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2006年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2005至2006年度房地产十大新闻评选结果揭晓。前三甲分别是:“‘国六条和九部委意见’横空出世.对业内影响深远”;“不买房运动和房奴称呼成为买房人最无奈的呼声。”;“2006年初大多数城市楼市集体‘发烧’”。在这最受关注的十大新闻中.前三条莫不和房价有莫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东南置业》2007,(11):19-19
金九银十福州新房成交量低位徘徊,胡润“房地产富豪榜”出炉,福州公积金中心新服务大厅亮相方便市民,榕严查经适房摇号出错事件 两责任人被撤职,中国房奴梦圆五平方米“豪宅”。[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对霍英东,外国人不认识不要紧,中国人应该要认识;中国人大都不认识也不要紧,中国的“房奴”最好要认识;中国的房奴一个都不认识还不要紧,中国的房地产从业人员一定要认识。因为霍英东是中国房地产营销的开山始祖。我们今天已经使用烂熟的“印发楼书”和“分期付款”、“分层销售”等方法,就是他的首创。2006年10月28日,霍老爷子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相似文献   

4.
看点     
逾三成房贷族成为“房奴”按照国际通行的看法,月收入的1/3是房贷按揭的一条警戒线,越过此警戒线,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可能影响生活质量。新浪网房产频道最新一项调查显示,有91.1%的人购房用了按揭。这群按揭族中,有31.75%的人,月供占到了其收入的50%以上。中国银监会在2004年9月发布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  相似文献   

5.
2006年的中国楼市,政策迭出,市场风波起伏,呈现出一种“大洗盘”前夜的动荡和迷乱。2006年堪称“全民房地产年”,房地产业升温到“沸点”,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房价在跌宕起伏中屡破新高;“房奴”成为城市流行语……更重要的是,国家对房地产行  相似文献   

6.
贺大卓 《英才》2006,(10):121-121
房地产制造了越来越多的怪胎,还贷虽是压力之一,却有致命的分量,“房奴”等诸如此类的称呼因此不胫而走。 但是当房地产商掌控了“衣、食、住、行”这四个生存前提之一,当他们因此超越周围的人群而富贵之际,所产生的社会压力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7.
2004年11月,深圳特区报与本刊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房地产名企内刊主编高峰论坛”,论坛的主题是房地产企业内刊。作为企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内刊.不仅受到企业领导层的重视,而且还得到了文化界和建筑界学者的普遍关注.而本次旨在房企内刊总编交流的论坛则更是不期引来了参加“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的国际著名学者暨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教授王受之先生.给到会代表做了精彩的演讲。王先生凭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历以及多年的撰稿经验,对房地产企业内刊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将房地产企业内刊的繁荣称为“中国现象”.并给出了精辟的分析。在近一个小时的演讲期间,掌声与笑声不断.直到王先生因要赶飞机提前离会时,与会代表们还意犹未尽。为让更多的读者分享到王先生的观点.特将其在本次论坛上的演讲内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2014年,对地产界无疑是阵痛的一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海峡房地产论坛于6月20日下午在福州威斯汀酒店盛大开幕。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到来,在此形势下的房地产变革与思考引发业内的关注。而“两岸城镇化发展论坛暨海峡房地产论坛”每年的6月在福州、9月在台北举行,两场论坛、两场盛会,意在搭建两岸房地产及关联企业的交流与发展平台。本届盛会则围绕“新型城镇化下的房地产变革与发展”的议题,展开激烈讨论,不得不说,“变革”与“发展”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也是业界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贾志刚 《乡镇论坛》2010,(11):33-33
近些年来。农村建房的成本在稳步上升.而农民收入实现的是“被增长”。 因此,农村出现“房奴”,不是一两个,而是现象。什么事情到了现象的地步,就比较严重了。 从前,很多农民选择“分期建房”的策略,就是先把房建好,各种家庭设施和装修延后,什么时候有了钱再补充。这样做的好处是至少有房子住了,条件可以慢慢改善。可是现在进入“房奴”时代.盖房的钱首先都不够了,这问题就大了。  相似文献   

10.
资讯声音     
《房地产导刊》2009,(8):26-26
“货币危机可能两年内爆发。”——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在论坛演讲时称,许多国家的货币存在失衡问题,而所有的货币均可能成为危机的导火线。 “这一次房地产的泡沫可能比2007年还要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7日某论坛上表示,原因是地方政府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土地的收入,对此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0月17日至18日,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国际测量师联合会、香港测量师学会联合在西安举办了主题为“社会经济环境变革与房地产估价服务”的国际房地产评估论坛。这是首次在中国内地举办的国际性房地产评估论坛。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导刊》2008,(6):91-91
4月15日,由房地产导刊社发起并会同广州房地产业协会、广州都市发展研究会,广州日报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08,新华南中央优质居住论坛”在广州星河湾酒店隆重举行。事隔两天,房地产导刊社再次会同各有关单位在从化东方夏湾拿酒店成功举办“2008广州北优发展战略之新从化绿色宜居论坛”。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1月11曰,由福建省住宅产业商会、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2007海西地产经营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福州市最佳西方财富酒店隆重举行。福建省住宅产业商会会长方忠炳先生、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烙先生出席论坛。论坛分为“解读房地产宏观政策”以及“房地产投融资”两个议题,吸引了来自房地产界及金融界的200余名与会者。  相似文献   

14.
《山东房地产》2007,(2):53-53
各会员单位:2006年3月.山东省房地产业协会以《山东房地产》为阵地。主办了“少海杯”新形势下房地产发展战略与县域房地产经济发展论坛征文活动。这次活动由桓台县房管局和《山东房地产》编辑部具体承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4月19日出台的新“国十条”被称为”史上最严厉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好像的确立竿见影,4月22日福州住交会的试探性展示、炒象小范围的暗淡撤场、还有准房奴的张惶观望……  相似文献   

16.
“回去好好做功课”“、你这个问题水平不高”、“你的问题带着情绪”……这是新近发生在某著名论坛住房发展与和谐社会分论坛现场的“不和谐”一幕。面对现场记者、与会代表的提问,包括政府官员在内的与会房产业人士一律拒谈房价。潘石屹甚至“很诚实地告诉大家”:主持人给他发短信了,要么谈社会责任,要么谈绿色地产。房价对于老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恐怕无须赘言。“房奴”,一个形象地涵盖了购房者生存现状的新词正在悄然流行。既然扣着“住房发展与和谐社会”这样大的一个帽子,论坛为什么又要避谈房价这么一个关乎社会和谐、更关乎中国房…  相似文献   

17.
严广 《房地产导刊》2005,(19):118-120
2004年以来。房地产新政之后.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不再是海外资本唯一活跃的地方。一些成熟的海外资金,尤其是结束了在一线城市“跑马圈地”、尝尽甜头的香港、新加坡的发展商.逐渐开始深入腹地。向二线城市发起进攻。前有香港和记黄埔、新世界、信和置业大手笔拿地。后有新加坡政府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嘉德置地、仁恒集团强势向内陆城市挺进。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正默默地进入更多的有战略眼光的房地产商的拓展版图。为全力推进中国房地产与国际地产资本的无缝对接.为国际知名地产投资集团、基金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有效路径.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市长协会、珠海市人民政府并会同北京青年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房地产导刊社等全国主流地产媒体联合主办“2005’首届中国宜居城市人居发展战略市长论坛”及“2005’中国地产国际投融资战略合作论坛”。拟定于2005年12月2日在珠海召开。本届论坛将邀请中国十六个城市的市长及国内近二百家主流开发商参加。是海外资本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良好机会。从10月1日起.本刊将陆续推出“2005中国主流地产经济年度峰会”之“城市巡礼”专题。全面解读城市房地产的发展态势.推动中国城市的招商引资。  相似文献   

18.
马磊 《东南置业》2007,(9):60-61
“所谓了,月供多多少懒得算了。”当听说央行加息之后,一位“房奴”做此反响,而诸多业内分析人士也懒于深入评论和分析央行再次加息可能对宏观或微观经济走势可能带来的影响:连续的加息造成人们在思维上的抵触,“加息疲劳症”影响之下,多数人不认为这将对房地产行业发展产出多大影响,就像购房人懒于计算对今后生活幸福指数的换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东南置业》2008,(4):20-20
言论纷争又起,“百日剧变”激荡;前两年房价暴涨不正常;房地产企业上市要靠女性思维;博鳌论坛对话房地产;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导刊》2008,(5):11-11
4月15日和17日,《房地产导刊》联合《广州日报》先后举办了“新华南中央优质生活区”和“新从化绿色宜居”两场论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