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子龙办公室的书架上,有一张照片非常醒目:一个胖墩墩的小男孩,拿着一枚黄橙橙的奖牌.作为潮汕人的郭子龙带着点自豪的声调介绍说:“这是我儿子获得少儿围棋赛冠军的相片.” 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意识 说起自己的儿子,郭子龙讲了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儿子9岁的时候找到他说:“爸爸你能不能借200万给我?”郭子龙以为听错了.儿子又重复一遍说:借200万!郭子龙很奇怪,“小小年纪,你要200万干嘛?儿子说:“我们家旁边那个高层楼盘我关注很久了,今天开盘,3万一平米,现在买便宜,业主还能打九折.”郭子龙很纳闷又问:“你买房干嘛?”  相似文献   

2.
最好的报酬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当他在田里工作时,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发出求助的哭声。于是他放下农具,跑到泥沼边,发现一个小孩掉到粪池里,弗莱明忙把这个小孩从死亡边缘救了出来。隔天,有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农夫家,走出来一位优雅的绅士,他自我介绍是那被救小孩的父亲。绅士说:“我要报答你,你救了我小孩的生命。”农夫说:“我不能因救你的小孩而接受报酬。”就在这时,农夫的儿子从茅屋外走进来,绅士问:“这是你的儿子吗?”农夫很骄傲地回答:“是。”绅士说:“我们来个协议,让我带走他,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财会月刊》2013,(12):I0008-I0008
学校一放暑假,儿子就去找大他7岁的表哥玩。回来时,却一脸沮丧:“表哥到广西旅游了!我今天早上听爷爷说的,他走时竟然没有告诉我!”我笑着打圆场:“可能是怕你舍不得他走吧!”“爷爷也这么说,我有那么黏人吗?”看得出来,儿子很受伤。  相似文献   

4.
赵四伯之死     
天没亮,村支书老潘来敲赵四伯家的门。老潘说:“你儿子今天回家,快点起来拾掇拾掇,待会儿乡里周书记要来你家接待你儿子。”赵四伯不解地问:“我儿子要回来,我当爹的不知道,你们却知道了,这是咋得了?再说,就是接待儿子,哪要你们接待啊?”老潘苦笑了一下,说:“谁让你儿子是个大官呢?”这话让赵四伯很受用,赵四伯知道儿子在省城做官,却不知道儿子是个大官。赵四伯只知道儿子工作很忙,很少回家。这,赵四伯很理解,俗话说得好,“官身不自由”啊!不一会儿,周书记从轿车里钻出来,冲着赵四伯问寒问暖,夸赵四伯培养了个能儿子,为乡里争了光。随后,周…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一个村庄,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和他在一起,父子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想了又想,终于让儿子当上洛克菲勒的女婿这件事打动了。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美国首富石油大王洛…  相似文献   

6.
李京 《乡镇论坛》2008,(6):34-34
经常带5岁的儿子到朋友家玩,可每次回家前他都跟朋友的孩子“依依不舍”,又哭又闹不肯离开,弄得我很尴尬。针对儿子这种表现,我想出了一条“妙计”。在一次要离开朋友家以前,我小声对儿子说:“再玩5分钟我们就该回家了。你已经长大了,是个通情达理的好孩子,如果你能有礼貌地跟阿姨说再见,她一定会夸奖你,会欢迎你再来的!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好吗?”听了我的悄悄语.儿子抬头正望见我期待、信任的眼神,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好!”我心中窃喜,“妙计”果然成功!  相似文献   

7.
笑口常开     
有人看上你了一庸医开张第一天医死了别人的儿子,无奈将自己的儿子赔与人家。第二天医死了别人的女儿,便将自己的女儿赔了。到了第三天,刚开门就慌慌张张地跑进内宅,对妻子说:“赶快收拾东西逃吧,有人看上你了。你为什么不让我回家有个精力旺盛的老婆婆去搭公共汽车。上了车,一个彬彬有礼的少年起身让位给老婆婆,老婆婆说:“你坐好,我还很年轻,不需要你让坐给我的!过了一会儿少年又站了起来,老婆婆拍拍他的肩膀,说:“没有关系的啦,你不用让给我坐,我没那么老,我还年轻呢!就这样经过三四次后,少年哭了:“老婆婆,我家已…  相似文献   

8.
文硕 《公司》2003,(Z1)
在美国农村,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和他在一起,父子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想了又想,终于被让儿子当上洛克菲勒的女婿这件事打动了。 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美国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对他说:“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给你的女儿找个对象。”洛克菲勒说:“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女儿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女婿,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可以吗?”洛克菲勒同意了。 又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世界银行总裁,对他说:“尊敬的总裁先生,你应该马上任命一个副总裁!”总裁先生摇头说:“不可能,我这儿有那么多副总裁,为什么还要任命一个副总裁呢,而且要马上?”这个人说:“如果你任命的这个副总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可以吗?”——总裁先生于是也同意了。 这当然只是个故事。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充分体现了资源整合的巨大魅力! 创造了票房奇迹的《英雄》,树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2012,(10):91
一天,一个身为富商的父亲带着儿子到乡下去,想让儿子看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在贫穷的农家住了几天,回来后父亲问儿子:“你看到穷人是怎么生活的了吗?”“哦,看到了。”“那么,你告诉我,此行你学到了什么?”儿子回答说:“我看到了他们有四只狗,而我们只有一只;  相似文献   

10.
生命如花     
有一个少年,认为自己最大的弱点是胆小。为此,他很自卑。父母带着他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耐心地听完介绍,握住他的手,非常肯定地说:“你只不过非常谨慎罢了,这显然是个优点嘛,怎么能叫弱点呢?谨慎的人总是很可靠,总是很少出乱子。”  相似文献   

11.
刘建强 《中国企业家》2003,(10):135-135
柳谷书曾对柳传志说:“一个人有两样东西谁也拿不走,一个是知识,一个是信誉。我只要求你做一个正直的公民。不论你将来是贫或富,也不论你将来职位高低,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你就是我的好儿子。”  相似文献   

12.
美国西部乡下的一个农庄里住着一位老农,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只有小儿子与他相依为命。一天,一个温州人来到了他的农庄。“我想带你的小儿子到城里去发展,你同意吗?”温州人对老农说。“那怎么成?现在我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在我身边。”老人直摇头。“如果我  相似文献   

13.
儿子是吾师     
儿子4岁半,圆脸亮眼,头发乌黑。因他诞生于一个晴朗的早晨,便取名为朗。儿子显然不是我的复制品。他比我长得帅气而无我身上的呆气木气,他脑袋聪颖而无我的粗笨和愚钝,他尽管已学会了背诵“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但吃蒸馍的时候却要剥皮。儿子2岁时上了幼儿园。一回从幼儿园归来,啼哭不止。问其故,他抹着泪说:老师说我姓安!我问姓安有什么可哭的,儿子说:妈妈姓杨,舅舅姓杨,外公也姓杨,为啥不让我姓杨而让我姓安?我也要姓杨。我与妻都笑了,我说孩子随父姓是老祖先留下的规矩。  相似文献   

14.
别人为什么要帮你?理由是因为他喜欢你。他为什么喜欢你?因为你在他面前,能让他感到很舒服、很自在、很优越、很有成就、很有自信……周星驰深深地了解这一点,所以——他成功了! 一般人是如何获得自信的?是通过比较:你比较好,所以我就没有自信;我比较好,就变成你没有自信。而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认同、得到自信。所以,周星驰演的角色,10部片子有9部都是演一个常被嘲笑常被欺辱的人,演一个最被人看不起的人,能让所有人都觉得“我一定会赢过你”  相似文献   

15.
小幽默     
相面 一位老人对一位青年人说:“我看,你一定是个商店的售货员。” 青年人说:“你说的真准,你会相面吧?’ 老人:“不!我不会相面,我是看你除了对至亲好友外,对谁都是冷冷的。” 父亲与儿子 小哥们正在吵嘴── 大儿子:你妈的! 小儿子:你妈的! 做父亲的怒气冲冲地跨进来,一人脸上扫了一个耳光,边打边训道:“你妈是他妈,他妈是你妈,谁让你们骂来着?嗯,他奶奶的,真不像话!”观棋不语真君子 有个人慌慌张张跑去向朋友报信,见朋友正和人家下棋,就默默地在旁边站着。等棋下完了,才向朋友说:“你家失火啦!”朋友大怒:…  相似文献   

16.
两个母亲     
802号病房住着两个患贫血症的女人,一个是城里的,一个是乡下的。乡下女人感叹:“我丈夫死得早,留下3个孩子给我。这些年,我差点被他们累死。你有几个孩子?”“我一个人带着一个儿子过。他18了,在寄宿学校读书。为了供他,我白天上班,晚上再出去打一份工……”“你儿子一定有出息!熬几年,你就该享清福了,吃再多苦也值。”城里女人被乡下女人说得很高兴,问:“你的孩子在做什么?”乡下女人撇撇嘴,说:“出大力呗。老大在家种地,老二、老三在打工。”深聊下去,两个女人居然是同一天的生日——三天后的九月初五。转眼到了九月初五。两人刚起床,门外…  相似文献   

17.
佚名 《国土经济》2011,(11):75-76
当我把9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他进美国小学的时候,我就像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我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至少让学生玩2个小时,下午不到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没有教科书。 那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教师看见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四年级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的数学不用学了!”  相似文献   

18.
雪中的呼唤     
儿子今年七岁,刚上小学一年级。学校离家有三里多路,因为我在外经常出发,幼小的儿子养成了自立自强的性格。每天要独自往返十几里的路程,加上交通拥挤,车辆繁多,我的心时常为他悬着。记得有一次,我到城西的工业区审计,由于路程较远,加上审计的项目时间要求紧迫,中午不能赶回家给儿子做饭。那是一个星期三的上午,天上飘着鹅毛大雪,西北风卷着雪片呜呜地叫着,我惦记着儿子,心随着漫天飞雪颤颤的,冰凉。11点半我的手机响了,一接是儿子期盼的童音:“妈妈,你什么时候回家?”我说:“儿子,妈妈今天中午不能回家了。”“妈妈,我的衣服湿了,鞋子也湿…  相似文献   

19.
完美     
《英才》2007,(6)
一位母亲领着她满嘴蛀牙的儿子找到圣雄甘地:“我的儿子最崇拜你,请你对他说不要多吃糖果。”甘地沉默片刻,对那位母亲说:“请一个月以后再来找我。”一个月后,母亲带着儿子又来了,提出同样的要求。甘地望着孩子,郑重地说:“请不要多吃糖果。”母亲不解,问道:“这么简单一句话,为什么要让我们等一个月?”  相似文献   

20.
“不管三七二十一”这句话常被用来形容那些遇事不加思考 ,不顾后果的人。那么 ,为什么不说“不管二七一十四”或“不管四七二十八”呢 ?传说这句俗语还有个来历。从前 ,有个寡妇含辛如苦把独子抚养长大。儿子长到 1 8岁时 ,娘对他说 :“儿呀 ,你长大成人了。娘不能养你一世 ,你也该到外面去学点本领 ,将来好成家立业。”儿子便决定独自出远门去学本领。临行时 ,娘对儿子再三叮嘱 ,在外一定要做个好人 ,不要让娘挂牵。最后 ,娘把自己的叮嘱归纳成四句话对儿子说 :“你这次出门一定要做到“三切记” ,“一常念”。“三切记”是 :第一切记要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