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光实业这家上市仅半年多的公司便以前所未有的巨额亏损撼动了整个市场。公司从具有3年盈利记录的基础上,在获得4个多亿的募股资金后,竞神鬼不觉地亏去2亿多元。上市时间之短,亏损数额之大,在8年股市,800家股票中难寻其右。红光实业的巨额亏损,再一次引起人们对上市公司投股前包装问题的关注。 有人说股市像一块诱人的蛋糕,让“等米下锅”者梦寐以求,以某些人  相似文献   

2.
张彤 《环球财经》2010,(1):84-85
IPO后,公司原有主业利润随即大幅下滑,同时募投项目进展缓慢。种种迹象表明,隆平高科,极有可能是一家专为圈钱而上市的公司。更让人疑惑重重的是,预付账款一路飙升,总计4.34亿元的巨额资金去向不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净利润已出现亏损……隆平高科,你身上究竟有多少疑点?  相似文献   

3.
财经快报     
《中国高新区》2014,(8):17-17
一汽夏利上半年预计亏损超4亿 根据7月一汽夏利公布的半年业绩预报,在去年亏损4.8亿元的背景下,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预亏4亿到46亿元。  相似文献   

4.
金伟 《产权导刊》2010,(2):11-13
在外部市场监管滞后、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缺失现状下,一些上市公司贸然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结果造成巨额亏损?多年来,上市公司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导致巨额亏损的案例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在证券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省企业上市工作表现出色,共有12家公司首次发行股票并上市(6家发行A股,5家发行H股,1家发行S股),4家公司实施配股,2家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共募集资金折合人民币约116.32亿元,其中,从境外募集资金折合人民币约48.83亿元。截至8月31日,我省7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04年半年报。从中报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6.
赖智慧 《新财经》2013,(2):58-60
向日葵的隐患早在上市时就已埋下,产品畅销但利润过度依赖海外,研发能力较强但并不掌握核心技术,加上公司激进扩张使得财务压力大增。一家上市才两年的公司,2012年全年亏损2亿元~3亿元。亏损额度之大,业绩变脸之快,都让投资者大跌眼镜。这家公司就是2010年8月在创业板上市的浙江光伏企业向日葵(300111.SZ)。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大规格的高效晶体硅光伏电池片及组件,曾经是一家快  相似文献   

7.
《新财经》2004,(3):46-47
草原兴发1997年上市以来,累计向证券市场募集资金12.49亿元。1998年公司提出主业向肉羊产业转型,2000年、2001年公司共计投资5.47亿元进行大规模收购肉羊资产,2002年、2003年公司先后投资10.01亿元用于草地收购。 大规模资产收购不但使公司资金链绷紧,同时,资产流动性和资产质量大幅度下降。那么,草原兴发的资产盈利能力如何?公司业绩如何保证?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8.
苏小和 《新财经》2011,(8):20-20,22,23
国有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发生巨额亏损,这已经不是新闻了。2004年,中航油因为石油衍生产品交易,亏损5.5亿美元;2008年,东方航空期货投资惨败,航油套期保值浮亏62亿元人民币。相关的案例可谓惊心动魄,这次是中国铁建在沙特承建轻轨的项目,由于合同签署过于草率,不得不赔本继续推进项目工期,最终巨亏42亿元。  相似文献   

9.
一钢铁企业三年扭亏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当前40%以上钢铁企业亏损的问题如不解决,则一切发展战略都只能是纸上谈兵!也可以说,这是当前最重要的战略。几年来,钢铁工业效益逐年下滑。1993年利润总额高达290亿元,这同当时的市场情况大有关系,1994年下滑到263亿元,1995年117亿元,1996年50亿元,1997年23亿元,下滑到盈寸的边缘。除宝钢等少数企业因负债率较低(宝钢负债率为28%,全行业资产负债率在资产重估前近70%),有正常盈利(属于1997年盈利在一亿元以上的13个重点企业)外,1997年亏损企业的亏损额高达47亿元。一些还未亏…  相似文献   

10.
何佳艳 《首都经济》2011,(10):48-53
继2010年亏损20亿元之后,国产液晶显示龙头企业京东方今年又一次站在了被ST的十字路口。8月30日,京东方A发布中报称,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94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亏损12.15亿元,同比增亏124.8%。公司预计,今年1—9月份亏损在21亿-2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9.89亿元。  相似文献   

11.
9月初,最新披露的中国铁路总公司(下称“铁总”)2014年上半年审计报告显示,上半年铁总出现巨额亏损,税后利润为-53.56亿元。截至6月底,公司总资产为5.33万亿元,背负各类债务3.43万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64%。在巨亏近54亿元的背后,铁总在今年三次上调了铁路投资总额,目前达到8000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也由年初计划的44个提至64个。  相似文献   

12.
叶雪芳 《浙江经济》2005,(20):58-60
中国有句成语“祸起萧墙”,意思是指最可怕的祸害发生在内部。近来我国有关媒体相继披露的一些重大贪污舞弊案例的发生正是应验了这句成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会计卞中贪污挪用逾2亿元科研资金大案、四川长虹约5亿美元应收货款被骗案、中航油新加坡公司违规炒作油品期货造成5.54亿美元巨额亏损导致昔日的明星国企濒临破产边缘等,尽管这些案例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内部控制薄弱,或者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  相似文献   

13.
2012年7月27日,在香港上市的霸王集团(01338.HK)发布盈利预警公告,预计今年上半年业绩将为亏损。这不是霸王第一次发布预警,根据其2011年财报显示,其全年营收8.89亿元,较2010年的14.75亿元大幅下滑了40%;全年亏损达5.59亿元。毛利率由2010年的61.8%收窄至38.3%,为上市以来最差业绩。  相似文献   

14.
正上半年巨亏近54亿元,前8个月完成计划投资仅三成;下半年6000亿投资仍待落实王梦恕呼吁"有钱人把钱投到铁路上"9月初,最新披露的中国铁路总公司(下称"铁总")2014年上半年审计报告显示,上半年铁总出现巨额亏损,税后利润为-53.56亿元。截至6月底,公司总资产为5.33万亿元,背负各类债务3.43万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64%。在巨亏近54亿元的背后,铁总在今年三次上调了铁路投资总额,目前  相似文献   

15.
2003年,审计署上报到国务院的“审计要情”中一篇《关于甘肃省电力公司原财务处处长顾慧娟私自挪用资金3.6亿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1.09g亿元的报告》.引起了国务院主管领导的高度重视,2003年4月至10月,审计署兰州特派办根据审计署的统一安排.在对甘肃省电力公司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公司财务处处长顾慧娟.自1992年至1998年期间,利用职权以财务处的名义,擅自对外签订借款(存款)协议.私自将36090万元巨额资金.出借给该公司的多种经营单位以及相关的公司.导致14000万元资金至今无法收回.造成国有资产10934万元流失,  相似文献   

16.
在全省全国外贸企业效益滑坡、经营困难、后劲不足的形势下,没有区位、交通、资金、资源优势的山东省莘县外贸公司却实现了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1995年实现利税986万元,1996年完成销售收13亿元,进出口贸易额2·8亿元,其中出口800多万美元,实现利税10389万元。历史上形成的本息3100万元亏损已经全部消化完毕,成为山东省外贸企业的一面旗帜。他们是如何起死回生,快速发展的?有哪些值得在全省全国推广借鉴的经验?本文就这些问题做些初步探讨。一、以改革为突破口,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宰县外贸公司成立于1974年。1991年前,走的是计划经…  相似文献   

17.
当2003年4月11日济南小鸭以2002年亏损2.08亿被ST之后,济南市所有的5家上市公司济南百货、金泰、渤海、轻骑和小鸭全部被贴上了ST的标签。ST公司不是济南的特产,可是一个地区5家上市公司连续巨额亏损,齐刷刷地全部戴上ST帽子,这在中国证券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经济学界人士多次召开研讨会,试图剖析济南上市公司败落的成因、教训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天津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是1984年成立的。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奋发进取,勇于争先,生产迅速发展,效益十分显著。公司自成立以来,电扶梯产量由1984年的600台增加到1996年的4106台,增长了8.5倍;销售收入由1990年的2亿元增加到1996年的23亿元,增长了12倍;实现利润由1990年亏损3524万元,发展到1996年盈利3.3亿元。1997年1月至10月份,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实现利润2.5亿元。电扶梯产量在国内市场覆盖率达到25%以上。公司先后获得全国十佳合资企业、机械工业部十杰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等10多项殊荣。19…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郴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成立于1984年,1996年5月与郴州烟厂合并组建湘南烟草集团,2002年3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决定撤销湘南烟草集团,恢复郴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的建制。工商分设后,郴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本级接收原烟草集团期间形成的亏损近亿元,加之桂阳、嘉禾等县公司历史亏损1.4亿元,全市系统有2.3亿元的亏损包袱,企业发展处在举步维艰的地步。  相似文献   

20.
王莹 《中国经贸》2009,(16):140-141
一,引言 2009年3月24日,国资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监管的通知》,要求央企严守套期保值原则,禁止投机。这不禁让人想起此前国内众多央企爆出的在金融衍生品中的巨额亏损事件,包括中航油(新加坡)因参与石油期权衍生品交易造成5.5亿美元亏损;中国国航和东方航空在航油套保值上分别高达68亿元和62亿元的亏损;以及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出现的19元亿和3亿元的大额汇兑损失等。在一系列投资复杂金融衍生品亏损事件中,最令国人震惊的当属中信泰富155亿元港元汇兑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