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商业银行信贷营销激励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建文 《改革与战略》2005,50(10):17-22
从人的行为产生及循环出发,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营销激励存在的缺陷,通过对有关激励理论的分析和借鉴,设计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综合激励模型和薪酬激励模型。信贷营销激励必须贯穿于从信贷营销计划目标制定到信贷营销绩效实现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对信贷人员持续给予参与激励、目标激励、团队激励、授权激励、机会激励、情感激励和欣赏激励。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应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2.
韩志红 《辽宁经济》2004,(9):100-101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国内银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强对信贷市场变化趋势的研究、分析,对于科学营销,防范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抚顺地区信贷市场状况,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目前信贷市场运行特点,预测2004年发展趋势,侧重分析工行的竞争地位,提出相应的信贷营销战略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郭庆 《天津经济》2004,(11):32-35
随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国资委《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产权交易市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不仅促进国有资产的战略性并购与重组,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开辟新的信贷营销渠道带来了莫大契机。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期间,甘肃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而投资又主要依靠信贷资金支持。甘肃建行信贷策略:一是银政合作;二是控制风险;三是强化营销。银政合作是基础和前提,控制信贷风险是关键和核心,强化信贷营销是手段和途径。良好的银政合作可以构建外部环境,控制信贷风险是强化内部环境,信贷营销是连结内、外部环境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为深化农发行改革,提高经营效益,把农发行打造成现代银行,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农发行获准开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粮油加工企业、其他粮食企业贷款业务。但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山区农发行商业信贷客户营销存在粮食总产量少,粮食商品流通量少;农发行干部职工信贷客户营销观念落后;农发行服务手段比较落后,难于满足客户要求等诸多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对于经营规模大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必须建立分层次的客户营销管理体系,组建高级客户经理队伍;设立行业客户经理、区域客户经理等不同类型的高级客户经理,并加大培训力度,以适应管理、服务系统性、集团性客户的素质要求;结合西部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实际,调整农发行服务“三农”职能,拓展农发行在农村商业信贷客户营销范围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发展现状 在个人消费信贷中,由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占据了重要地位,近年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具有强劲发展势头的“零售业务”,被视为拓展信贷营销业务、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主要手段,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自然成为商业银行重点拓展的贷款投向。  相似文献   

7.
信贷退出是指银行对客户融资数量的减少。根据银行在信贷退出中的地位,信贷退出可分为两类,即被动的信贷退出和主动的信贷退出。在我国当前形势下,主动实施信贷退出战略是商业银行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耿煜 《西部论丛》2004,(9):60-61
信贷审批是银行信贷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信贷客户信用状态全面判断和信贷资产风险全面把握的最后一道关口。这道关口把得好坏,直接关系银行信贷客户群体和信贷资产的规模和质量。目前,基层行在机构扁平化改革过程中,信贷审批运行机制在制度上存在信贷审批机构依附性与信贷审批人职位的非独立性的设计缺陷,在转授权体制上存在不标准的管理和不统一的操作并存,以及审批程序和报批材料不规范导致审批质量难保证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小额信贷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对于如何发挥这种作用,湖北长阳县探索出来的经验就是,通过优化小额信贷投放来扶持特色农业和专业村建设、加强小额信贷营销管理、借助地方政府和村委会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
林灯塔 《开放潮》2006,(3):48-49
当前,农村信用社职工个人营销贷款约占信用社贷款总额的50%以上,营销贷款在满足社会投资需求、支持当地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已逐渐成为农村信用社信贷投资的主渠道。但是,有些信用社营销贷款收回率不真实,违规放贷的现象屡禁不绝,营销贷款存在较大的隐性风险。对此,若不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相应对策,隐性风险将很可能形成实际损失。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授信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从商业银行来看,贷款权和审批权逐步上收后,大部分信贷资金由总、分行在全国全省范围内统一进行规划、统一授信,优化了信贷资源配置和信贷资产结构的调整。实行授信业务后,减少了基层行由于对信贷政策认识偏差,而出现的贷款投向失误和地方性的盲目放款,从而提高了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了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12.
张力文 《西部论丛》2009,(11):60-61
随着商业银行风险防控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信贷不良额正在逐年下降,总体形势向好。但是,随着商业银行对公信贷规模持续增长,信贷品种不断增加,对公信贷管理工作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特别是贷后管理工作不深入、不细致,无法通过贷后管理发现风险、化解风险,影响了信贷资产质量,侵蚀了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以来,我行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积极创新手段,探索并推行了既受客户欢迎,又便于操作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即贷前的营销服务、贷时的窗口服务和贷后的跟踪服务四个环节的工作均由规定的客户营销员“一条龙”服务到底,为客户建立信贷服务绿色通道,实现了从被动等客上门向主动营销和服务的根本转变,从而提高了服务质效,方便了客户,提升了农行形象。其基本做法为: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不高,症结在于政策性、过去体制不健全、自然灾害、管理人员等方面因素。调整信贷营销策略,优化信贷资产结构;规范信贷管理流程,制定权责利激励机制;加强贷前风险防范,做好贷时监督;落实稽核工作责任制,实施查、管结合,提高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15.
《沪港经济》2009,(3):8-8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近期信贷规模呈现出急剧扩张态势,信贷结构已显失衡。多数贷款投向了政府项目,企业实际有效贷款增长乏力,甚至减少;不同地区的信贷投放颇不平衡,京津地区信贷增势迅猛,大项目落地较多的中西部地区增长也较多,而东部一些外向型经济特征突出、产业调整受冲击较大的地区则增长乏力。  相似文献   

16.
信贷营销管理模式下的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把信贷的营销管理目标和防范风险有机结合,在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同时,避免信贷风险的积累,是银行管理工作中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桂梅 《中国经贸》2014,(15):154-154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挑战,信贷作为商业银行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信贷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正常发展。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不断加剧,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在强调信贷营销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信贷风险的控制,将各项风险处置制度进行落实。长期以来在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和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宏观环境和制度上,对信贷中的道德风险则缺乏研究。加强银行信贷管理工作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不难需要实行信贷营销制度,同时还要将风险处置制度进行落实,确保商业银行在当前新形势下,信贷管理工作无论从思想上还是发展方向上都应该不断的创新,以促进商业银行能够更健康的发展。文中说对商业银行信贷道德风险的类型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商业银行信贷道德风险的控制机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加快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特别是对于北上广等特大型城市而言,都市圈的辐射效应已经使得大批农民告别了传统的农耕生活,进入二、三产业工作,同时第一产业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对该市平谷区大兴庄镇农村小额信贷的认知态度、农户现有融资渠道以及现有农村小额信贷产品推广情况等展开抽样调查,发现伴随着都市圈农村经济的发展,现有的“一刀切”农村小额信贷产品已经不能充分满足都市圈内农村居民的需求。因此,期冀农村信贷机构能更加细分小额信贷对象,积极为都市圈农村提供更精准营销的小额信贷产品,从而促进都市圈农村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农行信贷资产现状及成因   从整体上看,目前农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令人担忧。一是不良资产比例过高,数额庞大。资产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差,不符合商业银行“三性原则”的要求。二是信贷资产结构不合理。贷款投向、投量远离“双优”要求:贷款分散、不易管理;投向的产业效益低下,不良资产盘活难度大。三是资产的产品创新力度不足,效益差。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从内部因素看,大量不良信贷资产的形成,主要在于信贷管理不严,决策行为不规范。信贷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不成熟,使我们没有及时发现并有效回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信贷配给理论为基础,设计纳入信贷抵押品价值、抵押清算成本等因素的银行信贷决策模型,分析信息不对称的非竞争性信贷市场,得出结论:现实中存在的信贷配给是银行理性行为的结果;由于借款企业产权不明晰、信贷利率受管制等,信贷抵押很难成为有效的信号传递,容易形成混同均衡;较高的抵押清算成本降低了抵押品价值的信号作用,严重影响银行理性信贷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