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刘智聪  李妍  李蓉 《科技转让集锦》2013,(24):180-180,219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国家人事制度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是国家政治、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社会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必然结果。大学生就业制度的转化,反映着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的变化。因此,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必须与我国现代社会的背景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大学生就业是以社会需求为标准,才能把个人价值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孙鑫 《商》2012,(19):223-223
在当前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促进大学生就业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部分。在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计划下,共青团作为大学生就业的服务机构之一,立足自身职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做出大量的工作,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如何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素质,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共青团需结合实际,创新思路,拓展大学生就业途径。  相似文献   

3.
毛瑞芹 《消费导刊》2009,(4):247-247
大学生就业是国内各高校关心的问题,如何把大学生毕业和就业相结合,特别是在大学时给他们更多的自主就业、创业的政策,相信大学生们就业的前景更美好。  相似文献   

4.
2003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整个社会的就业创造能力出现回缩迹象,给大学生就业形势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我国劳动力总量相对过剩和结构性失业交织在一起,影响了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问题源于我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高等人才培养结构等问题。破解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难题的对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与完善体制,改善就业环境;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结构,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2003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整个社会的就业创造能力出现回缩迹象,给大学生就业形势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我国劳动力总量相对过剩和结构性失业交织在一起,影响了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问题源于我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高等人才培养结构等问题。破解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难题的对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与完善体制,改善就业环境;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结构,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由于高校扩招,毕业生基数连年增长;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实际应用能力差;就业理念存在误区;自我创业信心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使大学毕业生拥有较好的就业创业能力已经迫在眉睫。宏观就业环境不容乐观;政府促进就业、倡导创业的政策措施不完备;高校专业设置不科学;创业机制不健全;用人单位观念落后;考研和就业之间的矛盾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主要因素。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难问题,政府应加快就业体制改革;高校应加快专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用人单位应完善招聘制度;大学生应树立科学的就业理念。  相似文献   

7.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需建立长效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逐渐加深,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往年相比变得更加严峻。最近,国家把大学生就业放在就业首要位置加以考虑和解决,出台了许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然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非金融危机造成,也不会随着金融危机消失而得到解决。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需要短期见效快的政策,更需要从制度和机制上建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武汉地区6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进行就业意识性别差异调查,研究发现总体上当代大学生在就业中的主体意识增强,但就业意识较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忽视社会责任。与男大学生对比,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功利性突显;女大学生及其家庭在就业问题上心理压力更大;女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模糊,对于未来在职业与家庭间的定位较为迷茫;男、女大学生在职场存在不同的性别利益。因此,国家在制定与执行就业政策时,应考虑就业政策对两性的差异化的影响,避免政策层面的性别歧视或性别偏向。高校应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就业促进工作,针对当前女大学生就业意识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9.
《品牌》2015,(4)
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岗位需求大与社会容纳量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政府和高校作为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的两大助力,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作为市场的宏观调控者,具有规范劳动力市场及提供就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职能。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要不断探索人力资源培养途径和方法,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适应社会需求,以促进离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0.
袁妙彧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3):120-121
就业压力过大是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审视,女大学生自我评价较低,女大学生及其家人承受更大的就业心理压力;男女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应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中去,促进大学生平等就业。  相似文献   

11.
教育转型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前提条件,产业转型对解决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矛盾和促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当前国内学者关于产业转型、教育转型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内在联系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阐明了产业转型、教育转型与大学生就业之间不协调发展的根源及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学习、就业、经济、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压力,进而产生许多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高校应坚持思想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整合、开发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强化高校各教育主体部门的协调合作,促进学生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朱林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7):149-150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希望,但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校园虚度光阴、频频自杀、残害生命、等漠视生命的现象频频发生。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影响着大学生生命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命关怀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从高校角度出发,探索高校生命关怀教育对策,将预防与干预相结合,关怀大学生的生命,重视大学生心理需求,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实习是学生走向就业之路的前奏,也是学生走向就业之路的重要一环.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国家层面也很关注大学生就业,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方案来促进大学生就业率的提高.毕业实习作为大学生真正就业前的实践教学环节,其质量与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息息相关.毕业实习对工科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  相似文献   

15.
《品牌》2014,(7)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我国政府为了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就业制定了较多的政策,其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更好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是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以便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就业。本文就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类型进行研究,对大学生就业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优化措施,以便有效的提高大学生更好的就业。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形态和用人需求的多元化,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复杂和严峻,有效地将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择业职业观,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文章通过总结并分析了思想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及重要性,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金融危机冲击与全国就业形势紧张的大环境下,面对金融危机对四川大学生就业带来的消极影响,文章通过研究四川省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其就业困难因素的分析,浅谈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本文从经济发展规律,教育体制改革,就业保障、服务体系建立等方面提出建议,并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加以引导,有助于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对促进四川省大学生就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商》2015,(47)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主要原因有: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教育与市场脱节、大学生自身职业定位出现偏差及就业渠道狭窄。我国政府针对大学生就业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就业。但在实行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不平衡和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优惠较低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系列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的就业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本文在财政政策与就业水平相关性理论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与政府财政政策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最后对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财政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尽管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观念滞后,思想偏颇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为广大毕业生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条件,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方面。应当从大学毕业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强化宣传、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就业保障机制等方面,提高大学生就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说服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