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内幕交易成为市场发展障碍的背景下,短线交易制度作为规范内幕交易的重要预防措施被各国广泛采纳。该制度能够抑制内部人短线频繁买卖证券的动机,从而间接阻止内幕交易的发生,如何完善该制度将是今后考虑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证券市场上的内幕交易行为,是各种证券欺诈行为中社会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本文针对我国内幕交易行为的特点和证券立法的不足,联系国外发达国家关于内幕交易行为的立法状况,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我国证券立法、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行为的建设性意见:如扩大内幕交易主体的范围;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上市公司收购和关联交易中的内幕交易规制;建立内幕交易的民事赔偿责任制度等.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做好防控内幕交易工作有几点体会,充公认识到内幕交易对上市公司的危害性,将内幕信息的知悉范围控制在尽量小的范围,和中介机构签订保密协议更易于相互约束和管理。制度健全是做好防控内幕交易工作保障,责任部门落实制度是防控内幕交易关键。  相似文献   

4.
2005年新修订的《证券法》规定了内幕交易等证券欺诈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由于在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基础上的争议以及实践操作中困难等原因,使得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依旧薄弱。因此,有必要深入理解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完善的重要意义,切实解决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难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及保护投资者权益。  相似文献   

5.
债券市场是一个由预期主导的市场,投资者根据企业的业绩和业绩预期进行投资活动,自主决定投资的数量和价格。但是,内幕交易正改变着债券市场的交易方式,严重地阻碍了债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债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内幕交易覆盖面广,监管困难和内幕交易取证困难等问题是造成我国债券市场内幕交易案件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应该在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外部监督、建立检举人制度和在证监会之外,建立专门的反内幕交易职能部门,着手解决我国债券市场中存在的内幕交易问题,恢复债券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促进债券市场的长期稳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股权分置改革后,并购重组中的内幕交易已成为损害投资者利益的重要形式和证券监管的主要矛盾,黄光裕收购中关村科技后发生的内幕交易是此类案件的典型。通过对此进行事件研究,分析了我国制度背景下控制权转移交易过程中、交易完成后资产重组事件内幕交易的可能性与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并购方通过控制权转移后的内幕交易获取私有收益是控制权转移到重要动机。  相似文献   

7.
内幕交易是证券市场中一个永恒的问题。对内幕交易行为追究民事责任有利于证券交易市场的正常运行。美国证券市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证券市场,它的证券法也最为完善。研究探讨了美国证券法中对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规定,以求对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商》2015,(13)
2012年两高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的解释》(以下简称内幕交易司法解释)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在内幕交易主体界定方面立法上的空白。本文在该司法解释的基础上着重分析非法获取内幕信息人的具体分类、特征及其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9.
2013年光大证券"乌龙指"案震动整个证券期货市场,对于其在公告程序错误前卖出期货对冲风险的行为是否构成内幕交易,学界存在诸多争议。内幕交易三要素包括内幕知情人、内幕信息和内幕交易行为,由于其对冲交易行为不属于内幕交易行为,且内幕信息关联性问题存疑,故不宜将光大证券的对冲交易行为认定为内幕交易。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行政和刑事手段打击内幕交易行为,但查处力度并不尽如人意,民事问责更是一片空白。实证研究表明,内疚感在阻却内幕交易方面有着法律惩罚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此,研究管理层的自我控制路径,通过薪酬制度设计让其主动放弃实施内幕交易行为,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EVA平衡分红计划能够从远见、环境、诱惑力和意志力等各方面将自我控制的所有要素积极调动起来,从而实现阻却内幕交易行为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内幕交易是证券市场最难规制的问题之一。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为交易手段由简单到复杂、违法数额巨大,交易主体以传统内部人为主、发案率暗数大,中介机构和上市公司联手,内幕交易与其他证券违法行为交织在一起等。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建立严格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升证券市场监管水平,加强内幕交易人民事责任承担立法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80条增设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之后,已有不少学者在理论上从犯罪构成的角度对该罪进行探析,其中也包括了对犯罪主体的研究。但近年来,证券市场出现了新的变化,证券投资基金逐渐成为证券市场的主力资金,本文在对国内外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在犯罪主体方面的理论和立法实践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注重分析并指出应将与投资基金有关的内幕人员纳入本罪所规定的证券、期贷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以求能有助于立法上对该罪的规定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3.
内幕交易行为,作为证券市场上经常出现的违法行为,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国的监管机关也对内幕交易行为加强了监管。由于内幕交易的存在,市场的公平与效率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投资者也会对证券市场的信用失去信心。但是内幕交易通常具备隐蔽性,这使得内幕交易人员的行为不易被检察人员发现。而且一旦出现内幕交易的违法行为,监管人员不容易追究内幕交易人员的责任。2016年7月,证监会发布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当时在新时代证券任高管的罗向阳和在新时代证券营业部工作的罗杨颖,进行了行政处罚,理由是两人共三次进行内幕交易。证监会对此案非常关注,因此本文选取罗向阳案进行探讨,通过界定内幕信息,分析罗向阳内幕交易成因,对内幕交易规范化提出了几点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证券内幕交易一直是各国打击的重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纷纷立法对证券内幕交易进行规范,我国也不例外。德国对于内幕交易一直持消极态度,反对禁止内幕交易。但由于欧洲统一体之需,德国也走上禁止内幕交易之路。本文拟针对中、德两国防止内幕交易规范进行比较,试图为完善我国内幕交易相关法律规范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愈演愈烈的内幕交易、庄家操纵股票市场的违法活动几乎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内幕交易的现状,指出内幕交易在我国是比较普遍的。之后,剖析了内幕交易对股价的影响——既造成股价水平的上升也会导致股价的波动。最后,笔者从内幕交易与大股东私有收益的关系出发,阐述了大股东实施内幕交易的步骤。  相似文献   

16.
内幕交易行为是我国证券市场中的一种主要违规行为,对证券市场具有巨大的危害,加强内幕交易的识别和监管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分析近几年我国证券市场上发生的内幕交易案例,研究了我国证券内幕交易行为的特征及其交易策略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为内幕交易的监管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商》2015,(38)
本文针对几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行为愈发猖獗的现象,实证分析内幕交易的影响因素,得出结论公司内部薪酬差距的扩大易导致内幕交易严重程度的增大,进而建议企业应控制公司内部薪酬差距来抑制内幕交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市场具有很强的风险性和不稳定性,所以说相对于实物市场,证券市场更加渴望公平、公正和公开。然而证券交易市场的内幕交易严重违反了证券市场的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证券内幕交易严重侵犯了投资者的平等知情权和财产收益,对于证券市场的有很大的影响。该文对证券内幕交易的概念进行介绍,认定证券内幕交易的定义,分析了证券内幕交易的规制的重要性,提出了如何对证券内幕交易规制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邱强 《商业会计》2012,(18):102-104
本文从内幕交易者的交易策略角度,分析了会计稳健性对内幕交易的作用机制:当信息为好消息时,稳健会计原则会降低知情交易者的交易意愿,从而起到遏制内幕交易的作用;当信息为坏消息时,则会助长知情交易者的交易动机,从而导致内幕交易。由于在证券市场上对卖空的禁止,导致知情者利用坏消息赚取超额报酬的能力受到限制,所以总体来说会计稳健性在资本市场上具有治理内幕交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一个新的角度,定义上市公司的大宗交易作为重要事件,分析这一重大事件前股票的超常收益以及累积超常收益,同时结合内幕交易效应和公告效应判断内幕交易是否存在。和过往的研究结论一致,本文的结论是我国证券市场存在内幕交易。并提出一些治理内幕交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