考核体系,一大批有发展潜力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发展旅游经济、支持旅游开发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旅游引导能力显著增强,先后编制完成《象山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松兰山度假区总体规划,黄金海岸旅游带、红岩旅游、环石浦港旅游、大塘港生态旅游、全县岛礁旅游、泥质海岸旅游等规划,成功策划“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的旅游形象,初步形成“一带四区”的旅游发展格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陇南历史文化悠久,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文章总述陇南特殊的旅游资源,针对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以及陇南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旅游业的重视和该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出相适应的旅游资源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呼和浩特经济》2007,(4):33-35
旅游业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黄金产业”。清水河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已为旅游业的发展储备了充分的条件。加快发展清水河的旅游产业,不仅是本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迫切任务,也是锻造全市又一名牌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20.
流泉 《福建经济》2001,(4):34-35
“九五”期间,我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兴办的旅游发展战略,将旅游作为重点产业来抓,使旅游业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带动了产品结构的调整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进入“十五”,各地不但继续顺应“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协作”的趋势,不断调整符合旅游经济发展规律的新思路,瞄准旅游市场的热销点运用市场规律运作,而且还借势发力,各显神通,加大力度,开辟特色,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使全省旅游业呈现出风格多样,特色突出、软硬俱佳、欣欣向荣的景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